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吧 关注:2,823贴子:76,342
  • 7回复贴,共1

通过《六韬》和《尉缭子》来看刘邦是如何使用预备队战术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所谓踵军者,去大军百里,期于会地,为三日熟食,前军而行。】-《尉缭子》
【兴军者,前踵军而行,合表乃起。去大军一倍其道,去踵军百里,期于会地,为六日熟食,使为战备。】-《尉缭子》
预备队的作用是什么?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决战时就要全军出击。非决战之时,预备队可以作为主力部队的后备,例如成皋之战,被突袭的刘邦命令在洛阳的预备队于巩县阻挡住了楚军的进一步侵略。
【汉王逃,独与滕公出成皋北门,渡河走脩武,从张耳、韩信军。诸将稍稍得出成皋,从汉王。楚遂拔成皋,欲西。汉使兵距之巩,令其不得西。】-《项羽本纪》
【平悼侯沛嘉,兵初起,以舍人从击秦,以郎中入汉,以将军定诸侯,守洛阳,功侯】-《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固陵之战韩信彭越失期,对于这种情况,经常说听我的就能吊打敌军的《六韬》,破天荒的说“必无毁伤”
【武王曰:“吾三军过大林广泽平易之地,吾盟误失,猝与敌人相薄。以战则不胜,以守则不固。敌人翼我两旁,越我前后,三军大恐。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帅师之法,当先发远候,去敌二百里,审知敌人所在。地势不利,则以武冲为垒而前,又置两踵军于后,远者百里,近者五十里,即有警急,前后相救。吾三军常完坚,必无毁伤。】-《六韬》
究其原因,在六韬合战篇中说失期者斩,所以是大胜是默认不存在失期这种情况的。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帅师,三军分为数处,将欲期会合战,约誓赏罚。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用兵之法,三军之众,必有分合之变。其大将先定战地、战日,然后移檄书与诸将吏期:攻城围邑,各会其所,明告战日,漏刻有时。大将设营而阵,立表辕门,清道以待。诸将吏至者,校其先后,先期至者赏,后期至者斩。如此,则远近奔集,三军俱至,并力合战。”】-《六韬》
而固陵之战,再一次展现了预备队的作用,被坑的刘邦,借助预备队及时止损,没有让项羽扩大战果。击退刘邦的项羽只能继续逃命。
【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项羽本纪》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2-11 17:16回复
    胜败乃兵家常事,军队战败时的表现更能看出其水准。
    刘邦固陵战败,马上调用预备队作为坚盾,护败军周全。所以项羽虽然能胜,但无法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孙子兵法云: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
    所以项羽只能局限在荥阳成皋,连洛阳都摸不到。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2-11 17:49
    回复
      柏肆之战,拓跋珪面对慕容隆的夜袭,全军大乱,那么拓跋珪可能一个人站在营外等部队重新聚集吗?
      自然是出营逃到预备队处,然后再收拢将士。可见预备队是非常重要的。
      【宝潜师夜济,募勇敢万馀人袭魏营,宝陈于营北以为之援。募兵因风纵火。急击魏军,魏军大乱,珪惊起,弃营跣走;燕将军乞特真帅百馀人至其帐下,得珪衣靴。既而募兵无故自惊,互相斫射。珪于营外望见之,乃击鼓收众,左右及中军将士舟稍稍来集,多布火炬于营外,纵骑冲之。】-《资治通鉴》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2-11 18:35
      收起回复
        界桥之战,二傻子公孙瓒用突骑打头阵冲步兵方阵就算了,也没弄预备队,最后就是一溃千里。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2-11 18: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