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锋教育吧 关注:14贴子:1,106
  • 0回复贴,共1

最好的教育:家长善待严厉的老师,孩子的未来才能看得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夏去秋来又一季,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孩子们逐渐适应校园生活,开始了新的征程!
要说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血缘关系,还对孩子尽心尽力的唯有老师了。如果你家孩子遇到严格的老师,请务必善待!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宰予上课睡觉,孔子恨铁不成钢,狠狠地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听了孔子的话,宰予没有当场顶撞,也没有回家跟家长打小报告,但他再也不敢上课睡觉了。
孔子虽然骂得狠,但教得也很用心,私底下经常夸宰予能言会道。
最后,宰予也很有出息,成了“孔门十哲”之一。
真正的名师,都是严师。
老师的严格,是出于为人师的责任,更是对学生的重视与期待。
新学期,最好的教育是,家长配合老师,老师支持孩子,一起并肩努力。
正如一句话所说:“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孩子的幸运;遇到一群好家长,是老师的幸运。“
不为难老师,不打扰教育,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
NO.1
严师之下,必出高徒
不知从何时起,严格成了一种错。
有些家长,见不得孩子被批评,动不动就投诉老师。
上学期,我们学校有一个很负责任的老师被“威胁”了。
她的学生嫌作业太多,说她没有落实“双减”,扬言要到教育局投诉她。
她坚持不减作业,告诉学生,不能为了“双减”把学习丢了。
没想到,这个学生的家长找上门来,投诉她太严厉、不爱护学生。
被校长训了一顿的老师,怕了,也佛系了,不想做作业就不做吧。
不到一个学期,他们班的成绩整体下滑,掉到全级倒数。
如果老师都变得佛系,那才是教育的悲哀。
NO.2
莫妄想赢老师,只因会输了孩子
问过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会不会因为家长的原因改变对孩子的态度?
这位老师笑着说:“你是想问如果家长跟我关系好,我会不会对他孩子更上心;如果家长为难我,我会不会不喜欢他孩子?”
“没错,就这个意思!”
他沉默了很久才回答:“肯定会的。”
老师也是人,也有感情,与其亲近那些诋毁他、羞辱他、瞧不起他的家长和孩子,他更愿意看重那些信任他、配合他、接纳他的家长和孩子。
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并不仅仅取决于孩子,甚至可以说,受家长的影响更大一些。
见过很多家长,不管老师做什么,安排什么,总是各种质疑、百般刁难,仿佛天生就跟老师敌对似的。
在这种对峙下,孩子的教育一般都是失败的。
家长只有和老师沟通好,配合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一起把孩子的教育做到最好。
NO.3
孩子爱老师,才能热爱学习
家长对待老师的态度,会直接影响老师对孩子的态度。
同样,也会直接决定孩子对老师的基本印象。
之前,一则“女教师被派出所关押7小时”的新闻上了热搜。
一名学生因为迟到被老师罚站,觉得很委屈,打电话向妈妈告状,说自己被老师“扇耳光”。
没想到派出所的人直接到了学校,将这个老师提了回去,莫名其妙关押了7个小时。
后来被释放的女教师,惶恐不已,战战兢兢地说了几句话: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我从来没有因为孩子迟到,而打过哪个孩子一巴掌!”
“我勤勤恳恳教书,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待遇!”
当教育演变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拉锯战,可以说是失败的。
假如家长愿意先了解事情真相,假如他们认识到孩子迟到的不对,愿意把惩罚权给回老师。
那么,孩子就会知错能改,而不是越来越“嚣张”。
孩子的不服从,家长的不配合,是对教育最大的扼杀。
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好好学习,首先就得让孩子学会爱老师。
一份校园调查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对老师更感恩,甚至记得老师对他们说过的话。
而那些明显偏科的孩子,除了因为更喜欢某些学科,更多是因为喜欢教这一科的老师。
我国教育学专家朱永新先生说: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
“没有水,就不能称之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孩子喜欢老师,他们就会好好听课,好好写作业,从而越学越好。
老师从来都不会站在家长的对立面,她是孩子的启蒙者,她对孩子的爱和家长是一样的。
引导孩子去喜欢老师,比起在背后说老师的坏话,更为明智。
NO.4
莫给老师带镣铐,莫锁住孩子未来
2018年,有一位老师的辞职信火了。
在信中,这位老师写道:“我已心生魔障,真的不适合再在校园里和孩子们在一起。”
读之让人心酸不已。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这位老师将学生默写古诗的成绩照片,发到了家长群上,却激起了部分家长的不满。
这些家长认为当事孩子受到了伤害,有自残的可能,于是愤怒地要求这位老师登门道歉,否则就告到教育局去。
不堪重压的老师,唯有辞职谢罪。
将古诗默写成绩公布在家长群里,只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学生成绩不好,说明背诵没过关,家长多帮帮孩子就是了。就算觉得老师的做法不妥,也可以跟老师提出意见。
但是上升到自残和生死层面,就过分苛责了,难怪这位老师心生魔障。
如果写错字的同学,心灵受到了伤害,想要自残,那我该怎么办?如果课堂提问,被提问的同学不会,那我又该怎么办?
带着这样的恐惧,还有哪一位老师会好好教育学生?
毕竟对于老师来说,没有作为,才是最安全的。
可是,如果教育变成了家长不舍得管,老师不敢管的局面,那么最终管教孩子的就只剩下社会。
你给老师带上了镣铐,最后发现被困住的其实是孩子。
这样的结局,是各位家长想要看到的吗?
NO.5
孩子,对你的温柔就是对你的伤害
有人问鹰:“你为什么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
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他们,那它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
老师或许就跟鹰一样,会有点凶,会很严厉,会严格要求孩子,甚至让孩子有点害怕。
可老师的严厉,正是对孩子的期待。
如果老师不严厉,完全不管孩子的学习,也不在意孩子上课不听课,回家不写作业,那么孩子只会越学越差。
教育本就是一项严肃的事业,身为老师必须对孩子严格,这是我们的责任。
正因为相信孩子能做到,老师才会严格要求,不断提高标准,为的就是让孩子做得更好。
老师的严厉,本质上是爱孩子的表达。
NO.6
家长和老师,共建家校桥梁
老师、家长、孩子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树,那么家长就是养分,帮助小树扩张根系、向上生长,老师就是园丁,帮助小树修枝剪叶,实现社会化和自我同一性。
老师、家长和孩子,应该是世界上最和谐的合作关系。
一位植物学家的儿子请教老师一株不知名的植物,老师不知,让他回家问家长。
家长却没有回答孩子的问题,而是把答案交给老师,由老师为孩子解答。
并且告诉老师:希望这个问题能由您来解答,想来更为妥当。
正因为家长相信老师,把教育的主动权交给老师,孩子才会更信服老师,老师也会更尊重家长,家长自然会更理解老师。
教育最需要的,是爱的引导。
家长与老师的相逢,本就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
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正因为互相信任,才能互相成就。
读过一篇文章,对其中一段话记忆尤深:
盲目的鼓励和宽容,只能培育出温室的花朵。
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
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能够遇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是孩子的幸运,因为他会拼尽全力不让孩子走错路,还会燃起孩子对未来的希望。
老师的肩上,扛的一直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沉甸甸的重任。
一位资深的班主任曾说:“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就会越成功。”
请善待每一位老师,特别是那些为了孩子好,对孩子严格要求的老师。


IP属地:河南1楼2023-09-28 14: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