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科吧 关注:22贴子:4,585
  • 11回复贴,共1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症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症状主要是以不对称的局部肢体无力起病,如走路发僵、拖步、易跌倒,手指活动(如持筷、开门、系扣)不灵活等。也可以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球部症状起病。


1楼2023-04-08 11:24回复
    少数患者以呼吸系统症状起病。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肌肉萎缩、“肉跳”感(即肌束震颤)、抽筋,并扩展至全身其他肌肉,进入病程后期,除眼球活动外,全身各运动系统均受累,累及呼吸肌,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


    2楼2023-04-08 11:24
    回复
      根据病变部位和临床症状,可分为下运动神经元型(包括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和进行性延髓麻痹),上运动神经元型(原发性侧索硬化症)和混合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三型。


      3楼2023-04-08 11:24
      回复
        下运动神经元型:多于30岁左右发病。通常以手部小肌肉无力和肌肉逐渐萎缩起病,可波及一侧或双侧,或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因大小鱼际肌萎缩而手掌平坦,骨间肌等萎缩而呈爪状手。


        4楼2023-04-08 11:24
        回复
          肌萎缩向上扩延,逐渐侵犯前臂、上臂及肩带。肌力减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束颤动常见,可局限于某些肌群或广泛存在,用手拍打,较易诱现。少数肌萎缩从下肢的胫前肌和腓骨肌或从颈部的伸肌开始,个别也可从上下肢的近端肌肉开始。


          5楼2023-04-08 11:24
          回复
            若病变累及双侧皮质脑干,则出现假性球麻痹症状,表现发音清、吞咽障碍,下颌反射亢进等。本症称原发性侧索硬化症,临床上较少见,多在成年后起病,一般进展甚为缓慢。


            7楼2023-04-08 11:25
            回复
              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型:通常以手肌无力、萎缩为首发症状,一般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随病程发展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损害症状,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8楼2023-04-08 11:25
              回复
                一般上肢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较重,但肌张力可增高,腱反射可活跃,并有病理反射,当下运动神经元严重受损时,上肢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症状可被掩盖。下肢则以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症状为突出。


                9楼2023-04-08 11:25
                回复
                  球麻痹时,舌肌萎缩,震颤明显,而下颌反射亢进,吸吮反射阳性,显示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损害。病程晚期,全身肌肉消瘦萎缩,以致抬头不能,呼吸困难,卧床不起。


                  10楼2023-04-08 11:25
                  回复
                    运动神经元,也称为外导神经元,这种神经元是一种传输信息的系统,负责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送到肌肉和内分泌腺,并且还支配着效应器官的活动。


                    11楼2023-04-08 11:25
                    回复
                      运动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组成,主要与运动方面相关。而运动神经元分为上运动神经元以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这两种运动神经元还共同构成了大脑的皮层。


                      12楼2023-04-08 11:25
                      回复
                        这种疾病导致原因至今还不是特别明确,有部分患者具有家族聚集的特点,它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系。并且还有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基因缺陷的问题,因此也可能会与这种因素有一定关系。


                        13楼2023-04-08 11: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