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悟子吧 关注:213贴子:1,970
  • 13回复贴,共1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只此浮生是梦中


来时无迹去无踪, 
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 
只此浮生在梦中。 

这是唐朝高僧鸟窠禅师的一首偈语。 

“来时无迹去无踪”,人从生到死都是迷迷糊糊、无迹可寻,根本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向哪里去。所以说“灵魂不灵,须要修行。看破放下,天下太平。”

“去与来时事一同”,在死生之间,只有一件是相同的、不变的。是什么呢?主人公。——“我思故我在”。
可惜凡人不知道,也不思考,从生到死,都无法摆脱迷惑。他们总是舍本逐末,象屠宰场里的动物仍旧贪吃贪睡贪玩,丝毫没有危机感和宗教感。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如果不能看破放下,根本解脱,生命中充满了迷惑,那么人就只能陷入迷中一再沉沦,托胎六道,轮回三界,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

  想想好凄惨。
  看看好可怜。
  还不快学佛!




1楼2006-03-16 15:15回复
    ●生死如梦幻 但念阿弥陀 
    宣化上人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七日开示 

     来源:宣化上人网路影音专辑 
    http://www.xuanhuashangren.com 
    宣化上人文集 
    http://www.buddhanet.com.tw/shuanha/sh-sh.htm 


      从无量劫以来直到现在,我们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好像人醒了又睡,睡了又醒。到晚间睡觉,就等于死了一样;白天又醒,醒了就等于生。不过昼夜的生死是短暂的,我们一生的寿命在时间上比较长一点。生死就像睡觉和醒著一样。为什么?因为我们有时糊涂,有时明白;明白就是生,糊涂就是死。所以这念明白,这一念就活了;这一念糊涂,这一念就死了。这是一个短暂的生死,无论短时间的生死也好,长时间的生死也好,都是在生死轮回中转,浮沉不定。有时生在富贵之家,有时又生在贫贱之家,有时又去做牛做马,有时又去做饿鬼畜生,下地狱。这些都是在轮回生死的苦海里飘流不定。因为这个生死循环无竭,没有完结。释迦牟尼佛看见众生太过可怜了,所以就等不了而不问自说,说出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是很容易用功的方便法门。此路很直,只要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拿出信心、愿心,行心,这就够了。所以信愿行是往西方极乐世界的三资粮,三种路费。第一就要信阿弥陀佛,信极乐世界,信念佛法门能生到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要有信心,不要说我未见此事,无有证据,而我无法生信心。只要你有信心,然后再发愿,愿意见阿弥陀佛,愿生极乐世界,愿修念佛法门,愿度一切众生。发愿之后就要照净土念佛的法门去修行,要老老实实念佛,真真实实念佛。念得多了,才能打成一片,一心不乱,得到念佛三昧,那一定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娑婆世界是万苦交煎,万恶充满,勾心斗角,没有一个平安的时候。在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任何烦恼和矛盾。所以我们要求生极乐世界,亲见阿弥陀佛,莲华化生,得到不退转的果位。三不退转就是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是证的果位不退堕;“念不退”,是念佛念法念僧的心,时时刻刻也不退转;“行不退”,修行此法门也是不退转。你证得此三不退,将来一定成佛有分。有了信愿行三资粮,一路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就很容易,因为这是阿弥陀佛的愿力。 
      在十方世界,若有众生能诚心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此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会来接引他去成佛。 

      在念佛时,也就是给极乐世界打电报。念一句佛,就打去一个电报;念两句佛,就打去两个电报。天天给阿弥陀佛打电报,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也有雷达,也有收电机。收电机和雷达是什么?即是七宝池的莲花。你念一句佛,莲花就长大一点;你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莲花就大如车轮,等你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的一灵佛性,一灵真性,就投到莲花去化生。等莲花开了,你的佛性亦现出来,故说“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我们愿意得到上品上生的莲花为父母,花开就见到阿弥陀佛,悟入无生法忍。那时就证到不生不灭,了生脱死,不退菩萨为伴侣。这时我们到极乐世界,我们的朋友和眷属皆是大菩萨为伴侣,天天在一起讲经说法,向前进步。


    5楼2006-03-23 11:39
    回复
      • 218.56.98.*
      百年一梦

      金山昙颖禅师,浙江人,俗姓丘,号达观,十三岁皈投到龙兴寺出家,十八岁时游京师,住在李端愿太尉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他道:“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毕竟是有呢?抑或是无呢?” 
      昙颖禅师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如眼见空华,虽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手搘河水,是无中现有,实在堪笑。如人眼前见牢狱,亦是自心所现,然则为何不心内见天堂?忻怖在心,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善恶皆能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 
      太尉:“心如何了?” 
      昙颖:“善恶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 
      昙颖:“心归无所,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时,归于何处?” 
      昙颖:“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则我早已知晓。” 
      昙颖:“既已知晓,请道一句,生从何来?” 
      太尉正沈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曰:“只在这死物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会也,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昙颖:“百年一梦!” 
      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曰: 
      “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 
      滔滔汴水,隐隐惰堤。师其归矣,箭浪东驰。”   


      6楼2006-05-17 08:46
      回复
        • 218.56.98.*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正在旋转的陀螺”,那个背后的操纵者是谁? 
         我透露一个天机,希望能启发大家思考,进而开启大家的智慧。 

         美国大片《机械公敌》(I,robot)讲的是与机器人有关的故事。美国一家电脑公司,生产智能机器人,公司开发出智能机器人后大批量生产,并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些机器人能帮人做事,有自己的思维程序,并且能随时与公司总部的大型“中央电脑”沟通、交流信息。因为生产的机器人数量庞大,有个别的机器人变异,少数进化出人类的情感、情绪,有了喜怒哀乐,也便有了爱恨情仇。与此同时,因为信息交流和同化,“中央电脑”也在人类化…… 

         看完电影后我就想,人类有没有类似独立于每个个体之外的“中央电脑”,它能与每个人沟通,也能进化,并能影响人的思想行为?我认为是有的,它就是全人类的意识、全人类的智慧。它是由所有人的意识、智慧组成,但又不受某个人的意识、智慧的局限。它比任何一个人的意识、智慧(即使是最伟大思想家的意识、智慧)都要丰富得多、广博得多。它先于每个人的出生就已存在,也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死亡而消亡。这或许就是那个“无穷大智”。 
         既然是“无穷大智”,就不仅包括人类的意识、智慧,也应包括动物的感觉、感受,包括植物的组织、结构,包括山川河流的运动规律,分子、原子的运动,天体、星球、宇宙的运动规律……等等等等。也就是说,决定人类意识活动的与决定自然界运动规律的是同一种力量,这就是“无穷大智”。自从有了物质世界,不,在诞生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前,就有了“无穷大智”,因为她是母体、母系统,而世界和人类只是子系统。“无穷大智”中衍生出现生物、人类和世界,但“无穷大智”本身并不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变化,此所谓“天(先天)不变,道亦不变”。《老子》说得更明确:“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不变),周行而不殆(无穷),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 ”


        7楼2006-05-17 08:47
        回复
          春在枝头,见十分


          8楼2009-09-11 09:21
          回复
            好贴!好贴!顿悟!


            13楼2010-07-24 22:53
            回复
              只此浮生是梦中 唐代杭州西湖喜鹊寺的鸟窠禅师,本名道林,九岁出家,于陕西韬光禅师门下当侍者而悟道。后来独自到泰望山,在一棵枝叶茂盛,盘屈如盖的松树上结巢栖止修行,时人称之为鸟窠禅师。 白居易非常敬仰鸟窠大师,有疑问即拜谒请教。一日问曰:
              “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
              鸟窠大师回答说: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来时无迹去无踪”,人从生到死都是迷迷糊糊、无迹可寻,根本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向哪里去。所以说“灵魂不灵,须要修行。看破放下,天下太平。” “去与来时事一同”,在死生之间,只有一件是相同的、不变的。是什么呢?清净觉心。 可惜凡人不知道,也不思考,从生到死,都无法摆脱迷惑。他们总是舍本逐末,象屠宰场里的动物仍旧贪吃贪睡贪玩,丝毫没有危机感和宗教感。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如果不能看破放下,根本解脱,生命中充满了迷惑,那么人就只能陷入迷中一再沉沦,托胎六道,轮回三界,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 想想好凄惨,看看好可怜。
              打破轮回梦,乃是真好汉! 后来,白居易皈依鸟窠禅师,成为在家学佛的优婆塞(居士),不但参禅持戒,修习净土念佛更是认真,并且舍宅为寺,名为香山寺,自号香山居士,尤醉心于念佛,时常吟诗作偈,表达他信佛有得之心境,他有一首《念佛吟》说:
              “余年近七十,不复事吟哦;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慰心眼?一句阿弥陀;朝也阿弥陀,晚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离阿弥陀。达人应笑我,多却阿弥陀;达也作么生,不达又如何?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 白居易在净土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处,吃素念佛,最后往生净土,了却了生死轮回。
              


              15楼2012-02-17 10:39
              回复
                人生只是南柯一梦,娑婆即是人间地狱;
                噩梦惊醒看破放下,一心念佛回归净土! 众生都在梦游中,听我唱支《梦游歌》! 梦游歌
                真如妙心 三界一大梦,我乃梦游人。长劫未曾悟,心狂神志昏。
                见闻全是假,得失总非真。妄执人与我,颠倒心物分。
                沉湎槐安国,逍遥南柯郡。片刻太守梦,忘却本来人。
                八识风浪急,六道冤业深。缠缚梦中梦,宁知身外身。
                枉受轮回苦,孽海漂孤魂。头出复头没,总在地狱门。
                大梦谁先觉,惟有佛世尊。朗然超尘外,自觉还觉人。
                悲心包天地,慧眼观古今。随缘潜入梦,说法度沉沦。
                五乘破暗狱,三藏宣妙音。开示醒梦法,诱发菩提心。
                六舟通彼岸,两耳闻乡音。十方清净刹,一路涅盘门。
                月是故乡明,家唯极乐亲。信愿称佛号,归命弥陀尊。
                字字凝血泪,声声震乾坤。忏悔五逆罪,惭愧下劣心。
                依止大涅盘,志求最上品。豁破无明梦,安居法性身。
                誓成无上道,唤醒梦中人。圆满等正觉,度生报佛恩。
                万般皆是幻,一念佛性真。常作如梦观,法法现本心。
                妄念不可得,春梦了无痕。梦里山河在,醒后何处寻?
                宇宙众生相,不离真如心。一假一切假,一真一切真。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梦里化世间,火宅涌甘霖。 唵嘛呢呗咪吽
                真如妙观 欲修无上道,须做录像观.镜头频切换,此心无动转.
                万般悲喜剧,缘自编导演;千古兴亡事,不过一瞬间.
                剧终歌舞散,满目雪花点;空屏无一物,观众徒悲欢.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缠绵;失却真如性,蚊蝇逐狼烟. 感恩佛世尊,甘露洒人间;开显第一义,赐我智慧眼.
                有相皆虚妄,无住即福田.外境空生灭,本体无增减.
                信号遍法界,何拘屏幕间?任凭风雷震,端坐紫金莲.
                六根恒清净,万法顿休闲;莫做狮身虫,护持正法眼.
                慧眼观宇宙,潜心学圣贤;推窗星月近,放怀天地宽!
                戒定慧圆满,究竟到彼岸;反观此世界,一部恐怖片!
                真心如大海,宇宙如水泡,诸佛大自在,凡夫常颠倒。
                真心如太空,世界如尘埃,谁知虚空界,却被灰尘埋。
                现前一念心,廓然无古今,有无皆不住,如来妙色身。
                净极光通达,寂照涵虚空,反观此世界,犹如梦中事。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
                生已无可恋,死亦不足厌,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
                了知诸法空,始信一切有,西方有极乐,佛号无量寿。
                若我成佛道,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普利诸群品。


                16楼2012-02-17 10: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