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从造语方法论开始写的,但是看了一下似乎吧里的规矩是先上来介绍音系和语法。那我就先展示一下阶段性成果好了。
虽然是阶段性,但是音系已经敲定,语法大致成型,有了三位数的词汇。
下面是音系以及正字法:
辅音:

说明:
[1]清塞音总是伴随着送气的特征,但是在音位化的描写里没有必要标出来了。
[2]/v/包含[w]的自由变体。
[3]龈后擦音/ʃ/和/ʒ/允许塞擦化的自由变体。
[4]这是个龈后近音,更准确的写法是/ɹ/。音位化的写法日音比较随便~(教科书上英语的/r/也是这样写的)
[5]其实是零声母啦,即开头没有辅音的。类似[ɣ]、[ɰ]、[ɦ]的自由变体是允许出现的。为了填格子好看,就把它放这里了。
[6]不将[ŋ]作为音位,它只是/n/在/g/之前常见的条件变体(不变也行,随意)
元音:

好吧,虽然写出来是五元音,但在音位上只有4元音,不过对应关系也很清楚。按照五元音念也不是啥问题。
这样分析音位,主要是为了避免uo与o的对立。
i在龈、龈后擦音可以出现[ɨ]的条件变体。当然,还是那句话,不变也行。
虽然是阶段性,但是音系已经敲定,语法大致成型,有了三位数的词汇。
下面是音系以及正字法:
辅音:

说明:
[1]清塞音总是伴随着送气的特征,但是在音位化的描写里没有必要标出来了。
[2]/v/包含[w]的自由变体。
[3]龈后擦音/ʃ/和/ʒ/允许塞擦化的自由变体。
[4]这是个龈后近音,更准确的写法是/ɹ/。音位化的写法日音比较随便~(教科书上英语的/r/也是这样写的)
[5]其实是零声母啦,即开头没有辅音的。类似[ɣ]、[ɰ]、[ɦ]的自由变体是允许出现的。为了填格子好看,就把它放这里了。
[6]不将[ŋ]作为音位,它只是/n/在/g/之前常见的条件变体(不变也行,随意)
元音:

好吧,虽然写出来是五元音,但在音位上只有4元音,不过对应关系也很清楚。按照五元音念也不是啥问题。
这样分析音位,主要是为了避免uo与o的对立。
i在龈、龈后擦音可以出现[ɨ]的条件变体。当然,还是那句话,不变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