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吧 关注:10,301贴子:51,879

探讨中医辩证的难度和方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中医入门简单。只要读书认字的人,一天就可以入门。
其次,是药三分毒这个概念许多人分不清。
再者,中医从来不会灭亡,也从来不会亡于医药。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9-07 11:56回复
    许多自学的人感觉困难,文言文难懂。用辩证方法诊断难掌握,美曰其名医者不自医。这可是天大的笑话,难道有比你更清楚自己身体状况的人。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9-07 11:58
    收起回复
      自学中医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思想。尤其是在资本入侵和文化入侵的今天。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9-07 12:22
      收起回复
        想多听一些分享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9-07 15:51
        回复
          今天的人极于求成,现在化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获取有用和正确的信息尤为重要。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9-07 17:56
          回复
            学习中医就必须去探究中医的历史,因为中医和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只要认字的人都容易入门。为何?因为以身试药,没有一种学科像中医这样。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9-07 17:58
            回复
              那么为什么要去探究中医历史,或者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9-07 17:59
              回复
                第一,黄帝内经为什么叫黄帝内经?
                第二,神农本草经为什么叫神农本草经?
                第三,为什么大医必然精通易经?
                这不是没必要的探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9-07 18:01
                回复
                  我们先说书籍书写,出版,传播,保存和书籍命名和分类。
                  从有文字以来,记载文字的载体从石头金属玉器到竹刻木雕再到纸张,载体的不同,书写难易不同,那么文字表达的意思就必须精炼简短,一词多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9-07 18:08
                  回复
                    比如,气。中气,元气,卫气,营气 清气,浊气,脾气,心气等。五行,五质,五运,五气,等。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9-07 18:12
                    回复
                      以上这些在许多中医书里比比皆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选择书籍很重要。
                      再者说书籍出版和传播,保存。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9-07 18:14
                      回复
                        石头,金属,玉器,锦帛,布匹,纸张等材质决定了书写的难度和容错率,很难保证没有人用同义字和同音字代替。这很考究人的文化底蕴。因为,古代对于文字命名和定义的制度尤其严格。典,经,论,注,解的命名决定行业从业者的认可度。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9-07 18:19
                        回复
                          中国传统文化古代书籍的传播和保存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尤其是在清末民初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那人神鬼不分的十年。如今的文化入侵更加是雪上加霜。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9-07 18:22
                          回复
                            中医的历史其实就是民族的历史。几千年来的战争数不胜数,书籍保存不易,甚至失传。那么一些失传的书籍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9-07 18:25
                            回复
                              许多人给别人建议读四大经典,内经,本草,难经,针灸甲乙。因为这四大经典都是出现在南北朝以前。五胡乱华的时代和五代十国的年代对于这些书籍瑰宝都是铺天盖地的灾难。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内经出现的年代,包括校补伤寒论作者的年代。弄懂这些,你就明白为什么中医书籍最好的版本是宋代以前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9-07 18: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