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宗族技”的一个尝试。
现有的很多宗族技角色,有一个问题是,其宗族技描述中的“同族角色”和“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等同的。
于是尝试使用武将替换机制,做一个部分类似于国战张任“穿心”的宗族技效果。强制对手把武将牌换成同族角色。
之后,就想到了“泰山五贼”这五个兄弟。山贼聚众,相互呼唤,有时会相互合作,也有时会相互进攻。并且都可以设计成4血素将_(:зゝ∠)_
正好现在官方除了臧霸,其余的都没有出,而且官方臧霸是魏势力,这边的群臧霸就当是sp了……
然而这样就有一个问题,泰山五贼没法对应上“一个宗族”,于是最终修改了描述。思考宗族技绕了一大圈,最后把宗族技给绕没了。
此处“登场”的概念为:你现有的武将牌被替换上场时+游戏开始选将完毕时,所有武将牌同时登场。(主公只是先选将然后明置自己的选将)(隐匿将或许除外?)
称号来自于《吕氏春秋·仲冬记·当务》跖之徒问於跖曰:“盗有道乎?”跖曰:“奚啻其有道也?夫妄意关内,中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时,智也;分均,仁也。不通此五者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无有。”
Q:“随机替换为一张未登场过的泰山五虎。”面杀如何操作?
A:把剩余的泰山五虎单独挑出来,随机在里面抽一张。
Q:若有“泰山五虎”已死亡,是否加入“聚众”将池?
A:不加入,因为描述中写的是“未登场过”,不是“未登场”。
一、臧霸
泰山五贼的领袖。对应“分均”。
技能是官方国战臧霸的修改,像这种“副技能”的设计,大概没有不动白问题。
没有体现“分均”,最初我的想法是做一些宗族配合技,后来觉得很有可能导致“聚众”更倾向于对队友发动,然后让“聚众”选项1失去意义……
二、孙观
与霸俱战伐,观常为先登。对应“入先”。
每轮开始时出杀,比谁都要早,然而会导致全场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没闪……
每轮开始时出的【杀】,不属于任何角色的回合。
三、吴敦
历史事迹记载很少的一名武将,最后参照其小名“黯奴”设计此技能,对应“知时”。
“黯奴”大约是指其长得黑,或是说脸上刺有黑字?总之就是,能吓人。
手牌全黑,就让一名角色本回合不能用红牌。
如果当前不是任意角色的回合,吴敦展示手牌没有效果。
四、尹礼
尹礼的事迹同样不多,就多了一条“在伐吴中牺牲”,对应“出后”。
魏曹休派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略数千人。将军全琮、徐盛追斩魏将尹卢。杀获数百。
大约是臧霸带兵渡江突袭徐陵,等吴军大部队回援,臧霸退走,尹礼殿后被追斩……
“登场时间不在你之后的角色”包括尹礼自己。
以下角色出杀时会触发尹礼的技能:
1.尹礼自己;2.若尹礼开局登场,场上其他的“泰山五虎”;3.若尹礼因“聚众”登场,在尹礼之前登场的“泰山五虎”。
一张【杀】同时指定多个目标时,尹礼自己只需要弃一张牌,然后依次弃置每个目标各一张牌。
五、昌豨
制图器显示不出“豨”字,于是改成另一个名字“昌霸”。
昌豨既被招降,又不服从,反复叛乱,对应“妄意”。
前面的尹礼是“正反馈”,把对面变成尹礼,己方会得到收益。
昌豨则是“负反馈”,把对面变成昌豨,己方会有损失。
当前回合结束时,昌豨马上就能摸两张牌再对你造成1点伤害。
昌豨濒死被救回,免费摸两张牌。其他情况下摸牌,一般都会损失自己或队友的一点血。
注意游戏开始时昌豨登场,不属于任何角色的回合。
现有的很多宗族技角色,有一个问题是,其宗族技描述中的“同族角色”和“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等同的。
于是尝试使用武将替换机制,做一个部分类似于国战张任“穿心”的宗族技效果。强制对手把武将牌换成同族角色。
之后,就想到了“泰山五贼”这五个兄弟。山贼聚众,相互呼唤,有时会相互合作,也有时会相互进攻。并且都可以设计成4血素将_(:зゝ∠)_
正好现在官方除了臧霸,其余的都没有出,而且官方臧霸是魏势力,这边的群臧霸就当是sp了……
然而这样就有一个问题,泰山五贼没法对应上“一个宗族”,于是最终修改了描述。思考宗族技绕了一大圈,最后把宗族技给绕没了。
此处“登场”的概念为:你现有的武将牌被替换上场时+游戏开始选将完毕时,所有武将牌同时登场。(主公只是先选将然后明置自己的选将)(隐匿将或许除外?)
称号来自于《吕氏春秋·仲冬记·当务》跖之徒问於跖曰:“盗有道乎?”跖曰:“奚啻其有道也?夫妄意关内,中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时,智也;分均,仁也。不通此五者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无有。”
Q:“随机替换为一张未登场过的泰山五虎。”面杀如何操作?
A:把剩余的泰山五虎单独挑出来,随机在里面抽一张。
Q:若有“泰山五虎”已死亡,是否加入“聚众”将池?
A:不加入,因为描述中写的是“未登场过”,不是“未登场”。
一、臧霸
泰山五贼的领袖。对应“分均”。
技能是官方国战臧霸的修改,像这种“副技能”的设计,大概没有不动白问题。
没有体现“分均”,最初我的想法是做一些宗族配合技,后来觉得很有可能导致“聚众”更倾向于对队友发动,然后让“聚众”选项1失去意义……
二、孙观
与霸俱战伐,观常为先登。对应“入先”。
每轮开始时出杀,比谁都要早,然而会导致全场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没闪……
每轮开始时出的【杀】,不属于任何角色的回合。
三、吴敦
历史事迹记载很少的一名武将,最后参照其小名“黯奴”设计此技能,对应“知时”。
“黯奴”大约是指其长得黑,或是说脸上刺有黑字?总之就是,能吓人。
手牌全黑,就让一名角色本回合不能用红牌。
如果当前不是任意角色的回合,吴敦展示手牌没有效果。
四、尹礼
尹礼的事迹同样不多,就多了一条“在伐吴中牺牲”,对应“出后”。
魏曹休派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略数千人。将军全琮、徐盛追斩魏将尹卢。杀获数百。
大约是臧霸带兵渡江突袭徐陵,等吴军大部队回援,臧霸退走,尹礼殿后被追斩……
“登场时间不在你之后的角色”包括尹礼自己。
以下角色出杀时会触发尹礼的技能:
1.尹礼自己;2.若尹礼开局登场,场上其他的“泰山五虎”;3.若尹礼因“聚众”登场,在尹礼之前登场的“泰山五虎”。
一张【杀】同时指定多个目标时,尹礼自己只需要弃一张牌,然后依次弃置每个目标各一张牌。
五、昌豨
制图器显示不出“豨”字,于是改成另一个名字“昌霸”。
昌豨既被招降,又不服从,反复叛乱,对应“妄意”。
前面的尹礼是“正反馈”,把对面变成尹礼,己方会得到收益。
昌豨则是“负反馈”,把对面变成昌豨,己方会有损失。
当前回合结束时,昌豨马上就能摸两张牌再对你造成1点伤害。
昌豨濒死被救回,免费摸两张牌。其他情况下摸牌,一般都会损失自己或队友的一点血。
注意游戏开始时昌豨登场,不属于任何角色的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