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赏析
—希望文学研学实践活动—
今日推荐
《以“容”万物》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4060f5049f431adbcd243317b34ac0f/745fac345982b2b7a613d30674adcbef77099b04.jpg?tbpicau=2025-03-01-05_2405427172e3c99ebe405e675183553d)
太原市第三十七中 张欣然
座右铭:初心不改,做更好的自己!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风夹杂着月的微凉,我抬头看着钟上的时间——己到了深夜十一点。微信的消息突然亮起,我定睛望去,“班长,这样可以了吗”,是同学发来的消息,附带着一份幻灯片的文档,我捏了捏眼周,点开文档看了起来。
看完后,我认为还需修改很多,可是时值深夜,再提出修改定会惹得双方不悦,我叹了口气,修修改改几遍的消息最终尽数删去,只留下一句,“没什么大问题,我再改改,你先睡吧”。对方立即回复一句后便再无音讯。
那一晚,我又从头到尾的改了一遍,入睡前看时间已过零点,我又将文件发了过去,料想她是不会再回复了,便沉沉睡去。
第二天清晨醒来,我习惯性地点开信息,却见她在我发后不久回复了一句“收到”,随即又发了三四次修改后的稿件。最后一次,停留在凌晨三点半。
我点开每一个文档细细地翻阅,发现她将我设计的主题更加细化,重新做了美工修饰,我一时间什么也说不出,只觉有一阵暖风轻轻抚慰,让我内心无比畅意欢愉。
最终,我们的作品夺冠,我本以为做了大部分内容的她会上台发言,可她却推了我一把,
“快去吧”
“我吗?”
“当然是你了”
站在台上,我没有哭也没有放声大笑,令我记忆最深的只有一句话。
“一手独拍,虽疾而无声。”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713d30674adcbef01347e0e9cad2e0e/782f5882b2b7d0a27b45ee5f8eef76094a369a04.jpg?tbpicau=2025-03-01-05_9d1026ec374ddb1e3dddb87d9b270f6d)
我有一位熟识很久的朋友,他是歌舞剧团的舞者,我认识他时,他不过十九岁,正是青春的年纪,他的表演我几乎都看过了,每次都会去后台给他献花,那时候他只能演个小配角,也没什么人给他献花,我看着他充满伤病的双腿,问他:“你为什么不说你受伤了?”
“因为我不想让伤病磨灭我十几年的梦想。”
后来他去了其他的城市,给我寄了一封信,信上写
“没有风暴的海洋是池塘”
我看着那一行字,想起他那双青筋突起,青紫淤迹交加,新旧疤痕交叠的小腿,想起他只读了一年就因此休学再至退学的北京舞蹈大学,又想起他在排练室里的一次次起跳又落下,想起他那一双明亮又坚定的眼睛和挺拔如松的身姿,猛地回想起那一句诗。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445ee5f8eef76093c0b99971edfa301/8c99b3b7d0a20cf4491c141d33094b36adaf9904.jpg?tbpicau=2025-03-01-05_c220dfc9818196b6267b8db155f2f223)
中华五千年历史,从枝繁叶茂却一无所有简朴的过去到如今高楼林立却少一丝烟火气息的如今,五千年的巨变,发展了科技却消退了自然。
当人们为了建设新中国而不断开设各类工厂时,看到熊熊的山火蔓延却仍于心不忍;当人们为了社会的发展不得不开山造桥时,听到排废入海的消息时依旧义愤填膺;当人们为了快速出行使用汽车时,掠过南北极冰川融化的消息还是无声的哀婉。
这是人类的言行不一,是社会的心口不一。
嘘!轻点...现代工业别吵醒了寂寥的大自然,崛起的高楼别吵醒了沉睡的山和水。
言行不一是错吗?心口不一一定不对吗?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容许世界的多样性,不同时期的自我言行也未必一致。
知之非艰,行之惟惟。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81c141d33094b36db921be593ce7c00/67acd1a20cf431adb25ea9fb0e36acaf2fdd9804.jpg?tbpicau=2025-03-01-05_6e9a75ffcd6018317d06d95cb39ac403)
讲师点评
本篇作文点评
指导教师:张慧转
文章来源于生活,语言不华丽,但却真实动人,写得入情入理,恰到好处;特写镜头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结尾令人饱含期待与热情,言已尽,意犹未了,称得上是一篇成功的作品。
#希望文学组委会 #希望文学苑 #京师希望营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帐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希望文学研学实践活动—
今日推荐
《以“容”万物》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4060f5049f431adbcd243317b34ac0f/745fac345982b2b7a613d30674adcbef77099b04.jpg?tbpicau=2025-03-01-05_2405427172e3c99ebe405e675183553d)
太原市第三十七中 张欣然
座右铭:初心不改,做更好的自己!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风夹杂着月的微凉,我抬头看着钟上的时间——己到了深夜十一点。微信的消息突然亮起,我定睛望去,“班长,这样可以了吗”,是同学发来的消息,附带着一份幻灯片的文档,我捏了捏眼周,点开文档看了起来。
看完后,我认为还需修改很多,可是时值深夜,再提出修改定会惹得双方不悦,我叹了口气,修修改改几遍的消息最终尽数删去,只留下一句,“没什么大问题,我再改改,你先睡吧”。对方立即回复一句后便再无音讯。
那一晚,我又从头到尾的改了一遍,入睡前看时间已过零点,我又将文件发了过去,料想她是不会再回复了,便沉沉睡去。
第二天清晨醒来,我习惯性地点开信息,却见她在我发后不久回复了一句“收到”,随即又发了三四次修改后的稿件。最后一次,停留在凌晨三点半。
我点开每一个文档细细地翻阅,发现她将我设计的主题更加细化,重新做了美工修饰,我一时间什么也说不出,只觉有一阵暖风轻轻抚慰,让我内心无比畅意欢愉。
最终,我们的作品夺冠,我本以为做了大部分内容的她会上台发言,可她却推了我一把,
“快去吧”
“我吗?”
“当然是你了”
站在台上,我没有哭也没有放声大笑,令我记忆最深的只有一句话。
“一手独拍,虽疾而无声。”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713d30674adcbef01347e0e9cad2e0e/782f5882b2b7d0a27b45ee5f8eef76094a369a04.jpg?tbpicau=2025-03-01-05_9d1026ec374ddb1e3dddb87d9b270f6d)
我有一位熟识很久的朋友,他是歌舞剧团的舞者,我认识他时,他不过十九岁,正是青春的年纪,他的表演我几乎都看过了,每次都会去后台给他献花,那时候他只能演个小配角,也没什么人给他献花,我看着他充满伤病的双腿,问他:“你为什么不说你受伤了?”
“因为我不想让伤病磨灭我十几年的梦想。”
后来他去了其他的城市,给我寄了一封信,信上写
“没有风暴的海洋是池塘”
我看着那一行字,想起他那双青筋突起,青紫淤迹交加,新旧疤痕交叠的小腿,想起他只读了一年就因此休学再至退学的北京舞蹈大学,又想起他在排练室里的一次次起跳又落下,想起他那一双明亮又坚定的眼睛和挺拔如松的身姿,猛地回想起那一句诗。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445ee5f8eef76093c0b99971edfa301/8c99b3b7d0a20cf4491c141d33094b36adaf9904.jpg?tbpicau=2025-03-01-05_c220dfc9818196b6267b8db155f2f223)
中华五千年历史,从枝繁叶茂却一无所有简朴的过去到如今高楼林立却少一丝烟火气息的如今,五千年的巨变,发展了科技却消退了自然。
当人们为了建设新中国而不断开设各类工厂时,看到熊熊的山火蔓延却仍于心不忍;当人们为了社会的发展不得不开山造桥时,听到排废入海的消息时依旧义愤填膺;当人们为了快速出行使用汽车时,掠过南北极冰川融化的消息还是无声的哀婉。
这是人类的言行不一,是社会的心口不一。
嘘!轻点...现代工业别吵醒了寂寥的大自然,崛起的高楼别吵醒了沉睡的山和水。
言行不一是错吗?心口不一一定不对吗?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容许世界的多样性,不同时期的自我言行也未必一致。
知之非艰,行之惟惟。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81c141d33094b36db921be593ce7c00/67acd1a20cf431adb25ea9fb0e36acaf2fdd9804.jpg?tbpicau=2025-03-01-05_6e9a75ffcd6018317d06d95cb39ac403)
讲师点评
本篇作文点评
指导教师:张慧转
文章来源于生活,语言不华丽,但却真实动人,写得入情入理,恰到好处;特写镜头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结尾令人饱含期待与热情,言已尽,意犹未了,称得上是一篇成功的作品。
#希望文学组委会 #希望文学苑 #京师希望营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帐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