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也是一名甲型患者,今年22岁,在出生三个月确诊时测出的的因子浓度是百分之七,算是中型,(但是去年在几家不同医院测出来的都是百分之一以下,成年之后变为重型了?)不过这不重要了。在我上大学之前的十几年,自发出血是不算多的(自我感觉比较符合中型的症状),只有两个踝关节和一个肘关节相对出血频繁一点,大概一两周一次,右膝关节可能一两个月会出血一次,每次出血都是冰敷+静卧休息几天硬扛过去的;另外每隔两三年会突然有几天血尿,当时自己还买不到药,只能去医院急诊开药,让护士注射,连续三天,每隔12小时用1200单位。很幸运的是,我的大关节基本都没有出过血,没受到什么损伤,也没有因为这个病辍学,顺利读完了高中。在18、19年左右我所在的城市才开始比较好买因子,我的父母也学会了为我注射,从那时候开始了低剂量的按需治疗,每次出血都会打800-1000单位血源性因子,打一到两天,基本上没有再出血到走不了路的程度,生活中的问题就更少了,所以我大部分时间也不觉得这个病对自己有什么影响,觉得自己和正常人一样,有时候还能打打球跑跑步,运动完也不会出血,出血了也不怕。上了大学之后,一方面是活动量增加,不像中学一天到晚都在教室坐着学习;一方面可能是前十几年关节损伤已经累计到了一定程度,所以在大学自发出血明显增多了,最致命的是,我和我的家人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天真地以为关节能像十几岁那样,出血之后自己会长好,殊不知损伤正在慢慢累积。尤其是我自己,出血之后没有及时地用因子,因为前两年还没有因子还没有零自付,即使进了医保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贵的,有时候是怕花钱,有时候是觉得出血不严重没必要打因子或者嫌麻烦,包括口罩的原因被封控去不了医院等等。总之,在大学三年期间无数次出血加用药不及时之后,直到去年我的右膝和两个踝关节从上大学前的基本正常,到了只能做置换的地步,去了几个大医院,看过几个骨科和血友病的权威医生之后,得到的结论都只有一个,关节已经晚期,其他治疗方法都无效了,我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考虑到我年龄太小,家人也不愿意让我这么早就做置换,我开始来到贴吧疯狂地翻阅病友们的经验,也问了很多问题,直到认识了一个年龄相仿的病友同样做了膝关节置换之后,我下定了决心,也说服了家人,在去年12月去深圳找姜文学主任做了手术,到今天也快有半年的时间了。手术前我的膝盖不能伸直,还差20~30度左右吧,弯曲有110度左右,主要的问题是一走路就疼痛难忍,可以说是寸步难行,睡觉也伸不直,所以感觉总是睡不踏实,休息不好。现在我自己感觉换过的膝盖已经有了正常关节百分之85~90的功能,不能像正常膝盖一样完全0度甚至负几度,但是也差不了多少能伸直了,最重要的是疼痛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如果原来有100%的时间和程度在痛,那么现在可能只有10%了,总之我自认为不会影响生活了。尤其是去年开始换用了安佳因,实现了零自付,还掌握了自我注射,这两个月带着药去了好几个地方旅游,我第一次感受到自由和无拘无束,家人可以也放心地让我出门了,不用再担惊受怕,这种感觉真的很好。关于我康复和锻炼的经验,为了让肌肉条件更好,手术恢复得更好,我在手术前三个月每天骑车7.5公里左右,然后术后三个月开始,直到今天,基本每天骑车10公里左右。这样的运动量让我一方面能感觉到手术腿的确更有力量了,尤其是上下楼梯的时候;一方面也对膝关节屈伸功能的康复和改善有帮助,而且最近我非常惊喜地发现,不知道是膝关节做完手术之后步态正常了(各个关节有一定相互关系,一个坏了其他的也会被牵连,一个好了其他的也会改善),还是骑车锻炼的缘故,还是最近吃了几个月氨糖(发现家里有几瓶快过期了最近吃了两个月),我的两个踝关节也变好了很多,本来两个踝关节也到晚期了,姜主任建议我和膝关节一起置换了,但是我觉得一次做三个关节负担太大了,而且踝关节置换目前不是很成熟,另外对生活的影响不是特别大就没做,我的踝关节主要的问题是每次坐或者躺得时间稍微一久,刚站起来的时候就感觉卡住了,特别痛,要走几步才正常,另外走的路多了之后也会感觉卡住,隔几个月还会莫名地“完全卡住”动弹不得,好几天都痛得踩不了地(不是出血的原因也不是出血的那种痛),还有踝关节的屈伸角度也很小。但是最近几周我发现踝关节明显变得灵活了,活动角度也大了不少,坐一段时间起来之后也基本不会卡住,感觉上比以前好了百分之五六十,离置换又远了一步。最后总结,我有这样几条心得,供大家参考:第一,预防治疗是第一位的,自我注射非常重要(学会自我注射才能永远保证自己能按时按量地用药,无论是家人注射还是去医院、诊所都不能保证这一点),频率的重要性大于剂量,有条件的话最好每天或者隔天一次,如果不能预防治疗,出血时第一时间、足量打因子是第一位的,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信乱七八糟的偏方。第二,如果没到置换的地步(尤其是肘、踝等小关节),或者已经到了置换的地步但是感觉还能忍受,不是极度影响生活(比如我的踝关节)尽量不要做,一定要保护好剩余的关节功能,并且积极地保守治疗,大概率会改善。如果到了置换的地步,尤其是大关节(髋、膝),早换一定比晚换好,我做手术时同病区的病友都是三四十岁,坐着轮椅入院,坐着轮椅出院的,只有我是走着进去,走着出来的,并且术后我自己感觉效果比他们好,恢复得比他们快,受的痛苦也比他们少。至于关节的年限等等问题,作为一个年轻的患者,这些也曾困扰了我许久,但是手术后这种自由行走,生活自理的感觉,让我觉得一切都值得,尤其是在这最宝贵的年纪,我还有太多的事要去做,我不能被一条坏腿限制在这里。第三,锻炼真的很重要,无论是日常生活里减肥、增强肌肉,改善关节功能,还是术后康复,打足因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尽量多运动,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第一推荐的是游泳,第二推荐的是骑车,这两种运动关节都不负重或者负重很小,但是游泳可能没那么方便,骑车的话无论室内骑动感单车还是户外骑都可以(家里几百块钱买一个动感单车不占地方而且风雨无阻,户外的话不太安全还受天气影响)只要每天坚持,半小时就可以,每次运动完感觉不是特别吃力或者关节不是很痛就够了。最后,我不确定氨糖到底有没有效果,目前只是猜测可能改善了我的踝关节,不过这个药没什么副作用,如果关节没到晚期的话可以吃一段时间试试。这一年以来,我在贴吧学到了很多,认识了很多病友,得到了很多帮助,也自认为或多或少地帮助到了别人,对这里已经很有感情了。现在关节的问题解决了,我的生活和学业也要开始回到正轨了,目前准备安心考研,就要逐渐退出各种社交平台了,在离开之前,犹豫了很久终于把我的故事讲了出来,感谢你能看到这里,如果你有同样的苦恼,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你一些参考,能帮到你就更好了;如果你没有走我走过的这些弯路,也希望你引以为戒,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去期待,去经历更好的生活,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