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丹妮之前想想她的教育背景啊,一个颠沛流离从小没受过任何系统教育的小女孩。仅有的知识来源是哥哥,但韦赛里斯自己亡国的时候也才八九岁,教教家族史和维陆风土人情还行,对于统治者最珍贵的政治军事完全抓瞎,丹妮在这方面的起点只能说比跳蚤窝文盲强点有限
丹妮的人物底色是对弱者的同理心。这种善良推动着她救下埃萝叶、解放奴隶、试图在奴隶湾的一片风雨飘摇中为自己的人民找到和平的出路。当然丹妮本身也因为这种性格吃了很多亏,挨了很多顿现实的毒打,被迫挣扎着成长。这正是马丁塑造人物的笔力所在,一个底色是善良与同理心的女孩做了女王只会先尝试推行和平手段,而不是光速变脸成暴虐的伊里斯2.0骑龙烧烧烧。丹妮拥抱血与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卷五末尾初见端倪,且目测至少要用一整本卷六来描述她的转变,在此之前她都是弥莎,是大家的银女王,凭借善良和同理心得到了奴隶们的爱戴,但也优柔寡断为自己召来杀机四伏的局面,一体两面
马丁笔下每个角色都是立体的,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有些时候烂人得利,而身怀世俗意义公认的优秀品质却导致某个人的失败,也是冰火的大看点之一。不顾人物的具体设定和性格,不顾环境对人物造成的影响,只是一昧痛斥角色没有按照自己站在上帝视角下预设的利益最大化方案行动,以此试图证明某个角色失败。那我只能说作为小说读者,你才最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