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站在悠的角度上去看的話,當和足立的社群推進時,悠也會越來越了解足立。
足立和悠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這個相似不在於遊戲設定上,而是在於這兩人很難看出的真實的性格上。悠的性格在剛來八十稻羽時可以說得上是冷漠惡劣的,悠後來如此重視他的朋友們給我的感覺像是他以前從未建立過和任何人深入的聯繫一樣,悠在來到八十稻羽之前也許一直都是一個人,父母常年不在家,在學校裡也是類似於一個孤僻的優等生,他沒有朋友。悠那樣珍惜和維護這些社群,是因為他不想再回到以前了。
悠的心思細膩,洞察力強,他總是能看出對方是否真的開心或者是難過,他也擅長在對方的立場上來思考,一次來給出建議。推足立社群的過程中,悠越是了解他,越感覺和他之間的距離越遠。因為足立說的那些事情時感覺他似乎有意無意地在推開別人,形容一下就是類似於他控制著自己傾瀉的事情,故意讓別人了解那個表面的他,然而真實的一面足立絕不允許任何人踏入。
悠隱隱約約能感受到這些,足立的對話背後總有一種更孤獨的感覺。悠想試著對足立做像他對其他人做的那樣:希望對方向他傾訴問題和情緒,自己能夠幫助到對方。但是足立沒有這樣做過,悠也意識到足立和其他所有人並不一樣,但越是如此悠也越想更了解他。
足立相關劇情中,雖然劇情比較少,但是細節非常多。足立的洞察力不亞於悠,他很擅長觀察他人,他也能很清楚地看出對方的想法和心情。在一段劇情中,足立突然對悠說:「我知道你很成熟,但再怎麼說你也還是個高中生吧?別讓自己太累,也多依賴一下大人吧。」這貌似是第一次有人對悠真正的關心,不是那種浮於表面的安慰,而是直接切入重點。當足立說出這句話時讓我也吃驚了,因為我玩遊戲一直到這裡才突然意識到,連我都從來沒想過悠一直以來承受的是什麼。以及在後來堂島先生把悠關進審訊室裡,足立對悠說「堂島先生也是在關心你啊,只是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罷了,應該說這就是他表達關心的方式吧。」足立也了解堂島先生,但是堂島先生對於足立的事情卻不清楚。(也許他能看得出來足立有一些事情,但是他也看得出來足立並不想說,他所能做的就是經常拉他喝酒,要請他來家裡吃飯,告訴足立他還有關心他的人在,除此之外堂島也不想擅自跨過界線。)
要想共犯結局合理的話那麼悠對足立就一定會有一種特別的感覺,如果單純的說理由的話,那就是悠不想面對足立是兇手的真相,更不想放棄和足立的聯繫。
在足立讓悠做出選擇要不要燒掉恐嚇信時(悠其實在拿到恐嚇信時就可以直接跑把足立賣了的),悠不想背叛這一年來和大家建立的聯繫,也不想捨棄和足立的聯繫。
在這兩個極端中悠只要有一個小小的動搖他就無法停止他的行動。悠燒掉恐嚇信的行為是基於他想維繫這段聯繫的渴望和對他自己的痛恨下所做出的行為,悠並不是完全為了袒護足立而燒掉恐嚇信的,這個行為受情緒精神影響,是沒有邏輯的。
實際上共犯結局對於真兇手足立來說同樣是Bad End。足立根本不在乎悠燒掉恐嚇信還是不燒,他看著因為自己而背叛了一起努力了一年的夥伴的悠也不會感覺開心。他也許一開始會覺得新鮮,但過不了多久他就會厭倦。甚至更極端:為了擺脫和悠的這種聯繫,他會自我了斷。因為這本來就是他所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