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眉吧 关注:1,234贴子:112
  • 4回复贴,共1

<为卿描眉>___粉白黛黑,施芳泽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描眉也叫画眉,画眉在古代也叫眉黛。当然描眉和画眉是有区别的。
例如现代女子一般都把自己的眉毛剃成细细的柳状,然后再用眉笔描得黑黑的;古代女子则把长描眉的眉毛全部去掉了,重新画眉,我国女子画眉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了。
《楚辞·大招》里就有“粉白黛黑,施芳泽之”的诗句,说明那时妇女就抹粉、画眉、擦胭脂了。 


1楼2010-08-14 15:46回复
        到了汉魏六朝时期,以黛画眉相当普遍。汉代刘熙所著《释名》中说:“黛,代也;天眉毛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
        有一本《酉阳杂俎》的书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房孺复的妻子崔氏,忌妒心理极强,对婢女们非常苛刻,恐怕她们比自己漂亮,每月只给画妆品胭脂一豆,粉一钱。有一次家里新来一个丫头,打扮得比较漂亮,崔氏忌妒性大发,她假惺惺地说:“我帮你再好好打扮一下。”于是“刻其眉,以青填之;烧鏁梁;灼其两眼角,皮随手焦卷,以朱傅之。及痂脱,瘢如妆焉。”
         古代画眉式样繁多,宋代时仅在西蜀地区就有10 种画眉方法,如御爱眉、小山眉、五岳眉、垂球眉、月棱眉、分梢眉、涵烟眉等。苏东坡在诗中曾点出过“横烟”、“却月”、“倒晕”三种眉的名字。
        眉的形式有:云纹眉、蝶翅眉、柳叶眉、蝠形眉、螳螂眉、鸳鸯眉、花眉、直眉、环眉、刁眉、方眉、尖眉、点眉、鸭蛋眉、棒槌眉、葫芦眉、火焰眉、寿字眉等。唐明皇令画工画的十眉图名称为:鸳鸯眉、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却月眉、分捎眉、涵烟眉、拂云眉、倒晕眉等,这些名目显得很有文学特色。


    2楼2010-08-14 15:50
    回复
      《诗经》中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赵鸾鸾《柳眉》诗云:“弯弯柳叶愁边戏,湛湛菱花照处频。妩媚不烦螺子黛,春山画出自精神。”  
      李商隐《无题》诗里说:“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刘媛《长门怨》诗云:“学画蛾眉独出群,当时人道便承恩。 经年不见君王面,花落黄昏空掩门。”  
      李清照《一剪梅》词云:“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  
      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秦韬玉《贫女》诗:“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朱庆馀《闺意》: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梁朝的费昶《采菱》中有“双眉本翠色”。  
      徐凝诗云“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  
      江采苹诗云:“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写道:“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
      韦庄的《女冠子》: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宋人陶谷《清异录》云:五代宫中画开元御爱眉,小山眉,五岳眉,垂珠眉,月棱眉,分梢眉,涵烟眉。
      


      4楼2010-08-14 16:02
      回复
            古代有个人叫张良,他和他夫人感情很好,故经常给他夫人描眉,被后人看为感情很好或者是女子已经出嫁。也叫张良描眉。
            在清朝的时候,女人的眉毛一般都不怎么弄,只有要出嫁或者是妓女才能把眉毛化得很细。但是是不是妓女或者是一般妇女要从发型衣服上来分辨了。
            据说画眉之风起于战国,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妇女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好怪异的化妆哦,还是做现代人好)。古代妇女画眉所用的材料,随着时代的饿发展而变化。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石黛”。
            描画前必须先将石黛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为粉末,然后加水调和。磨石黛的石砚在汉墓里多有发现,说明这种化妆品在汉代就已经在使用了。除了石黛,还有铜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铜黛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青雀头黛是一种深灰色的画眉材料,在南北朝时由西域传入。螺子黛则是隋唐时代妇女的画眉材料,出产于波斯国,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制造,已经成为各种规定形状的黛块。使用时只用蘸水即可,无需研磨,因为它的模样及制作过程和书画用的墨锭相似,所以也被称为“石墨”,或称“画眉墨”。到了宋代,画眉墨的使用更加广泛,妇女们已经很少再使用石黛。
            关于画眉墨的制作方法,宋人笔记中也有叙述,例如《事林广记》中说:“真麻油一盏,多着灯心搓紧,将油盏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烟凝上,随得扫下。预于三日前,用脑麝别浸少油,倾入烟内和调匀,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灯花,用尤佳。”这种烟薰的画眉材料,到了宋末元初,则被美其名曰“画眉集香圆”。
            元代之后,宫廷女子的画眉之黛,全部选用京西门头沟区斋堂特产的眉石,至明清也如此。
            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西洋文化的东渐,我国妇女的化妆品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画眉材料,尤其是杆状的眉笔和经过化学调制的黑色油脂,由于使用简便又便于携带,一直沿用到今天。 


        5楼2010-08-14 16:07
        回复


          8楼2010-12-23 12: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