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玉吧 关注:92,751贴子:1,115,463
  • 12回复贴,共1

古玉学步(5):图说古玉地弯形变不可仿 转自:一夫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发网络文章,其实用意在于正式有一种古玉状态的存在,具体成因目前尚未有可考的第一手资料。如果玉友感兴趣可以大胆在下面回复下可能的成因,成为本吧较有权威性的主流学派声音,并认识这种存在。
2018-06-16 12:58
拙文《古玉不可仿的几个特征》帖出后,有藏友回复:你的紧扣不可仿,立意不错,可惜没有例子供大家学习,遗憾!
现就第四个《古玉地弯形变不可仿》举例如下:
1、
玉器在坑里钙化后,由于物理特性的改变,玉质变软,此时若再受到外力如土塌、叠加等的作用,会发生弯曲,此现象叫"地弯现象"又称“地障”。
说了都多余——所以,地弯真的无法仿。地弯的出现并不是很多,发一些图大家欣赏欣赏了——

弯回头了:回眸一笑百媚生

这个弯的很拉风吧

扭动的节拍

翩翩起舞了

神人发怒了,怎么敢不正面瞧我?

烤过了的点心

翘起来也是一种美

中心奋力向上

力顶三千
地弯无法仿,几乎见弯遇古。
2、
当然,有一种玉器原来造型就是弯的,向海昏侯墓的卷体玉龙,简直是凤毛麟角,几乎千载难逢的:

千载难逢卷体龙

换个角度瞧瞧,反正不用门票
如何区分原来器型弯还是入土后发生的地弯?这个不用太担心,问题是你还能有缘遇着吗?
3、
当然,巨大利益驱动,如何事情都不能绝对,以后会否出现合模的廉价地弯“古玉”呢?要密切观察这个变了味的文玩“市场”。

这个居然也弯了,古意盎然还是东施效颦呢?
虽然地弯,依然可遇而不可求噢。


IP属地:天津1楼2024-01-22 05:07回复
    有真饼?有画饼?识在人?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1-22 05:46
    收起回复
      一夫之先生因为这些受到了打击,是一件很让人尊敬的师者。但愿能挺过此劫。地弯说建立在真的基础上说事。民藏有馆藏没有。前几十年有玩家专门讨论过此也有了结论。但也不排除伪者一拥而上跟风。没见过拥有过实物不具备真正的发言权。弯也好不弯也行,总不能说老件弯了就不老,仿件弯了就老。民藏总以个人经验与能力玩古,真正老有人会认这个不用怀疑。新的就靠忽悠,坑一个算一个。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1-22 13:05
      收起回复
        地湾不是很少见嘛,需要靠近温泉才可能产生,咋可能是个玉都有地湾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4-02 16:1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