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蝉不知雪
垂沙之战结束后一年。
雪宫,齐国王宫的离宫,站在雪宫台上展目四顾,水天一色,佳木葱茏,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偶有宫人走动,这些妙龄男女点缀其间,给这人间圣境增添了几分灵动。
不远处湖边的梧桐树下,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儿此刻正仰着头朝树上张望。见她如此模样,人们只道这是孩童特有的好奇心在作祟,她是在寻找树上那鸣叫不止的蝉儿,只有近身的人才知道,她是在仔细听树上的人唱歌。
……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遥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此人正唱得动情,声音悠扬中暗含着忧郁悲伤,引得驻足聆听的小女孩儿竟然落下泪来。
忽而歌声止住,树下的小女孩抹了抹眼泪,忍不住发声问树上的人说:“大哥哥,你唱的是什么歌啊,真好听。”
隔了好一会儿,才听树上的人问她道:“你是谁?”
小姑娘回道:“我是我。”
树上的人低头打量了一下树下的人,女孩粉额白嫩,一股清秀之气流露眉间,一头紫色的齐肩短发,额前刘海处一绺头发整齐地向后梳着,在脑后用一个银如意束起,身穿紫绮广袖曲裾深衣,此刻正扑闪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他,仪貌十分乖巧。
“你是谁呀?”见树上的人看着她不说话,于是小姑娘继续发问。
“我……是一个来自外邦的囚徒。”话音未落,树上的人已经跃下大树,站在小姑娘面前,并把手中的竹简递给她。
小姑娘接过竹简,看着他继续说:“囚犯都关押在监牢,雪宫之中不会有囚犯。”
看着她天真烂漫的样子,年长几岁的他不忍心说得太过直白,于是看向远处的亭台楼榭说道:“等你长大后,你的父王命你从这座王宫,迁往另一座宫殿的时候,你自会有我这种感悟。”
“另一座宫殿,是我娘跟我讲过的,先祖姜太公去往的昆仑圣境吗?”小姑娘依然好奇地喋喋追问。
“昆仑圣境,你才这么小,就想着修道成仙的事情啦?”看她实在可爱,他便起了与她逗笑之心。
小姑娘有模有样地说道:“先圣讲,道法无处不在,这事间万物皆为道法所化,而道法自在人心,可是在我心里根本找不到道在哪里,只知道太公德高望重,凡是好人他都会将他们代去昆仑圣境。”
听她如此回答自己,少年不自主地心下感叹,她岁数太小,不明白的事情太多,想到自己的处境,再看看这个亭亭玉立的小公主,在这征伐纷乱,立盟结义,图强求存的时代,生在王侯之家,就注定一生离不开利益,庶人眼里身份高贵的王子王孙,有多少是这权力争斗的牺牲品,而又有多少绝世红颜,韶光尽付在这千重宫阙中。
想到此,他伸手指向远方的台榭,对小姑娘说道:“你看那里,你现在看到的是什么景象?”
小姑娘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她看到湖水波光潋滟,岸边花红柳绿,松下台榭风凉,于是说道:“这是雪宫的夏天。”
少年听后呵呵一笑说道:“可我看到的是,琼枝玉叶,粉装玉砌,天地间皓然一色,这茫茫白雪裹挟着寒风,现在正是雪宫的冬天。”
“你乱讲,现在明明是夏天嘛。”小姑娘听到少年无理取闹自己,显得有些委屈与心焦。
少年怕她委屈哭鼻子,赶忙解释说:“先圣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天地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纯任自然。想看清这无处不在的道法,不能光用眼睛去看,更要把它装在心里用心去看。”
小姑娘听他一口气说完,更加不解地睁大眼睛看他。
末了儿他对她佯装厉声呵斥道:“快去找你乳母上早课,要练琴,要寻道,书背少了,课业未完,她们就要罚你今天不许吃饭。”
看他怒中含笑,小姑娘忽而间咯咯笑着说:“今天我要把大哥哥唱的歌,唱给我母后听,她一定非常高兴,这宫里从来没人听过这歌呢。”
听她说这宫里没人听过《九歌》,少年反问道:“齐国的稷下学宫,汇集了天下多少贤士,这里汇聚了各家各派的思想,大师荀子更是承袭稷下道家,那里藏书何止万卷,怎会没人听过《九歌》,只是你禁足在这宫中才会没有听过吧?”
小姑娘一面打开手中的竹简,一面肯无比定地说道:“就是没听过。”可不一会儿,她的问题又来了,只听她又惊叹到:“咦,这字怎么都写的不对啊,这难道是大哥哥你画的琴谱吗?”
少年听后呵呵笑着说道:“这不是琴谱,就是我刚刚所唱的《九歌》的诗词,现在我已经把它送你,你不认得,但这宫一定有人认得。”
垂沙之战结束后一年。
雪宫,齐国王宫的离宫,站在雪宫台上展目四顾,水天一色,佳木葱茏,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偶有宫人走动,这些妙龄男女点缀其间,给这人间圣境增添了几分灵动。
不远处湖边的梧桐树下,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儿此刻正仰着头朝树上张望。见她如此模样,人们只道这是孩童特有的好奇心在作祟,她是在寻找树上那鸣叫不止的蝉儿,只有近身的人才知道,她是在仔细听树上的人唱歌。
……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遥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此人正唱得动情,声音悠扬中暗含着忧郁悲伤,引得驻足聆听的小女孩儿竟然落下泪来。
忽而歌声止住,树下的小女孩抹了抹眼泪,忍不住发声问树上的人说:“大哥哥,你唱的是什么歌啊,真好听。”
隔了好一会儿,才听树上的人问她道:“你是谁?”
小姑娘回道:“我是我。”
树上的人低头打量了一下树下的人,女孩粉额白嫩,一股清秀之气流露眉间,一头紫色的齐肩短发,额前刘海处一绺头发整齐地向后梳着,在脑后用一个银如意束起,身穿紫绮广袖曲裾深衣,此刻正扑闪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他,仪貌十分乖巧。
“你是谁呀?”见树上的人看着她不说话,于是小姑娘继续发问。
“我……是一个来自外邦的囚徒。”话音未落,树上的人已经跃下大树,站在小姑娘面前,并把手中的竹简递给她。
小姑娘接过竹简,看着他继续说:“囚犯都关押在监牢,雪宫之中不会有囚犯。”
看着她天真烂漫的样子,年长几岁的他不忍心说得太过直白,于是看向远处的亭台楼榭说道:“等你长大后,你的父王命你从这座王宫,迁往另一座宫殿的时候,你自会有我这种感悟。”
“另一座宫殿,是我娘跟我讲过的,先祖姜太公去往的昆仑圣境吗?”小姑娘依然好奇地喋喋追问。
“昆仑圣境,你才这么小,就想着修道成仙的事情啦?”看她实在可爱,他便起了与她逗笑之心。
小姑娘有模有样地说道:“先圣讲,道法无处不在,这事间万物皆为道法所化,而道法自在人心,可是在我心里根本找不到道在哪里,只知道太公德高望重,凡是好人他都会将他们代去昆仑圣境。”
听她如此回答自己,少年不自主地心下感叹,她岁数太小,不明白的事情太多,想到自己的处境,再看看这个亭亭玉立的小公主,在这征伐纷乱,立盟结义,图强求存的时代,生在王侯之家,就注定一生离不开利益,庶人眼里身份高贵的王子王孙,有多少是这权力争斗的牺牲品,而又有多少绝世红颜,韶光尽付在这千重宫阙中。
想到此,他伸手指向远方的台榭,对小姑娘说道:“你看那里,你现在看到的是什么景象?”
小姑娘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她看到湖水波光潋滟,岸边花红柳绿,松下台榭风凉,于是说道:“这是雪宫的夏天。”
少年听后呵呵一笑说道:“可我看到的是,琼枝玉叶,粉装玉砌,天地间皓然一色,这茫茫白雪裹挟着寒风,现在正是雪宫的冬天。”
“你乱讲,现在明明是夏天嘛。”小姑娘听到少年无理取闹自己,显得有些委屈与心焦。
少年怕她委屈哭鼻子,赶忙解释说:“先圣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天地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纯任自然。想看清这无处不在的道法,不能光用眼睛去看,更要把它装在心里用心去看。”
小姑娘听他一口气说完,更加不解地睁大眼睛看他。
末了儿他对她佯装厉声呵斥道:“快去找你乳母上早课,要练琴,要寻道,书背少了,课业未完,她们就要罚你今天不许吃饭。”
看他怒中含笑,小姑娘忽而间咯咯笑着说:“今天我要把大哥哥唱的歌,唱给我母后听,她一定非常高兴,这宫里从来没人听过这歌呢。”
听她说这宫里没人听过《九歌》,少年反问道:“齐国的稷下学宫,汇集了天下多少贤士,这里汇聚了各家各派的思想,大师荀子更是承袭稷下道家,那里藏书何止万卷,怎会没人听过《九歌》,只是你禁足在这宫中才会没有听过吧?”
小姑娘一面打开手中的竹简,一面肯无比定地说道:“就是没听过。”可不一会儿,她的问题又来了,只听她又惊叹到:“咦,这字怎么都写的不对啊,这难道是大哥哥你画的琴谱吗?”
少年听后呵呵笑着说道:“这不是琴谱,就是我刚刚所唱的《九歌》的诗词,现在我已经把它送你,你不认得,但这宫一定有人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