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井新区吧 关注:361,939贴子:1,705,932
  • 1回复贴,共1

龙空惠州调查报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卷首语:由于过去的从业经历,我每到一地,总要大致了解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发展历史,从而做到对该地区的现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在这个基础上,对该地区将来的发展做一个大概的判断。往更深一点的讲,就是要对该地区的基本矛盾,主次矛盾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透过这些矛盾,去把握事情发展的脉络。当然,限于个人学识和精力,许多判断并非完全的正确,也有许多判断往往只局限于走马观花式的认识。这里也请各位坛友多多指正,批评。
一.惠州的外来务工情况。
从地市总面积上讲,惠州约莫是深圳的五倍有余,但其当地常住人口并不算多,约莫在六百万上下,但事实上这个数据有很大的水分。因为惠州是一个外来务工人口流动性特别大的城市。
这部分外来人口,绝大多数来自于湖南,湖北,江西,广西。河南也有一些,但不如江西,广西的多。
这部分外来人口的主要特征就是流动性特别大,他们的主要流动方向是工厂,餐饮,旅游,地产等中下游产业。且流转周期极快,绝大多数是短期逗留,并不长久。
这里面的原因有这样的几个方面,一是惠州的产业结构并不健康,由此构成的生产关系自然就极不稳定。这就导致他们就像是过去农业社会里的失地农民,半无产者。忙时给工厂主,店主做几天长短工为生。闲时就要被辞退,不得不重新找生路。二是惠州临近深圳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许许多多的外来人员仅仅是将惠州作为一个走进深圳的中转站。他们中的许多人,往往是在惠州租一套房子作为退路,之后就成了在深圳工作,惠州住宿。不仅是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是这样,很大一部分的惠州当地人也是这样。
也正是由于这样流动周期极短,极快的情况,导致惠州地区的社会矛盾整体呈多发,高发状态。从这个角度讲,惠州天然具备黑社会性质组织成长的土壤,事实也确实如此。
从城市发展风貌上讲,惠州又始终带有一种野蛮生长的野性气息。以淡水为例,淡水的城市街道,往往是弄堂式的城巷与高楼并起。时常能见到高楼密布下,一排排无序的平房民房并立。也时常能见到带有浓厚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风格的旧楼耸立,让人仿佛走进了历史却又身处当下。这种时空交错,我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适应过来。
最具有上个世纪风格的,莫过于穿梭于整座城市大街小巷的摩的。我印象中的摩的,几乎绝迹于世纪之初,但在惠州依旧活跃。这些摩的司机,人员构成极其复杂,一部分是当地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外地的。且其中龙蛇混杂,往往除了摩的这一事之外,还兼职拉皮条。夜晚步行于淡水接头,总是时不时就有摩的司机拉客,他们总问:要找小姐不?学生妹要不要?
当然,相较于惠州庞大的风俗产业,这些拉客的摩的司机,还只是冰山一角。
先简要写一点惠州老城区的整体印象。之后我会分篇细讲。
作者:然然升旗
来源:龙的天空
链接:https://www.lkong.com/thread/3417016?pid=a1ce3a51-3aa6-488c-a622-7547c9831003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1-17 18:37回复
    二.惠州地区的风俗产业特征及其从业人员情状分析。
    先讲总得方面,总体来说,惠州地区的风俗产业约莫有这样几个组成方面。
    一是街店。这个街店是指,遍布大街小巷的,挂着所谓沐足,K歌沐足招牌的店面。这里面沐足店与K歌沐足这类的又有区别。当然也有二者一体的,但比较少见。一般的沐足街店,其内部的服务多是以擦边为主。有些胆大,有背景的,会在这个擦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比如除了发生关系,提供一切的挑逗服务。价格以全市各区县分布情况,服务不同而有所不同。以淡水地区为例,通常398是基础价,质量高,服务多则价格就贵。一些店面在598左右。惠东,博罗,龙门之类的区县要便宜一些,基础价在268到298之间。当然相对来讲质量也要差一些。惠城的情况则又有不同,麦地附近的在350上下,不过质量不如别的地区年轻漂亮。江北一带则要贵一些,通常是498左右。惠东巽寮地区的单论,基础价差别不大,但跨地区呛行现象比较严重。此前颇有过一些其他地区高质量女子过界捞食,质高价廉,打得巽寮当地的相关从业者溃不成军,集体抵制。
    一般来讲,这些店面的运营方,是绝对禁止技师与客人在店内发生关系的,因为这个性质不一样。擦边属于行政处理范畴,容留属于刑事处理范畴。
    但这并非是说客人和技师就不会发生关系。即使是在一些店内严格禁止,这个现象也时有发生。除了在店内,就是与技师私下谈妥,带走外出。这个店方一般不会多管,不过如果是当时带走,就要支付所谓买钟费。就是讲,你买这个技师几个钟,就要付几个钟的钱。你和技师谈妥的发生关系的费用不算在内,要另外再出。这是一般街店的情况。
    须指出的是,街店的竞争极为激烈,以淡水人民六路附近为例,方圆不到五公里内,约莫有五十多家大小街店,现在可能关了一些,但数量依旧不小。
    大亚湾地区则更多,只是分布得比较散,唯独比较集中的在于澳头街道,靠近石化一带。那里的工人多,是以这类店面也就多些。
    据一些店方讲,新店的生存周期一般是三个月左右。很多撑不到三个月就倒闭。从这个角度上讲,这也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关系。
    这种不稳定,通常还体现在技师的流动性上,一个技师,今天可能在这家店,明天可能就离开,甚或离开了这座城市。这就导致了两种现象的发生,一是共享技师现象,这颇有些类似于共享工人。譬如今日这家店面较忙,于是便从另一家店拆借些技师过来。在这个过程中,技师既属于劳动者,也属于生产工具。二是工酬日结现象。这个主要是指许多技师会选择当日结算薪酬,即便这样拿得少一些。这也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这里要讲讲她们的剩余价值分配方式。以惠东店面为例,268元中,长期留下的技师能分到138元左右,店方抽取130元左右。不过店方提供技师住宿,并且时不时也会有团建。一些店方也会组织统一培训,定期体检。不过这个是少数。这个现象往往是下面的区县要多一些。淡水,惠城,大亚湾等地,则很少有提供住宿的,除非是酒店式的运营,自带客房的。日结得技师则要少一些,同样以惠东为例,268元中,只得120上下,有些店面是一百。有些店面还会克扣。
    技师的工作时间,通常是晚六早六,一个月有两到三天的休假不等。有时还要值早班,所谓的早班,就是上完一个夜班,第二天正常值班,有客就要接客。这个是采取轮换制度。
    一名技师,在客流多,人气旺时通常的月收入在两万到三万之间,这是不计入技师自己私下与客人达成的交易金额的情况下,如果算上这些,则要更多一些。
    以月收入两万算,一名技师每天约莫须接待七人左右,一个钟算一个半小时 现在可能短一些,也存在很多人坚持不到一个半小时。一名技师每天须工作十个小时左右。有时多些,有时少一些。
    按工作强度算,并不算轻松,这也就导致了许多技师往往更愿意被客人带出去,那样赚得更多更轻松一些。通常她们与客人达成的交易金额是一次在六百至八百之间。根据地区不同,这个数额会有所波动。淡水一般是七百,惠东五百甚至有时四百也有技师愿意。惠城一般也在七百左右。
    不过整体看,一般街店技师的年纪普遍偏大,平均年龄在三十二岁以上,年轻的技师较少。有一些店面,甚或有四十岁以上的技师。
    再讲讲客源,这类店面的客源一是来自于店面自己的运营,他们的操盘手法包括且不限于送充值,送服务,全城车接车送。他们自己也在抖音等一系列平台上做推广。一是来自于技师自约,这个既包括技师的熟客,也包括技师通过小红书,陌陌,探探,微信附近人之类方式约到的客源。以客源年龄算,一般在22岁至48.9岁之间。更小一些的也有,但属于极少数。更大一些的,店方也会考虑其他风险婉拒。当然也不是不接,而是尽量不接年纪偏大的客源。
    客源的构成多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部分当地人为辅。
    至于技师的来源,如按地域划分,则来自四川,湖南,江西,广西的更多一些。东北的较少。因为东北的技师往往走直接的多一些。
    她们中的多数人,都是有家庭,孩子或是有姘头,挣来的钱往往也留不住太久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1-17 18: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