鲸鱼娘吧 关注:67贴子:131
  • 1回复贴,共1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第一次面对死亡是五岁那年,老姥爷在床前虚弱得喘着粗气,年幼时不懂得生死离别,那形如枯木的蜡黄身躯和鸡爪一样的手掌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就像僵尸…死亡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恐惧”。
第二次面对死亡是小学四年级,我亲眼见着马路上的爷孙俩被泥罐车碾得乱七八糟,我看着周围的人,只是看着,我不懂的路人的心情,我也为他们感到可惜,但我更多的是漠不关心,和路人们一样,只是看着……死亡留给我的第二印象,是“漠然”。
第三次面对死亡是大一暑假,在画室兼职的我上课时接到了电话:xxx没了,心脏骤停……xxx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后桌,十几岁的小伙,怎么就猝死了呢,酒桌上大家聚到一起,回忆着高中时的点点滴滴,说着说着有人流了眼泪,这次死亡留给我的,是“温馨”。
去年的冬天,我老姥姥去世了,小时候老姥姥便最疼我,我在病床前一直守着她直到心电图变得没有了起伏,不知是我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我没有感觉到一丝悲伤,好奇怪,看着七大姑八大姨跪在灵柩前号啕大哭,我只觉得难受,那种说不出的感觉,但我知道那不是悲伤。
我常常这样想,“我是不是个冷血的人?”虽说我还不到30,也经历过些许生死离别,但我很少掉眼泪,甚至有些时候还格外的冷静,就连最疼爱我的老姥姥离开,我也没有什么波澜,只是和好友在微信上回忆了一些琐事,如果说姥爷去世我还小不懂事,那最疼爱我的老姥姥走那天、连着办丧事我也没有流泪,是否证明我就是一个白眼狼呢?哭不出来,我对自己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如果我是个冷漠的人,为什么总会在某一瞬间突然想起,吃了好吃的会突然想起,跟同学出去玩会突然想起,买了新衣服会突然想起,就连有时候出去旅游看着窗外的风景,明明是脑袋空空,也会突然想起,想起我那满头银发慈眉善目身型佝偻拄着拐的老姥姥
大年初三跟着父母去老姥姥的坟前扫墓,一年过去了,爸爸拿着炮仗放了白日焰火,纸钱洒在老姥姥的坟前,化为黑色的飘灰…看着慈眉善目的老姥姥便成了一米高左右的小土坡,不知怎的,我竟突然泪如雨下,我为我的痛哭而庆幸,我庆幸自己还不是冷血动物,那一瞬间我仿佛重新活过一样……后来一天晚上看了一篇文章,文章上写“大脑判断你不能承受亲人去世的悲伤,就会开启保护机制帮你隔离,但是隔离不了多久,三个月到一年左右就会失效,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做{情感隔离}。”我又哭了
那天晚上,想了好久,突然想起一句话:“亲人的离世不是一场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湿。”想起老姥爷去世前的恐怖模样,便没有吃过腊肉和鸡爪,想起那爷孙俩的惨状,便每次过马路小心翼翼,想起好朋友去世前几天曾和他一起打游戏到深夜,便不太喜欢和别人联机,还染上了熬夜的陋习,想起老姥姥和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便在以后日子中的点点滴滴再也不能抹去老人家的痕迹…
有时候我会这样想,为何人的离开能给生者带来这么多悲伤,我想不出,我发现我错了,因为死者给生者带来的从来不是太多的悲伤,而是活过的意义,在某一瞬间,会觉得悲伤,但是在悲伤之余带给我们无尽的思念和回忆,让你在某时某刻会突然想起,然后泪如雨下,但这不是悲伤,这是一种幸福,我可以带着这份回忆过一辈子,这是逝者带给我们的“生的价值”。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2-27 22:08回复
    ➕3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2-29 01: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