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质上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碾压
先说说高感,问题复杂就复杂在所谓的等效上:
首先,相同同iso下,中幅纯净度确实吊打xt5,彻彻底底的吊打那种,没有任何悬念;
然而,如果算上等效视野(“等效焦距”),再要算等效虚化(所谓的“等效光圈”),事情就会有些变化
等效虚化时中幅的光圈数值会是半幅的1.89倍左右,也就意味着同快门速度时中画幅的iso会x3.57。如图,相机参数可以在照片底部看到,其他条件都一样时,等效光圈后两者iso值确实差4倍。4倍iso时中画幅还能薄纱半幅吗?看图,我个人认为优势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有人可能会说,那我中幅光圈开大点不就行了吗?sorry,半幅也完全可以继续承受成倍开大光圈啊: 35-70的光圈是4.5-5.6,换算“等效”半幅2.37-2.94,焦距等效18-36mm;而x卡口同样定位的老套机狗头18-55在18-36mm的光圈是2.8-3.6,相差很小。所以,半幅要对比时完全可以维持光圈差来获得明显的iso数值和进光量优势,而很大程度地抵消高感的差距。
有人可能又会说,那我不搞什么光圈等效不就行了吗?可这样一来否定了中画幅的虚化优势,二来不搞等效的话,中幅镜头的光圈纸面数值就差残幅一大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