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吧 关注:247,613贴子:520,018
  • 0回复贴,共1

给点颜色看看!食品车间分色管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的前提,其中预防交叉污染又是保障食品卫生的重要内容,而分色管理就是预防交叉污染最简单实用的方法!目前国内食品行业暂时没有统一的分色标准和系统做法,三夏科技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食品企业能够立项研究,探索实践。
分色管理即颜色管理,颜色管理(Color Management Method)是根据物品的“色彩”即可判定物品的属性、性质及特点的一种可视化管理方法。推行5S现场管理或精益生产的企业都适用颜色管理,因为颜色管理具备以下优势。
——色彩具有良好媒介的三个特性:共通性、简洁灵活性和客观性
——色彩可以刺激人的感官在适当时机做出适当反应
——色彩标本繁多,但区别色彩不需要任何训练
食品生产基于对安全的要求会对生产现场和现物进行严格区分且具有多种区分方式,而应用分色管理便能游刃有余。
食品生产车间按卫生级别分为一般作业区、准清洁区和清洁区;按加工流程分为生区(如前处理、加热区)、熟区(如冷却和包装);按功能划分为预进间、缓冲区、拆包区、配料区、加工区、清洗间、包材消毒间、储存区、配送区、休息区、洗手间等;按现物是否与食品接触,可分为食品接触面(设备内表面、操作台面、砧板、刀具、员工手部等)和非食品接触面(设备外表面、地面、墙体、工作服等)。
分色管理采用不同颜色来标识不同区域和不同用途的物品,高效的避免混用、错用,避免食品接触面和非食品接触面、合格的和不良的、生的和熟的、含过敏原和非过敏原的、消毒的和非消毒的、先用的和后用的、不同味道之间的交叉污染,能够完全满足区分和预防交叉污染的效果。
下面就根据食品车间普遍情况谈谈分色管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工作区域——根据工厂内不同洁净要求,用颜色对生产区域进行划分。如光明牛奶工厂就分为黑区、灰区、白区、净白区,不同区域员工分别着不同颜色工作服以明确区分;又如肉制品工厂,生肉的加工区被指定为一个颜色,一旦肉被加热处理后,会进入另外一个不同颜色的区域。一旦区域颜色确定后,在该区域内的一些清洁工具、卡板、容器具、防护服等的颜色也需要与区域颜色保持一致。

食品工作服——用颜色分类工作服,可以快速识别该员工的岗位性质和他(她)所在工作区域。可以按岗位性质和职务来区分,如车间员工为白色、现场QC为黄色、生产管理人员和技术部人员统一为橙色、工程人员为蓝色;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卫生要求用不同颜色工作服来区分,包括:清洁区、准清洁区、非清洁区,清洁度越高工作服颜色越浅,卫生情况比较直观,便于检查,而且便于清除异物(比如人体脱落的头发在越浅色上越明显)。除了工作服可以用颜色区分外,胸卡、帽子、手套、工鞋等也可以采用颜色区分。

清洁工具——包括抹布、扫把、垃圾容器、刷子、刮刀、水桶等;像拖把、扫把、刮刀、垃圾桶等不能接触到食品接触面的,可以按区域颜色进行区分。但像抹布、刷子等可能用于食品接触面的,应按接触的部位来区分,用于食品接触面的一般用浅色或白色。
分色管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颜色并非越多越好,车间搞得五彩缤纷反倒复杂化。
——只有可能存在交叉污染风险的地方,才采用不同的颜色。
——为了减少异物污染,尽量的选择与产品不同的颜色。
——工器具的颜色与存放设施的颜色保持一致,确保同一颜色的工具存放在相同的地方。
——为了避免混淆,要一次性贯彻分色管理体系,做好宣传和培训。


1楼2023-02-22 17:3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