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朝闱吧 关注:15贴子:208
  • 5回复贴,共1

吱吱心进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昆曲。


IP属地:上海1楼2010-06-09 13:30回复
    昆曲家门行当分类与表演特色
           我国传统戏曲,演员分部饰演脚色,渊源久远。早在唐、五代就有所谓参军、苍 、之说,从宋、元至明代,生、旦、净、末、丑已臻齐备。这种分类,古称「部色」、「脚色」,现今一般称「行当」;在昆剧则叫做「家门」。在全部三百多个剧种中,都有生、旦、净、末、丑之分,更具体的一些行当分类,各剧种则有各自规格,大同小异。
    


    IP属地:上海2楼2010-06-09 13:30
    回复
      【 末 】
           末,是戏曲中所有男性脚色的总称,由「参军戏」中之「苍 」之「 」音近讹变而来,亦兼取其义,亦即「末」,为男子之谦称,宋元时期就有「末泥色」之称。近现代有些剧种已将「末」并入老生一行,但昆剧仍保有此行当,专门扮演中年以上、蓄须带髯的脚色,可细分为「老生」、「副末」和「外」三个家门。其中「外」的年龄最大,带白色或花色须,其余一般为黑色或彩色。末的三个不同家门,对演员来说表演界限不甚分明,多数都能相通。
      老生:亦称正生。老生乃是与小生相区别,所扮演的大都是中年以上男子主要的正面人物,如《满床笏》中的郭子仪、《千锺戮》中的程济、《长生殿‧弹词、酒楼》中的李龟年和郭子仪、《鸣凤记》中的杨继盛、《牧羊记》中的苏武等。表演特色上,动作造型庄重、端方,用真嗓,念韵白,以正直刚毅为主要艺术特点。
      副末:一般来说,副末所扮演的人物在戏中的地位比正生(老生)要低些,如《一捧雪》中的莫仁,《白罗衫》中的奶公,《浣纱记》中的文种等,表演特点唱做并重。然而过去演出整部戏时,开锣第一折引戏中的报台者,均由副末担任,也称「副末开场」。
      外:常戴白髯,又称老外。外在戏中的地位不定,有很次要的,如老家院之类。也有很重要的,如《十五贯》中的况锺、《满床笏》中的龚敬、《浣纱记》中的伍员等。昆剧末的的重头戏有所谓「三赋」(指三篇言辞:《辕门赋》、《黄门赋》、《荆州赋》),《西川图‧三闯》中的诸葛亮、《琵琶记‧辞朝》中的黄门官、《三国志‧刀会》中的鲁肃,三人在戏中都各用长篇韵白呤诵一赋,是末行中衡量戴着髯口说白功夫的三折戏。「三法场」是指《鸣凤记》的《写本‧斩杨》(杨继盛)、《邯郸梦》的《云阳‧法场》(卢生)、《寻亲记》中的《出罪‧府场》(周羽)。这三折法场杀头戏,是表现老外唱做功力的重头戏。所谓「 三扁担」,是指《烂柯山》中的朱买臣、《千忠戮》中的程济、《水浒记》中的石秀,此三人都曾作樵夫,用扁担挑柴,表演上文武并重。
      


      IP属地:上海6楼2010-06-09 13:31
      回复
        【 丑 】
        丑,由宋金杂剧院本中杂班之「纽元子」省文而来,即由「纽」省作「丑」,「纽元子」之特质即为小戏中之「丑」脚。丑虽居生、旦、净、末、丑的最后一位,实际上它的起源最古,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在先秦古籍和《史记‧滑稽列传》中就有动人的记载。他们不畏权势,不受诱惑,以冷讽热嘲讥刺帝王、讽谏朝政,可称是戏剧脚色之祖。所以流传到后世,丑在戏曲团体中的位置最高,昆剧丑行又分付丑、小丑两个家门。
             昆剧重丑角,这一行当所扮演的舞台人物,都有其独特的表演要求和「绝活」。如付丑擅演的《西厢记‧游殿》中的法聪,重白口;《宋十回‧活捉》中的张文远,重做功;《跃鲤记‧芦林》中的姜诗则长于唱。而小丑的「五毒戏」更具特色,它通过人物的特殊表演,形象地摹拟了五种有毒动物的形态。如《雁翎甲‧盗甲》中时迁的表演像壁虎,《连环记‧问探》中探子的表演像蜈蚣,《孽海记‧下山》中小和尚的表演像蛤蟆,《六月雪‧羊肚》中张母的表演像游蛇,《武十回‧诱叔》中武大郎的表演像蜘蛛等等。在这些戏中,丑角不仅仅是插科打诨、滑稽逗笑,而是在幽默的表演中见功力、见人物,戏曲界就有一句称赞丑行的谚语:「无丑不成戏」。
        付丑:昆剧之外的剧种没有付丑这个家门,花脸就只分大净、小丑两门。昆剧中大净称大花脸,小丑称小花脸,而另有一个家门就是付丑,俗称二花面。因其性格特征阴阳诡谲、奸诈刁钻、皮笑肉不笑,所以也称「冷二面」。多扮演奸臣、刁吏、恶讼师、沾光帮闲、白目秀才之类人物,和小丑相比,其扮演的人物社会地位一般都较高,是口中念佛、内心恶毒的角色。如《鸣凤记》中的赵文华、《大名府》里的李固、《浣纱记》里的伯嚭、《燕子笺‧狗洞》中的鲜于佶、《绣襦记》里的乐道德、《水浒记‧活捉》里的张文远等。
        小丑:俗称小花脸,所扮演的大都是较低层的人物。小丑和付丑的区别,在昆剧中是相当明显的,付丑用「静工」,小丑多「滑稽」;付丑着重表现人物的内外不一,小丑则用外形率直地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相比之下,付丑角色多坏人,小丑角色多好人。
        如《精忠记‧扫秦》中的疯僧、《艳云亭‧点香》中的诸葛暗、《渔家乐》中的万家春、《寻亲记‧茶访》中的茶博士等。也有文武并重的戏,如《盗甲》中的时迁、《连环记》中的探子等。小丑里也有少数的坏人角色,如《十五贯》中的娄阿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IP属地:上海7楼2010-06-09 13:31
        回复
          -
              疯了?


          8楼2010-06-14 14:15
          回复
            -
                   -v=我收回8F的话。


            9楼2010-06-14 14: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