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涟吧 关注:1,338贴子:33,505

【史论】赵南星小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保定府城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2-27 12:34回复
    作者:韩大成
    文献名:韩大成. 赵南星小议[J]. 明史研究论丛, 2004(00): 209-223.


    IP属地:广东2楼2023-02-27 13:05
    回复
      赵南星(1550—1627年)是明朝后期政坛上以“公忠强直”、“渴善仇恶"而著称的杰出人物,也是东林党中的重要代表之一。赵南星字梦白,号侪鹤,北畿高邑人。隆庆四年(1570年)举于乡,万历二年(1574年)成进士。历任河南汝宁府推官、户部主事、吏部考功司主事、文选司主事、稽勋司员外郎、考功司郎中等职。后因触怒了权贵,被罢官为民,里居近30年之久。天启二年(1622年)时被起用,先后任左都御史和吏部尚书之职,因抵制阉党,被“切责罢归”,遣戍代州。朱由检即位后,诏赦还,为魏党所遇,故迟遣之,天启七年(1627年)十二月卒于戍所。崇祯初,复其官,与祭葬,赠荣禄大夫、太子太保,谥忠毅。著有《赵忠毅公文集》、《味孽斋文集》等书。他的一生从政时间不长,但影响较大,是“天下望之为泰山乔岳"式的人物。聊述以下数事,可以约略想见其为人。


      IP属地:广东3楼2023-02-27 13:08
      回复
        一、为澄清吏治而不懈努力


        IP属地:广东4楼2023-02-27 13:08
        回复
          蹲蹲,全文已印


          5楼2023-02-27 22:55
          收起回复
            万历十年(1582年),明内阁首辅张居正去世后,继任者张四维,为讨好神宗,尽反张居正所为“所裁冗官秕政,一切复之”。而且公然宜称“荡涤烦苛,弘敷惠泽”[1]。而申时行等“亦踵其故智,使纪纲陵迟,侵渔日恣,吏贪而民玩,将惰而兵骄。国储荡然,基无穷之祸”[2]。结果,使本已很有起色的明王朝,急转直下,迅速向腐败的方向下滑。正如有的记载所说:“时行特为宽假,于是内外惰废,无所综核,而循情玩旨诸敝,积祸数世”[3]。其中最严重的是吏治的腐败:“臧否混淆,举措倒置,使黜陟重典,寄之权门,用舍斥罚,视一时喜怒。公议壅阙,烦言兹起。”[4]每当官员选授之际,在士绅官员群体中,或奔竞结纳,行贿请托,或中伤诬讦,倾陷胁迫,搞得乌烟瘴气,丑闻百出。
            注释:
            [1]张廷玉等撰:《明史》卷21《张四维传》。下引《明史》不加注明者与此同。
            [2]《国榷》卷72,万历十一年四月。
            [3]《罪惟录》卷13中《申时行传》。
            [4]《明史》卷118《逯中立传》。


            IP属地:广东6楼2023-11-28 21:50
            回复
              当时身为吏部文选员外郎的赵南星,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深感问题的严重。他深知吏治的好坏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危与百姓的祸福。他不止一次地说过,“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安民之道,莫如察吏”,所以,他决心力挽狂澜,希望在整顿吏治方面有所作为。


              IP属地:广东7楼2023-11-28 21:51
              回复
                早在万历十七年(1587年),他任吏部文选员外郎期间,遂上《敬循职掌剖露良心疏》,深刻揭露了当时吏治方面的各种丑闻与弊端:
                (吏部尚书)杨巍乞休,左都御史吴时来谋代之,忌户部尚书宋纁声望,连疏排挤;副都御史詹仰庇,力谋吏、兵二侍郎。大臣如此,何以责小吏?是谓干进之害。礼部尚书沈鲤、侍郎张位、谕德吴中行、南京太仆卿沈思孝相继自免,独南京礼部侍郎赵用贤在,词臣黄宗宪辈每阴谗之,言官唐尧钦、孙愈贤、蔡系周复显为诋诬,众正不客,宵人得志,是谓倾危之害。州县长吏,选授太轻,部寺之官,计日而取郡守,不问才行。而抚按论人,赃私有据,不曰未甚,则曰任浅,概止降调。其意以为惜才,不知此乃惜不才也。吏治日瘁,民生日瘁,是谓州县之害。乡官之权,大于守令,横行无忌,莫敢谁何。如渭南知县张栋,治行无双,裁抑乡官,被谗不获行取,是谓乡官之害。四害不除,天下不可得治。[1]
                注释:
                [1]《明史》卷243《赵南星传》。


                IP属地:广东8楼2023-11-28 21:52
                回复
                  因为该疏切中时弊,抨击的人物或为内阁大臣亲信,或为部院高官,因此“朝论哄然”[1]。给事中李开春【按:当作李春开。】为了讨好这些高官,立即上书驳斥;而不少正直的官员,则纷纷表示支持。最后,内阁首辅申时行不愿把事情闹大,赵南星又借口有病辞官,此事才不了了之。
                  注释:
                  [1]《明书》卷135《赵南星传》。


                  IP属地:广东9楼2023-11-28 21:53
                  回复
                    万历二十年,由于吏部尚书陆光祖的推荐,赵南星被起用为吏部考功郎。次年京察时,他与吏部尚书孙鑨配合,力图革除任人唯亲的歪风。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要承受各方面的压力,即必须不避权贵,不顾亲情,友情,不怕打击报复,不怕丢官。对此,赵南星“直情径行,毫无顾及”[1]。正如陈鼎在《东林列传》中所说:“南星为考功主计……严于要津而宽于散秩。”为了不受外界的干扰,在做法上也一反过去,对“要津无所关白,即台省预察事者亦不使知”[2]。结果,这次京察被黜的官员中,有赵南星的姻亲都给事中王三余,有吏部尚书孙鑨的外甥文选员外郎吕胤昌,有内阁大学士王锡爵、赵志皋、张位的亲信,其中包括在太常寺任职的赵志皋的弟弟。“一时公论所不与者,贬黜殆尽”[3]。这在当时政坛上引起了巨大震动。
                    注释:
                    [1]张岱:《石匮书》卷196《赵南星传》。
                    [2]《东林列传》卷13《赵南星传》。
                    [3]《明史》卷224《孙鑨传》。


                    IP属地:广东10楼2023-11-28 21:54
                    回复
                      首先,它沉重打击了用人唯亲之风。对此,张岱曾这样说:“自是部院台省莫敢庇其私人。”[1]
                      注释:
                      [1]张岱:《石匮书》卷175《孙鑨传》。


                      IP属地:广东11楼2023-11-28 21:54
                      回复
                        其次,这次京察的公正和公平,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员外郎陈泰来说:“臣尝四更京察……独今春之役(指万历二十一年癸巳京察),旁咨博采,核实称情,邪诏尽屏,贪墨必汰……公正无逾此者。”[1]行人高攀龙说:“癸已内计,考功赵侪鹤先生秉公从事,执政弟弗顾也,执政所庇弗顾也,太宰甥弗顾也,己之姻弗顾也,计典出人,谓二百年来未有慊于舆情若此者。”[2]
                        注释:
                        [1]《明史》卷224《孙鑨传》。
                        [2]高攀龙:《高子全书》卷2《南京光禄少卿泾阳顾先生行状》。


                        IP属地:广东12楼2023-11-28 21:55
                        回复
                          当然,对此次京察不满的人也是有的:一是那些被黜的“诸失职者”。他们不满怨恨,皆“大哄”[1],这是很自然的。二是那些官阶不高而权力很大的台谏官员。他们认为,这次京察不与他们打招呼就轻易罢黜官员,实际是没把他们放在眼里,故反应强烈。给事中刘道隆竟斥责赵南星是“党同伐异,刚愎自用”[2]。三是那些权势显赫的内阁大员们,过去官员的奖惩升黜,都要根据他们的意见行事。而这次京察赵南星等擅自决定,并把矛头指向其“亲人”,这是他们根本无法接受的。正如有的记载所说,“朝野方称快,而时相以失其私人大不堪[3]”,“由是执政皆不悦,”[4]“执政衔之深矣”[5]。于是恼羞成怒,先是以“专权植党”的罪名,将赵南星“外调”;接着又“斥南星为民"。更有甚者,他们对那些论救赵南星的官员也不肯放过。如金都御史王汝训,右通政魏允贞,大理寺少卿曾乾亨,郎中于孔兼,员外郎陈泰来,主事顾允成、张纳陛、贾巌,助教薛敷教等,有的被谪,有的被削籍为民。而孙鑨不但不认罪,“且白南星无罪”[6],坚决辞官而去。“一时善类几空”[7]。
                          注释:
                          [1]《明书》卷135《赵南星传》。
                          [2]《明史》卷243《赵南星传》。
                          [3]万斯同:《明史》卷343《赵南星传》。
                          [4]《明史》卷224《孙鑨传》。
                          [5]《东林列传》卷13《赵南星传》。
                          [6]《东林列传》卷13《赵南星传》。
                          [7]《明史》卷243《赵南星传》。


                          IP属地:广东13楼2023-11-28 21:55
                          回复
                            赵南星虽被削籍为民,但是,他公正无私,不畏权贵的美名,却不胫而走,受到广大朝野人士的尊敬。《明史》上记裁:“南星里居,名益高,与邹元标、顾宪成海内拟之‘三君’。”


                            IP属地:广东14楼2023-11-28 21:56
                            回复
                              天启二年(1622年),赵南星在乡居28年之后,又一次被起用。十月,任左都御史,次年十月任吏部尚书。在此期间,他慨叹风纪之日非,不顾70多岁的高龄,为澄清吏治与整顿风纪而竭尽全力。


                              IP属地:广东15楼2023-11-28 21: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