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302,131贴子:16,497,972
  • 3回复贴,共1

想说点什么,又有什么可说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俗人看世界
经济学是培养经济人的,史上第一经济人应该就是那位:“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
第一道德人应该是那位王子出家,物欲尽舍,对社会资源占有最小化,世人称之尊者。
用两个极致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德,什么是利。(诸亮《戒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如果对此两种做法都不中意,还有《中庸》:隐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儒家讲知足长乐。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不小心折在路上。
总有一款适合你,但是你要知道你想要什么。
汉字是象形文字,字意要与客观存在相对应才表达准确。维护语言环境很重要,只是不知不觉中还是变化了。
比如用东方辩证思维方式说西方哲学发展过程,是从重形而上转变为重形而下的,只是哲学这个外来词回避了这个变化。
新文化百年,那么百年前的文化就算是旧文化了,或称之传统文化。也许是因为四库全书把儒家的书纳为经,所以后来把儒学称为国学。虽然老董老朱老王们也没有机会得孔夫子面授,但现代学人大多都很谦虚的不肯与前辈师兄们并立六经之前。细想一小下也许是因为既然一千年前有说继绝学,而一千五百年前未有此说,那么五百年前的文化环境也就不如一千年前了,那么当下就只能仰视古人了。复兴传统文化谈何容易。
老董归纳出了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好。也应该知道以五常来看儒家思想过于简单化了。后来有了三字经弟子规,做为蒙学,是好。只是儿歌不是六经的一部分,识字课本还不能视之为儒家思想实践。”知行合一“说的好,与”学而时习之“相比,知行全一只强调要做的一面,却没讲不能做的一面,儒家讲”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不知为什么要掺进”行天理灭人欲“呢。从行天理灭人欲六字里应该理解不出灭一半来吧。
读历史也不能复制历史。读哲学史也不能复制哲学家。讲道理应该是可以复制。
有说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只是为了吃饭。那么如果说活着总要吃的好一点,有反对的吗。


IP属地:北京1楼2023-09-24 14:23回复
    说到要吃的好一点,也就是希望物质再丰富一点。
    雷锋会追求物质极大丰富吗,说不会,应该有人能接受。那么试想追求物质极丰富的人能不能道德极大提高呢,说
    不能,应该有人能接受。
    试想道德极大提高与物质极大丰富两者并不能及于一身,或许有一个是摆设。


    IP属地:北京2楼2023-10-05 13:04
    回复
      古希腊哲学中苏格拉底讲过的追求美德与追求幸福这两条岔路,应该可以算是意识形态分歧对立的上游。人类文化发展是一环扣一环的。社会发展不能是哲学水平设计出来的。人只能是尊重客观规律,只是当下的文化过于片面了。
      就说说普遍性吧。
      个人以为哲学思维不仅是多想想的问题。我总说在山脚半山山顶可以赋予远方不同的内涵。眼界取决于境界。
      有说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
      哲学要讲哲理,要讲人心,科学不能衡量人心,要讨论人性必然超越科学。即使古典哲学也是在讨论改造物质世界,什么是人性的问题是哲学的天板,却是传统文化的起步。康德既是数学家也算哲学家,说明哲学和数学很接近,但康德在神学面前只能仰望星空。
      不仅是爱因斯坦讲过当科学家千辛万苦爬上山顶的时候发展神学家或佛学家已经等候多时了一类的话。
      诺奖证明人的一个灵魂在大脑另一个灵魂在宇宙空间。中国道家理论有元神识之分。
      只从这一点说哲学的尽头是神学应该也没有人反对。
      说哲学中有唯物与唯心,从哲学到佛学,佛教中讲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释迦传的只是其中一法门。还有道家。
      从这个话题讲普遍性,唯物论能算的上是沧海一粟吗。这样的思维太局限了。


      IP属地:北京4楼2023-10-11 14:02
      回复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这句口号是1956年全国"合作化"以后,"在当时的政治需要下应运而生的,很快就成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中的经典比喻"。
        实际情况是大河流水小河满,还是小河流水大河满,还是需要哪个满就哪个满。
        (网搜了一下,某种情况为多,一般没有某种情况。)
        古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也许是因为56年文盲多,文盲专家也多,科盲哲学家也多。有人说就有人信。看来哲学也可以做包装纸。


        IP属地:北京5楼2023-10-11 16: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