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378,277贴子:16,610,888

叩开终极之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续:第二部《灵魂的自觉》第六章 存在于感应


IP属地:上海1楼2023-03-12 14:08回复
    在此必须强调的是,阴阳并非是两种性质的存在,而是同一性质存在的两种性态,是完满之不足生成的一种相应的异态关系。本体“同一”所使然的平衡原则,导致异态之间的本能呼应,于是,阴阳之间就生成了趋向平衡的自然感应,并由此产生相应的能动。这就犹如冷热之间的相应关系,参与内容是同一的,只是趋向平衡的本能,导致了互动的生成。换句话说,性异态并非是能动性质的相异,而是能动效应的相异,两者之间仅仅是作用相异然却相应的关系。


    IP属地:上海2楼2023-03-12 14:10
    回复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3-12 14:10
      收起回复
        事实上,如果我们假设正巧有两种相应互补的内容之存在,并由此解释了今日表象世界的一切现象,我们仍然会为这两种存在的相应互补之偶然性表示惊讶和怀疑。然而,当我们理解了存在本身的同一,而能动只是完满不足所导致的趋向平衡的互补效应所使然,第一动因的偶然与牵强也就不存在了。


        IP属地:上海4楼2023-03-12 14:11
        收起回复
          参照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阐述,我们也可将完满之本体,解读成“完物”。本体的完满,实际阐明了一个思想,即“无限”并非是“此外全无”,而恰恰是“此外永有”。这也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什么宇宙中没有绝对零度的原因。因为温度是效应的写照,既然效应于完满中是“此外永有”的,那么,即便再弱的效应,也是“实有”的反映,因而,宇宙中也不可能有绝对零度的温度出现。


          IP属地:上海5楼2023-03-12 14:12
          回复
            参照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阐述,我们也可将完满之本体,解读成“完物”。


            IP属地:上海6楼2023-03-12 14:16
            回复
              本体的完满,实际阐明了一个思想,即“无限”并非是“此外全无”,而恰恰是“此外永有”。


              IP属地:上海7楼2023-03-12 14:16
              回复
                进一步需要明确的是,空效与实效是一种相对作用的存在效应。事实上,没有一种存在是绝对的空效或实效,空效只相对于实效方为空效,反之亦然。因此,化与渗的功能行为也是相对的。空效与实效之间的“化与渗”神性能为,是随相对的充实比例之变化而变化的,相对的充实比例越悬殊,互相作用就越强烈;相对的充实比例越接近,互相作用就越平和;反之,则作用亦反之。这也就是说,存在本身无所谓有阴阳之分,阴阳只是“同一”中相应的不同性态,只是一种异态之间的关系而已。所以,阴阳随条件是相互转换的,这也就是《易经》中阐述的物极必反的道理。同理,能动既然是为成就圆满阴阳之间趋向平衡的互补效应所使然,那么,阴阳就是生成“能动”的一对共存因素,亦为能动中的“对应二元”,彼此缺失了任何一方也就不存在另一方了,因而也就无所谓有“能”动之存在了。


                IP属地:上海8楼2023-03-12 14:19
                回复
                  很多帖子没有办法发上来。看来只有让读者失望了。


                  IP属地:上海9楼2023-03-12 14:27
                  回复
                    难道是这个吧识别规则的能力太差的缘故?还是这个吧的程序员闹情绪,不愿修正和提高本哲学吧的管理质量?


                    IP属地:上海10楼2023-03-12 14:30
                    回复
                      进一步需要明确的是,空效与实效是一种相对作用的存在效应。事实上,没有一种存在是绝对的空效或实效,空效只相对于实效方为空效,反之亦然。因此,化与渗的功能行为也是相对的。空效与实效之间的“化与渗”神性能为,是随相对的充实比例之变化而变化的,相对的充实比例越悬殊,互相作用就越强烈;相对的充实比例越接近,互相作用就越平和;反之,则作用亦反之。这也就是说,存在本身无所谓有阴阳之分,阴阳只是“同一”中相应的不同性态,只是一种异态之间的关系而已。所以,阴阳随条件是相互转换的,这也就是《易经》中阐述的物极必反的道理。同理,能动既然是为成就圆满阴阳之间趋向平衡的互补效应所使然,那么,阴阳就是生成“能动”的一对共存因素,亦为能动中的“对应二元”,彼此缺失了任何一方也就不存在另一方了,因而也就无所谓有“能”动之存在了。


                      IP属地:上海11楼2023-03-12 14:32
                      回复
                        当然,圆满并非是完满,完满是本体存在的概念性解读,由于事实上的点位不足,所以,现实中绝对的完满是不存在的;而圆满是本体通过自身的效应互补于点时上达成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圆满虽然弥补了完满的不足,但却永远是处在运动中的。


                        IP属地:上海12楼2023-03-12 14:34
                        回复
                          事实上,不管是能容纳实之空也好,抑或能被容入空之实也罢,两者皆非表象世界空与实的直观理解,而是两种能动效应的相对存在而已,或者说是两种性态的存在而已。需要明确的是,现实中我们所认知的空与实,本来就只是我们感官对环境效应的一种解读。因为形象思维的习惯,我们将无形的以及感官触摸觉察不到反作用的效应状态解读为“空”,而将有形的以及感官觉察得到反作用的效应状态解读为“实”。可见,表象世界中被我们认知为空与实的对象,根本就是我们心灵对自身感官所呈现的信号的一种解读而已。换一种说法,如果我们身体的所有器官对环境效应根本就没有感觉,那么,我们能理解的环境必然就只是“空”(太空,实际就是我们即便运用当下之科技也未必能发现其存在内容的状态)。由此我们能明白的是,空与实的本质,实则只是阴阳效应。


                          IP属地:上海13楼2023-03-12 14:36
                          回复
                            事实上,不管是能容纳实之空也好,抑或能被容入空之实也罢,两者皆非表象世界空与实的直观理解,而是两种能动效应的相对存在而已。需要明确的是,现实中我们所认知的空与实,本来就只是我们感官对环境效应的一种解读。因为形象思维的习惯,我们将无形的以及感官触摸觉察不到反作用的效应状态解读为“空”,而将有形的以及感官觉察得到反作用的效应状态解读为“实”。可见,表象世界中被我们认知为空与实的对象,根本就是我们心灵对自身感官所呈现的信号的一种解读而已。换一种说法,如果我们身体的所有器官对环境效应根本就没有感觉,那么,我们能理解的环境必然就只是“空”(太空,实际就是我们即便运用当下之科技也未必能发现其存在内容的状态)。由此我们能明白的是,空与实的本质,实则只是阴阳效应。


                            IP属地:上海14楼2023-03-12 14:43
                            回复
                              事实上,不管是能容纳实之空也好,抑或能被容入空之实也罢,两者皆非表象世界空与实的直观理解,而是两种能动效应的相对存在而已。


                              IP属地:上海15楼2023-03-12 14: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