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医伴吧 关注:3贴子:42
  • 0回复贴,共1

酱油也玩“双标”?手把手教你挑零添加酱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酱油凭借“翻车”,持续登上热搜。
争议的起点,在于食品工业的发展与 “真相〞,是与很多人对于酱油的传统认知相冲突的。人们普遍认为,酱油就是由水、大豆、小麦 食盐这样简单原料而来。但是以此次事件中争议最大的 “金标生抽”为例,国内售卖的酱油其配料表中除了上述基本原料,还有谷氨酸钠、白砂糖、酵母提取物、5’-呈味核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苯甲酸钠、三氯蔗糖。而出口到日本的海天酱油却只有水、大豆、食盐、砂糖、小麦。
+ + + + +

国内卖的酱油

出口到日本的
先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些配料都是用来干嘛的。
三氯蔗糖:甜味剂
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酵母抽提物等:增鲜物质
苯甲酸钠:防腐剂
✦ +
+
关于三氯蔗糖
+ + + + + + + + + + +
三氯蔗糖是酱油里常见的添加剂,三氯蔗糖俗称蔗糖素,是英国泰莱公司与伦敦大学共同研制的一种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的甜度是蔗糖的600倍,但它并不是蔗糖,三氯蔗糖不会被人体当作碳水化合物,被人体吸收的几率极低。

因为三氯蔗糖价格低廉,所以多用于工业生产中,目前最广泛的应用是在各类饮料中,如碳酸饮料、果汁饮料、果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茶饮料、功能性饮料、咖啡饮品、酒精饮料、酱油等产品中。
+ + + + +
✦ +
+
关于谷氨酸钠
+ + + + + + + + + + +
谷氨酸钠就是味精,长期大量吃味精,可能会导致肥胖,胰岛素抵抗。

科学家们以老鼠为实验对象,当它们出生时,给它们体内注射味精,结果,味精使胰腺产生的胰岛素数量增加了3倍,导致大鼠变得肥胖。
我们都知道,胰岛素是储存脂肪的激素,研究证明,味精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三倍以上,所以说,吃味精,可能比直接摄入糖还可怕,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少吃哦。
+ + + + +
✦ +
+
关于苯甲酸钠
+ + + + + + + + + + +
对于争议最大的防腐剂,如果要做到不添加防腐剂,那就需要加入更多的盐;而减盐产品要想保证安全,就需要添加防腐剂。

研究表明。对我国心血管死亡风险贡献最大的膳食因素,就是过高的钠摄入量。所以,减盐才是第一要务,吃不加防腐剂的酱油,并不能使人更长寿。
+ + + + +
✦ +
+
酱油推荐
看到这里,大家都在问该选什么牌子的酱油呢?小编从各大品牌之中为大家推荐3款零添加酱油,并不是其他不推荐的意思,是怕多了大家又开始犯起了选择困难症~
六月鲜特级酱油


入选理由:普通款13.8元,再多花几块钱,就能买到0添加原汁酱油(16.8元)。20元以下,其实很少有0添加酱油,试了几款,要么鲜味不够,要么死咸。但六月鲜这款能做到在鲜、甜、咸几个维度都平衡,还比普通生抽的钠含量减少了20%左右!
李锦记原酿本味小鲜瓶


入选理由:这款小鲜瓶,是李锦记最贵的零添加产品,提味能力很有一手。用它蘸过白切羊肉,能盖过羊肉的膻味,还能唤出羊肉本身的鲜,鲜鲜联合,有点绝~
六月鲜8g轻盐


入选理由:这款钠含量是真的极低:只有306mg/100mL——这是什么概念?普通酱油是600-1000mg,大部分减盐酱油也就低到400-500mg;)
除此以外,它作为一个0味精0蔗糖的0添加酱油,氨基酸态氮能达到≥1g/100ml。最适合蘸食,回甘明显,但并非因为添加糖,而是发酵自然产生的还原糖。
在疫情、追求生活品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大众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了。不过此次事件的发生,让大众对健康可持续的零添加剂商业消费有了更大的期望,同时也让那些传统的食品饮料等企业向着零添加的方向挺进。


IP属地:山东1楼2022-10-11 10:2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