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简介:
“拳师犬”平台起源于90年代,法、德、英三国开始联合研发一款模块化轮式平台。当时,模块化是一个很新潮的概念,因此尽管处于冷战结束、削减军费开支的背景下,各方还是达成了一致,启动该项目。
项目开始不久就遇到了挫折,它最初是德、法两国于1993年启动的项目,英国于1996年加入,但在1999年,法国退出,搞自己的VBCI去了。德、英的合作似乎就要重蹈覆辙:项目在双方争吵之中完蛋,浪费几十亿刀,最后买美国货。
但这样的走向并未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拳师犬”项目的研发工作本身是由德国人主导的,莱茵金属公司与KMW集团为该项目出资组建了一家ARTEC集团,专门负责相关业务,由欧盟的“联合军备合作组织”进行监管。这两家大公司的一大优势是,他们在政府方面有着强大的游说力量。

(图:“拳师犬”原型车,2003年)
荷兰于2001年加入该项目,一年后两辆样车问世。此时,该项目在各参与国有着不同的名称:
·德国:GTK(Gepanzertes Transport-Kraftfahrzeug,装甲输送车)
·荷兰:PSW(Pantserwielvoertuig,轮式装甲车)
·英国:MRAV(Multi-Role Armoured Vehicle,多用途装甲车)
“拳师犬”这个名字出现于2002年,具体出处已不可考,但这一名称得到了官方认可并被广泛使用。各参与国最初的计划是各订购200辆,但英国于2003年退出项目(在15年之后将会重新回来,见下文),最终在2006年,荷兰订购了200辆,用于替换M113车族(例如YPR-765),而德国订购了272辆,用于替换M113和“狐”式轮式装输。量产工作起初计划于2004年开始,但一路推迟到了2009年,中间不断进行着各项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