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吧 关注:16,105贴子:296,496

元代蒙古、色目两大集团的不同构造(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四海万民汇和林


IP属地:山西1楼2023-05-14 09:04回复

      


    IP属地:山西2楼2023-05-14 09:10
    收起回复
        作者按:
        这是一篇讲演稿,其产生可以追溯到2013年。当时因为在学校开课,想对学生把元代“蒙古人”这个概念讲清楚些,觉得用圈层模式来描述比较合适,就写了一份名为《元代蒙古人的“圈层”式结构》的提纲,并先后在“庆祝田余庆先生九十华诞学术研讨会”和“‘波斯语文献与蒙元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讲。后来,又用这个题目在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做过讲座。2020年,受邀承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学术周末”系列讲座的一讲,就增补了近年思考的色目人内容,以今题于当年12月17日下午讲毕。承蒙《西部蒙古论坛》不弃,予以刊发,敬请批评指正。讲演记录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洪基同学整理,经笔者修订,曾在“南开史学”公众号上发表。此次刊发,适应刊物要求又进行了一些改写。


      IP属地:山西3楼2023-05-14 09:13
      回复
          本次讲座的内容,主要是想讨论一下,如何对元代蒙古人、色目人两大集团进行具体表述。众所周知,元朝有蒙古人,又有色目人,这两个概念的定义,我们大致上都知道。但如果老师要向学生讲述这两个概念,按说就不能满足于只介绍基本定义,而是应该再做进一步的交代,它们是怎样组成的?如果对这两个概念进行研究,也应该遵循“结构分析——局部描述——总体概括”的程序,即先对蒙古人、色目人两大群体进行结构分析,然后对其中的局部单元进行个别考察,最后再从总体上进行概括。以往的表述,大多是将蒙古、色目两大群体所涵盖的部族或单元平面罗列出来,很少对群体构成方式进行讨论。例如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氏族”条中,将蒙古、色目人简单表述为“蒙古七十二种”和“色目三十一种”。然而他罗列出的具体种类、大小规模相差悬殊,有些小种类本身是大种类的一部分,将它们并列看待是不合适的,况且其中还存在明显的重复与讹误。有鉴于此,本次讲座将主要围绕上述程序中的“结构分析”环节进行讨论。


        IP属地:山西4楼2023-05-14 09:15
        收起回复
                              一
            关于元代的蒙古集团,或蒙古人这个群体的内部结构,我认为他们呈现出一种“圈层式”结构,这种结构在一个族群形成之初较为常见。在蒙古崛起的时期,漠北草原上还同时存在着克烈、乃蛮、塔塔儿、蔑儿乞、斡亦剌等大的部族集团。蒙古汗国是由蒙古部族集团建立的,蒙古部族集团的人在其中自然居于核心地位,其他集团在被征服过程中逐渐向核心贴合。而蒙古部族集团内部,又以成吉思汗家族为核心,其他氏族、部落依附于外围。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包含核心、外围与边缘的圈层式结构。


          IP属地:山西5楼2023-05-14 09:17
          回复
              根据波斯史书《史集》的描述,蒙古有两个分支,即尼伦蒙古(引申意为纯洁的蒙古人)与迭儿列勤蒙古(意为一般的蒙古人)。刘迎胜等学者已经指出:这两个分支并非并列关系,而是内外关系,尼伦蒙古为核心,迭儿列勤蒙古居于外围。从尼伦、迭儿列勤这两个词汇的含义,也可以体会到这一点。尼伦蒙古内部的部落分支同样呈现出内外差别,乞颜、泰赤乌两部居于核心,蒙古集团的汗长期在这两个部落中产生。成吉思汗就出身于乞颜部的乞颜孛儿只斤氏家族。


            IP属地:山西6楼2023-05-14 09:18
            回复
                根据上述情况,结合《蒙古秘史》和《史集》对于蒙古集团内部血缘关系的记载(《蒙古秘史》和《史集》记载有异的地方,暂以《蒙古秘史》为主),可以将元朝的蒙古人划分为以下七个圈层(见图1)。


              IP属地:山西7楼2023-05-14 09:20
              回复
                  居于核心地位的A层,乞颜孛儿只斤氏,即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的后裔,也就是所谓蒙古“黄金家族”成员。在蒙元时代,只有他们才是国家主人。其外的B层,即乞颜部(除去A),是成吉思汗曾祖父合不勒汗的后裔。这一圈层在形式上居于次核心地位,实际情况却比较复杂,呈现出分化状态。其中一小部分,即也速该幼弟答里台的后裔,由于蒙古人有重视幼子的习俗,也被纳入“黄金家族”范围,进入A层行列。此外,乞颜部的其余成员,也是绝大多数成员,并不被视为汗族或皇族,地位与家臣身份的C、D诸圈层无异。有些分支,如合不勒汗后裔中的长支乞颜主儿乞氏,因为一贯与成吉思汗作对,甚至很早就被消灭了。再外面的C层,即孛儿只斤氏诸部(除去A、B),是成吉思汗十世祖孛端察儿的后裔,包括泰赤乌、别速、斡罗纳儿、晃豁坛、阿儿剌、兀鲁兀、忙兀、八鲁剌思、八邻、雪泥、札答阑等部。这一圈层涵盖的部落众多,较之A、B圈层,体量要大十几倍乃至几十倍。他们在蒙元时代地位非常重要,现在所知有事迹并且出身可考的蒙元时代蒙古人,包括《元史》中立传的蒙古人,恐怕得有一半左右出自这一圈层。再外面的D层尼伦蒙古诸部(除去A—C),即成吉思汗十一世祖母阿阑豁阿后裔诸部以及部分亲属部落,包括合答斤、散只兀、朵儿边诸部。尼伦蒙古诸部与孛儿只斤氏诸部相比,扩展范围不大,因此D层的体量相对有限。在蒙元时代的地位,与C层大致相当。
                  以上从A到D,构成了尼伦蒙古的全体,他们被认为同出一源,具有共同的祖先,因此内部原则上不可通婚。笔者指导的博士生、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生张晓慧在她的博士论文《元代蒙古人族群记忆的建构与书写》中指出:《蒙古秘史》《史集》当中这些关于部族起源以及相互血缘关系的记载未必完全真实,存在着很大的建构或虚拟成分。这一看法很有道理,不过这种带有建构或虚拟色彩的描述,对于蒙元时代蒙古人似乎还是体现出了一定的约束力。证据就是从史料来看,尼伦蒙古内部彼此通婚的例子比较少,至少在13世纪是如此。到14世纪,随着时间推移,禁忌有所淡化,通婚的情况才逐渐多起来,比如帖木儿汗国建立者、出身八鲁剌思部的帖木儿就成为“黄金家族”的女婿,并且一辈子炫耀这个身份。


                IP属地:山西8楼2023-05-14 09:22
                回复
                    尼伦蒙古以外,还有三个圈层。E层迭儿列勤蒙古诸部,包括弘吉剌、亦乞烈思、兀良合、伯牙兀、燕只斤、许兀慎、逊都思等部,其中大部分与尼伦蒙古共同组成成吉思汗建国前的蒙古集团,称作“合木黑(意为全体)蒙古”,但也有一部分相对独立。《史集·部族志》将迭儿列勤蒙古和尼伦蒙古统称为“过去就称为蒙古的突厥诸部落”(《史集》中的“突厥”概念,系泛指内亚草原游牧民族),置于第四编。该编共分两章。第一章为迭儿列勤蒙古,第二章为尼伦蒙古。迭儿列勤蒙古可以与包括成吉思汗家族在内的尼伦蒙古通婚,其中各个部族彼此也可以通婚。这方面的材料很多。
                    再外面是F层——其他蒙古语族部落集团,包括札剌亦儿、塔塔儿、篾儿乞、斡亦剌、秃马惕等部。《史集·部族志》将其置于第二编,称为“现今称为蒙古的突厥诸部落”。也就是说,他们早先并非蒙古人,后来才被称为蒙古人。最外面的G层——突厥化蒙古语族及漠北突厥语族部落集团,包括克烈、乃蛮两个大的部族集团,以及吉利吉思等部。《史集·部族志》将他们与畏兀儿、钦察等色目集团共同置于第三编,称为“各有君长的突厥诸部落”,表明还不认为他们是蒙古人(乃蛮在元朝前期的确被视为色目人)。当然,克烈、乃蛮这些集团最终也都融入蒙古了。


                  IP属地:山西9楼2023-05-14 09:24
                  回复
                      过去史学界普遍认为元朝存在“四等人制”。其实“四等人”的表述今天看来并不完全准确,称“四圈人”或许更恰当一些。与其说是高低上下的差别,不如说是核心与边缘的差别。正如元末明初人叶子奇在《草木子》中所概括,元朝是“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因此元朝社会也可以视作一个大范围的圈层组织(见图2)。


                    IP属地:山西10楼2023-05-14 09:27
                    回复
                        对元朝统治者来说,“四等人制”四个圈层的亲疏是很明显的。相比之下,蒙古人内部圈层的亲疏差别倒不是十分明显。其中A层地位特殊,作为国家主人,与其它圈层具有本质区别。其它圈层总体上差别不大。B层由于家族内部矛盾的缘故,一些人被镇压,其余人(答里台后裔除外)地位一般,见于记载的很少。C层显得比较重要,在蒙元时代出了很多大人物。但其中也有一些部落在成吉思汗以后基本消失,比如泰赤乌部、札答阑部,可能是因为与成吉思汗的敌对关系被消灭了。D层与C层地位基本相当。E层当中,若干部落中的某些家族与“黄金家族”有通婚传统,因而具有“黄金家族”姻亲的身份,地位比C层、D层还要高一些。
                        F层情况相对复杂。其中的札剌亦儿部情况独特,原本处于F层地位,但很早就被蒙古征服,部众成为蒙古人的奴婢,进而被视为广义上的家庭成员,“亲连天家,世不婚姻”,实际上已经居于C层地位。塔塔儿、篾儿乞是蒙古传统的敌对部落,被成吉思汗翦灭之后又重新发展起来,在元朝官居高位者也不乏其人。斡亦剌部,即明朝的瓦剌,主动归顺成吉思汗并且成为汗室姻亲,因此其原有部落组织保存比较完整,反而成为最晚融入蒙古的集团。
                        G层总体上最疏远,仅克烈部的情况有所不同。他们的首领在历史上与成吉思汗家族关系很好,后来虽然成为对手,但被征服后仍然较受重视。不过,克烈部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部族集团,在元朝尽管出了一些名人,可与其集团规模相比仍然不算突出。


                      IP属地:山西11楼2023-05-14 09:29
                      回复
                          以上就是元代蒙古人七个圈层的大概情况。“圈层”概念在这里的使用,实际上是受到史料中“正蒙古人”一词启发。《元典章》《元史》等书几次出现“正蒙古人”这一词汇,但未做解释,似乎暗示还有不太“正”的蒙古人。就像蒙古人婚姻当中有“正妻”“次妻”之分一样,或许“正蒙古人”之外还存在着“次蒙古人”,这样就很容易联想到圈层结构了。那么七个圈层中到底哪些算“正蒙古人”呢?史无明文,只能推测,我倾向于认为指A—E,也就是《史集》所谓“过去就称为蒙古的突厥诸部落”。张晓慧博士则认为:“正蒙古人”的含义可能相当于“真蒙古人”,是相对那些假冒蒙古人的色目人、汉人而言的。这种可能性也无法排除。或许“正蒙古人”是个多义词,含义前后有变化,也说不定。


                        IP属地:山西12楼2023-05-14 09:30
                        回复
                                             二
                            关于元代的色目集团,其构成方式与蒙古集团完全不同。
                            “色目人”这一概念在元代有很大不确定性,主要存在三种理解:其一,包括汉人(相对于蒙古人而言);其二,包括蒙古人(相对于汉人而言);其三,介于蒙古人和汉人之间。第三种理解,就是我们今天的理解,也就是“四等人制”概念下色目人的定义。这个定义当然没有错,但要注意,并不是元代文献中出现的“色目人”都能这么理解,元代前期文献尤其如此。现在只讨论“色目人”概念的第三种理解,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权威和标准理解。按照这种理解,“色目人”应当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对于汉人而言属于外来族群。第二,文化上与汉人有明显差异。契丹、女真是外来族群,可到元朝,在文化上已经和汉人大同小异。高丽虽是新的外来族群,但文化本来就和汉人很接近。因此他们都不是色目人。第三,不是蒙古人。


                          IP属地:山西13楼2023-05-14 09:32
                          收起回复
                              那么,色目人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呢?它们显示出一种“模块”式结构,而非“圈层”式结构。称其为模块式结构,似乎与以往对色目人集团进行平面罗列的做法没有什么区别。例如陶宗仪列出色目31种,钱大昕列出23种,不就是31或23个模块吗?本质上确实差不多,但思路不尽相同。我的看法是:第一,构成色目人的诸多模块,大小悬殊,不宜同等看待。重要的是搞清楚有哪些大模块,这样色目人的轮廓就出来了。第二,大模块以外的小模块十分细碎,数量难以落实,也没必要完全落实。“色目人到底一共有多少种人”这样的问题,是不会有答案的。第三,不宜把“回族人”简单视为色目人当中的一大模块,而应视为大模块的补充概念。


                            IP属地:山西15楼2023-05-14 09:36
                            回复
                                具体来说,元代色目人当中可以区分出十个大的模块(初始分布情况,大致如图3)。


                              IP属地:山西16楼2023-05-14 09: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