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吧 关注:642,704贴子:30,250,002

【Fred】弗雷德徐的最后一个器材贴:十年总结和一些想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注册进吧是2014年,开始烧器材也是这一年,在贴吧发第一个器材相关的评测帖也是这一年。和现在的自媒体不同,发帖吧就不会有任何经济上的回报,缘起是热爱,得到的无非是认同感,满足表达欲和刷刷存在感。
烧的底板胶皮有很多已经算不清楚,2015到2019年改了反手进攻长胶/生胶,又改了回来,所以折腾的很。也是这段时间做了很短暂的一段时间的大吧主,现在每天还看看,但更多是旁观者的角色,即便还是烧了些器材,但评测写的极少。
球一直坚持在打,旅行或者出差,就带着球拍打打球,打的一般(1700+),研究研究技术,也有些长进。
烧了十年器材,感想却越来越少,发得也少了,为什么?因为越来越看清什么是器材评测了,危言耸听的来说,那是毫无意义的东西。怎么说?
一句话:市面上,所谓各类器材评测,无非是评测者带着自己长期形成的手感,或者是上一块他用得比较久的主板培养出来的手感的影子,去评价下一块他短暂用了几分钟、几小时、几天的器材,而绝大多数不自知,又写出来一些东西,渐渐影响到了希望得到客观评测结论的主流观点。
不太看得懂,大家可以去看各类评测,看看是不是这样。我也延伸几个例子。
1、评测者是专业队,从小打vis,不是vis更适合他,而是他的手感长在了vis上,你觉得他能怎么评价结构大不同的纯木或内置?多少是毁誉参半的。然后硬塞他一把内置让他评,他会是什么心情,除非这把内置特别像vis,否则也不会好评。
2、评测者A打习惯五夹,打了一下某某外置,觉得好快,控制不住,差评。评测者B从小打外置,打了下某某内置,觉得出球慢不爽快,差评。那么,看评测的人会得到某某外置控制差,某某内置吃发力的观点。但评测者B从小打外置,打了打评测者A差评的外置又觉得太好打了,评测者C一直打内置又觉得你们说的都不对,内置又好控制又有爆发。那么最后听谁的?这就是前一把的手感影子带到下一把的影响。
3、以前打5年七夹颗粒,改双反后我想改外置,每每尝试都不舒服,硬着头皮其实也可以,但别扭啊。一年前,我就体会带着点,所以干了件事情,也算用自己做小白鼠做实验。买了把桐木大芯的五夹(水谷纯木),洗手感!向更软过渡手感,再转桐木外置。七夹转五夹相对没那么难受,最终成功适应了水谷纯木,再去打vis,就觉得各种爽快出球好打,再坚持打了一段时间vis就基本固化了手感。
所以,你们去看看评测者主板是什么,或者他经常给什么结构好评,基本就可以给他打标签了,有的评测者是外置党,有的是968党,再去看他的评测,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好评还是差评,几乎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所以,如何打好球,就不能频繁换器材了,手感本身远比器材重要,而手感需要培养,需要坚持长期的打一种或者一类底板。可以微调,在现有手感是去巩固强化你希望的方向,一旦确定就坚持下去练技术。
这个观点再延伸器材品牌厂商,会产生更可怕的结论:市场占有率越大的品牌厂商,就越做越大,因为他有意或者无意地、自然而然地就培养了手感群体,而这个手感群体去审视其他品牌会带着这种手感烙印,他们只想找更像的,而不是性能更好。这句话也有问题,什么是性能更好,对这个手感群体来说,更符合自己手感就是性能更好。
再延伸,一个小品牌如何吸引这个庞大的手感群体来打他的拍子,去做这个群体习惯的手感、结构的底板就行了。所以大家,看到现在底板结构都在趋同,其实厂商有意无意都这么干了。
再延伸,如果一个手感群体占有50%以上,是不是意味着这个整个评测界所有的文章都几乎毫无意义了?因为已经趋同了,现在不正是接近如此了吗?金标vis、968、金标vis、968,我们经常说标杆,其实也不足以形容了,而是标准。一切底板评测的出发点越来越就是这两个了,仿佛国标ISO,其他底板都要接受这个标准的审视罢了,那么所有评测还有什么意义?如果看评测的目的是导购,那都趋同了,直接买这两个标准不就行了么?如果有价格考虑那也是vis、其他蝴蝶外置和龙5。其他厂商也就抄这两个标准复制黏贴去吸引手感群体就行了,现在也正都是这么做的。当大家都觉得厂商在做性能更好的底板时,厂商其实一直在做更符合市场的。想想也应该如此,市场经济,也是手感群体已经形成后的大势所趋,性能也是手感。也因此,我想基本不会再有其他或者新的结构火了,标准之外,皆是小众。
这是评测的落幕,或许这篇就是我最后一个器材贴。
问我现在打什么?调手感到了更喷的vis:刘丁硕,和反手像外置的内置:安宰贤Pro。各囤了几把,然后反复横跳。其他板子?观望。写评测?算了吧。为什么?见上。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18 10:19回复
    二楼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2-18 10:19
    收起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2-18 10:22
      回复


        IP属地:贵州通过百度相册上传5楼2024-02-18 10:24
        收起回复
          有道理,看了这个帖子就可以稍微止烧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18 10:25
          回复
            有道理。我就是有很多拍。只贴一块 很久才换下一块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2-18 10:29
            收起回复
              666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2-18 10:29
              回复
                这。。。好像还真是这样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2-18 10:32
                回复
                  还是老徐会水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2-18 10:35
                  收起回复
                    唉,我也觉得应该把大部分板都卖了,留几个。这现在手感都乱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2-18 10:39
                    回复
                      嗷呦 同样手里5把安pro 握手握手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2-18 10:50
                      收起回复
                        我感觉频繁换地板,也是自身技术不稳定的一个时期,想通过器材反思一下自己的技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2-18 10:52
                        收起回复
                          我的手感已经被纯木养刁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2-18 11:06
                          回复
                            所以我只打外置了 纯木全部出掉 内置打过好多都不行 就知道自己的手感和球风只适合外置


                            IP属地:北京16楼2024-02-18 11:07
                            收起回复
                              感谢老徐,这么一说我好像也是打惯了506 别的打着总是喜欢挑毛病。还是技术为主吧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2-18 1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