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fc吧 关注:4,871,952贴子:77,221,286
  • 8回复贴,共1

中医 日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找个地方记录一下 自己的学习中医日记
每天更新一个医方,本想再线下写,但是想了一下还是网上记录吧,
希望自己更新的同时可以带大家了解下,传统中医的伟大


IP属地:山东1楼2023-07-11 22:05回复
    今天更新第一个方 就是被称为 千古第一方 桂枝汤
    很多治病方子都是 桂枝汤的变化而来 、
    桂枝(三) 白芍(三) 炙甘草(二) 生姜(二) 大枣(12个)
    书上写得比较古语一般很难理解 我一般会加上自己的详细理解。
    太阳之为病,脉浮 头项强通而恶寒
    其实就是治我们普通感冒的,条辩说的是 脉是浮起来的 头疼脖子痛 怕冷 就喝这个
    桂枝汤就是治疗一般的风寒感冒的 让风吹着了,感冒初期 症状不那么强烈,有点流鼻涕了 有点头脖身子疼
    还出汗 浑身没劲 那里都不太舒服的时候 就喝这个 桂枝汤
    要点 就是感冒症状轻 不是那么狠 发烧也不严重 而且必须病人有汗 就喝这个
    老祖宗的设计思路:桂枝 (味道 辛香发散为阳)白芍(酸苦涌泻为阴) 桂枝白芍 一个阳 一个阴 喝到身体里就是
    桂枝加快人体的动脉血管 桂枝加快人体的静脉血管 动静脉循环一加快 就像运动一样 人体就会流汗把病毒排出体外,那么炙甘草就是甘草炙过变苦 苦味会入心脏 加强心脏的搏动能力助 桂枝白芍的一臂之力的同时 甘草和生姜还可以对人体胃里的宿食进行清理,因为人体生病脾胃就会消化变慢,就会有宿食,得尽快清理掉 让脾胃负担变小,脾胃舒服了 脾胃就会加强人体的抵抗力,最后大枣就是给脾胃营养了,大枣是甜的甘甜是入胃的。
    同时桂枝还可以通达四肢让药效取到身体的四肢末端,白芍还可以酸收止痛之类的额外功能我就不说了,只说说大体功能就行了,如果细的展开来讲一个方子可以写一篇论文了。
    所以古人在设计方子的时候都事无巨细的,攻守兼备。攻打敌人的同时 把自己的家加固。非常佩服
    今天到此 为止 明天更新重感冒 怎么应对


    IP属地:山东2楼2023-07-11 22:30
    回复
      今天记录 麻黄汤
      如果桂枝汤是治疗普通的风寒感冒 那麻黄汤就是治疗重感冒,就是西医说的的病毒性感冒,风寒感冒是不会传染的,而麻黄汤治疗的病毒性感冒是具有传染性的。
      麻黄 三 桂枝二 炙甘草一 杏仁 三
      头疼 身疼 发热 骨结痛无汉而喘者 麻黄汤主之
      就是重感冒不像桂枝汤那种轻症状,麻黄汤一般都是高烧 浑身痛到不行 而且高烧还不发汗,人整个烧到脸通红,、
      喘气 呼吸急促 这时候就得上麻黄汤。
      麻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发汗用的,所以这里配合桂枝 桂枝木材的四肢末端的最好 也就是通达四肢,所以麻黄有桂枝的助力可以把力量推到四肢皮表。同时桂枝又是阳药,这里也有炙甘草 桂枝加炙甘草加强心脏动脉循环,可以助麻黄发汗。同时炙甘草又又能保护脾胃,解宿食。
      这里有一点要提到麻黄大部分都是以用来治疗跟肺部有关的疾病,他发的汗也是从肺部理出来的,而桂枝汤的发汗是从肠胃里发出来,这个不太一样。为什么要从肺里发汗呢,因为病邪已经入肺了,造成肺里高温人体高烧,所以借助麻黄直接把病毒从肺里用汗的形式给推出来,所以这里剂量就非常重要,你剂量不够病毒有残留,剂量太大,人体又受不了,出汗太多肺里津液不足都给干冒烟了,所以本方最后的一味药杏仁就是用来补足肺津液的,杏仁色白是入肺的良药,所以他跟麻黄等量 发多少补多少。
      所以拿捏好剂量 麻黄汤下去整个肺里病毒整个被强力推出去,同时杏仁又补进去新的肺部津液。身体自然而然的回复的很快。
      麻黄汤拿捏好剂量 开的好了就算重感冒 只要病人平常身体好 中午吃 下午好。就是这么迅速。


      IP属地:山东3楼2023-07-12 22:57
      回复
        估计只有治疗疑难杂症或者慢性病才会选择中医,小病没耐性煎药,比如感冒了大部分人不会去执一剂中药回来煎,大病的话又很多人都信不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7-13 02:28
        回复
          你不怕被人嘲笑?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07-13 03:08
          回复
            好好的新进医学不学 学一些这些诈骗性质的东西😅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7-13 11:33
            回复
              7.13
              今天更新 葛根汤、
              葛根汤的使用场景,我认为跟桂枝汤比较像 但是有一些症状是比较突出的 像桂枝汤的症状什么浑身不舒服 葛根汤也有,但是葛根汤会害怕吹风 后脖颈会变得很僵硬 头是一吹风就难受 生活中大家 应该见过那种害怕吹风的 基本都是葛根汤证。
              条辨 项背强几几 无汉 恶风者 葛根汤主之
              这里有个地方需要注意 就是无汉 昨天说到高烧感冒无汉是麻黄汤,这里为什么又葛根汤了呢,我区分一下
              桂枝汤的症状 但是脖子硬 头难受 比较突出 没汗 就会用到葛根汤,如果是高烧无汉 你烧到快40度了 身体痛到不行 这种就不是葛根汤了 因为症状很严重,就往麻黄汤里去想了。
              这些方子与方子之间区别判断 是比较难的,不对每个方子很理解 很难去掌握 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如果能坚持看下去后期会讲一些个人体会。
              方子
              葛根 四两 麻黄 三两 桂枝二两 白芍二两 炙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12个
              整个方子 就是 桂枝汤+葛根 麻黄嘛 桂枝汤的功效 已经在第一篇说了,
              这里说一下为什么要加葛根和麻黄 因为病人的脖子很难受,头也疼,而葛根主打一个升提津液,桂枝汤把肠胃津液发出来,葛根直接把津液力量升提到脖子头上去,脖子头一出汗 整个症状也就消了。因为桂枝汤使用场景是病人本身就出汗的,体表没有被束缚住,所以它发汗的力量是比较小的,一但病人体表被病邪束缚住,那桂枝汤力量是无法把病邪排出去的,所以这里加了麻黄 桂枝加上麻黄 力量就大了,直接把病邪赶出体外,同时又有葛根升提的力量 让脖子和头一出汗,症状自然就消了。
              如果病人本身就有汗怎么办,那就把麻黄去掉,直接加上葛根就好了。同时葛根又有生津解渴的作用,所以感冒嗓子干 嗓子痛也可以使用葛根汤。
              所以整个葛根汤可以说 就是桂枝汤加了两位药


              IP属地:山东7楼2023-07-13 22:34
              回复
                7.14 今天 更新
                大青龙汤 专治传染病 非常强的一味药 不可轻易使用
                大青龙汤古代就是专门用来治疗传染病的,像 飞典 口罩 大部分都是这个病症。
                我在口罩期间就是喝的这个,口罩厉害在那里 厉害在病情进化非常快,通常生病了 初期桂枝汤 三四天后麻黄汤
                一个周后大青龙,小柴胡 这种进化速度,口罩身体不好的 得了上午还是桂枝汤 下午就大青龙了 太快了.这是我亲身体会,但是只要拿捏对病症,正好对到病人大青龙时期,这药有多厉害呢,上午喝了,下午 晚上就出门溜达了。当然这个只适用于极个别身体很好的,身体一般 2天左右就正常了。但是难在辩证准 时机对 这个不好把握 你去医院看病开完药,没煮完已经不适用了,,,,,,
                回到正题 条辨 脉浮紧 发热 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而烦躁者 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 汗出 恶风者不可服之 服之则厥逆
                筋惕肉瞤 此为逆也
                古文比较长啊,就是跟麻黄汤差不多的症状 身体痛 不出汗 骨头都感觉痛高烧 都不顺眼想发火 这就是大青龙了 没有就是麻黄汤 就是大部分人口罩的症状。症状不符合的不能吃 这药非常猛
                方剂
                麻黄 六两 桂枝2两 炙甘草2两 杏仁六两 生姜6两 大枣12枚 石膏六两
                麻黄6两是 18g 这是正常人的量 很多人古代两和g换算搞不清楚 把麻黄开到 30多g 真是找死啊
                麻黄开到这个分量是很危险的 因为疫病传染厉害 病毒很凶猛 所以把麻黄搞到很多,让发汗力量很强,把病毒一口气干出去,不让它们死灰复燃,桂枝就是配合麻黄发汗的 炙甘草生姜就是解宿食保护脾胃 大枣给胃一样 这里出现一味石膏,石膏色白入肺 能清肺热, 因为传染病很厉害 很多人都是体表无汉 高烧 身体很冷,都需要盖被子,这是表寒,很冷的同时 病人的肺部缺很热 因为里面病毒太多了 把肺搞的快冒烟了,造成人很烦躁 和高烧,通常这时候病人的舌苔是发黄的, 这时候需要石膏这位清热神器,在麻黄桂枝把病毒一股脑推出去以后,石膏把肺里的温度降下来,杏仁补足肺的津液,这样整个肺里环境直接打扫了一遍,同时生姜 炙甘草把胃里宿食清理一下,大枣补足胃液。整个身体重新运行,一段时间就能自然恢复了。
                所以中医的每个方子基本都是攻守兼备。 老祖宗把能发生的可能性都通过条辨告诉我们了,只是看懂的人太少了
                最后再说一遍 大青龙汤没有专业中医生指导不要擅自饮用。 麻黄量太多了 不是开玩笑的 我吃过一次亏了 所以宝贵的经验告诉大家。


                IP属地:山东9楼2023-07-14 23:47
                回复
                  厉害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07-15 02: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