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拉德·楚泽
1945年,就在盟军攻陷法西斯德国的首都柏林后不久,从阿尔卑斯山区偏僻小镇欣特斯泰因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一个粮仓地窖里发现了德国研制的先进计算机。
两名英国情报官闻讯匆匆赶到了欣特斯泰因。在攻占该镇的法国士兵带领下,打开了粮仓地窖大门。地窖里面确实存放着一台机器。情报官凑上前仔细打量,这机器怎么看也不像是德国的“先进计算机”,充其量是某个印刷厂遗弃的排字机。两人互相对视着苦笑了一阵:“德军再傻,也不会把这么重要的设备放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山区。”
过了很长时间之后,西方计算机界终于认识到,这台貌不惊人的机器,的确是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它研制成功的时间,要比美国、英国的同类发明更早;更重大的意义还在于,它是最先采用程序控制的数字计算机。这台机器的名称是Z-4,它的发明人叫康拉德·楚泽(Konrad Zuse,1910-1995),一位靠自费起家的土木建筑工程师。
是谁发明了计算机?
一般人会说,是美国人摩彻利和埃卡特基。他俩1946年发明了当时称为“埃尼亚克”(ENIAC)的计算机。
其实,这是误解。计算机的正宗发明人应该是一位名叫康拉德·楚泽的德国人。2010年6月22日,是楚泽的百岁诞辰纪念日。
如今,在其出生地柏林市,有一座楚泽博物馆,供公众参观并了解他发明计算机的全过程。
一般而言,计算机的发明者理应精通数学。但楚泽的情况却恰好相反。他喜欢的是画画,对数学却没兴趣。在柏林工业大学,他的专业是土木工程。该专业的大量力学计算经常使他疲惫不堪。有一天,楚泽突然发现,教科书里的力学公式是固定不变的,人们要做的只是向这些公式中填充数据。这种单调的工作可以交给机器来完成!
这一发现,使楚泽走上了发明计算机的艰难历程。
1935年,楚泽以自己的家为工作场地,独自一人开始探索计算机的发明和制作。
1938 年,楚泽完成了一台纯机械计算机Z-1。该计算机最大的贡献是第一次采用了二进制。在薄钢板组装的存储器中,楚泽用一个在细孔中移动的针,指明数字“0” 或“1”。
1939年,楚泽对Z-1进行了改进。在大量使用继电器的基础上,他组装了第二台、电磁式计算机Z-2。
1941年,第三台电磁式计算机Z-3完成。它使用了2600个继电器,用穿孔纸带输入,实现了二进制程序控制。程序控制思想虽然过去也有人提倡,但楚泽是把它付诸实施的第一人。
早在1938年就发明了计算机的楚泽,几乎被人遗忘了几十年。直到1962年,他才被确认为计算机发明人之一,并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楚泽已于1995年12月18日在德国黑森州的许恩费尔德市逝世。而就在1995年,比尔·盖茨拜谒了楚泽。有趣的是,这位即将去世的计算机鼻祖为借计算机而成为世界首富的盖茨画了一幅肖像。直到现在,盖茨还把这幅肖像画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