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我在另一个帖子里的回帖,没想越写越长,发出来抛砖引玉。
对于陕西而言,陕北有丰富的能源优势,这时我一点都不担心的。榆林号称中国的科威特,巨大而丰富的能源储量让榆林轻轻松松地过上好日子。这种老天爷赐予的聚宝盆,只要开发得当,别说中国沿海,就是美国也未必比得上。而且随着榆林转向能源化工的精细开发,榆林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健康的。
我要说的只是关中和陕南。
陕南的发展,在我看来,完全取决于关中的发展水平。只要关中发展起来,陕南就不会差。所以关中和陕南的发展,重点在关中。
现在人提起沿海,就神话沿海,仿佛沿海是灵丹妙药一样一点就灵,然后又创造沿海人脑子灵活啊爱打拼啊什么什么的神话,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当年晋商不爱打拼?难道晋商不是内陆的?清代秦商的主要生意在西部地区,到处山贼土匪,做生意的条件更是恶劣,无异于刀口舔血。这难道不是内陆人?内陆人当然也爱打拼,只是条件不到而已。
目前,内陆之所以落后于沿海,在于市场问题。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市场是海外,所以沿海地区就成为我国经济的制高点。内陆不是没有人力,那些血汗工厂也不是内陆人不能做,而是因为内陆离海外市场太远,运输成本太高。沿海的繁荣,特别是福建广东部分地区的繁荣,建立在内陆民工的血汗之上,并不是他们的生产力有多发达。比如华西村这个地方,有村籍的都是老板,所以非常富裕。而创造富裕的,却是广大内陆民工的血汗。再例如东莞,四大镇之一的长安镇,加上外来人口67万,城市化率80%以上,GDP208亿,人均3.1万,西安的长安区,城市化率可能还不足40%,GDP223亿,人口100万,人均GDP也有2.2万了。这个长安镇也没比西安的长安区人均GDP高多少,考虑到长安区城市化率那么低,可能长安镇的生产力还不如长安区。
但是为什么大家都感到东莞特别的富裕?原因很简单,有户籍的人都是老板,享用了外地打工仔的血汗。
这其实是沿海依靠区位和政策优势对内地的掠夺,并不是内地人就笨,就活该被沿海掠夺,就活该受穷。
原因只有一个——内地离国际市场太远,考虑到国家整体利益,不给沿海输送血汗、资源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