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山樵夫
东北有一条谜语“炕上一个大倭瓜,人人见了摸一下”,谜底就是火盆
生火盆也是这儿的居室结构决定的。关东的先民肃慎人多居山林,从事淘金、放排、狩猎、挖参等活动,山里的房舍多为“地子”。据《关东地子考》载,这类房分为“里子”和“外子”。所谓的里子,山里人又叫“暖子”,是山里人长年居住的房屋。这样的房子一般深入地下半米多,然后上起房架,室内起火炕,炕上置火盆。从事山村作业归来的人进屋后要立即脱下衣裤,放在炕上烘烤以去潮气。由于山里潮湿,无论春夏秋冬,炕头都让给“衣裳”,不把衣裳、鞋烤干烘热,第二天就上不了山,尤其是淘金、放排的行帮之人。
火盆是东北民间的一种取暖工具,用倭瓜来形容它的外貌,可见其造型古朴。火盆实质是一种泥盆,造型与一般生活用盆类似。厚厚敦敦,一副老实巴交东北庄稼汉的拙朴相。火盆是东北乡下特有的产物。过去,北方的冬天很冷,室内取暖多靠火炕,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有时就是把炕烧得滚热,也抵不住外边的风雪严寒,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火盆。
火盆的形状如一直径尺把长的“大碗”,底座略收,灰白色,表面光滑。多用当地产的粘土烧制而成,厚敦敦的,手脚贴上去也不会烫,一沾上它,绵绵不绝的暖流会立刻传遍你全身的每个关节。制作火盆很便利,不需花成本,都是自家动手制作。做火盆也叫“打”火盆。每年秋天,人们到山脚下或壕沟里挖选色红粘腻黄泥,用土篮子运回家,掺上麻刀或将破麻袋片剪碎搓成绒一起和匀,连摔带掼,使混合泥又均匀又有劲儿,拿只瓦盆或铝盆当模子,把混合泥拍成大片往上糊,用铲刀拍得薄厚均匀。第二天取下模子放在阴凉地阴干后,再行加工,便可使用了。到了冬季,农家女人把灶坑里的火灰,趁火花四溅当儿,用火铲扒拉到火盆里按实,放到老祖母打坐的炕头上,顿时满屋暖意洋洋。火盆也有用铁、铜制成,大小不一,有的还在盆边刻上吉祥花图。“小灰”是“豆棵”、“谷草”、“茬子”等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它们的质地坚硬,从炕洞或灶坑里铲出时一般只燃过百分之六七十,所以其热度仍高,制成“小灰”能充分保持热度。
烤火是东北人的一种乐趣。严冬,当户外风雪呼啸,全家人坐在热炕头上,讲故事、剪窗花、纳鞋底,一边游戏,一边在火盆里烧些小吃,有土豆、地瓜、黄豆粒、苞米粒等,边烤边吃。有时还把小仓子里的粘豆包拿出来,埋在小灰里烤。那时候,家家都有用铁丝编成的网状干粮帘。把冻粘豆包、年糕片往帘上一摆,放在火盆上,不一会儿就烤得像油炸的一样,亮黄起泡,吃起来又酥又味了一股股的香味在屋子里飘荡,大人小孩争抢着吃烤得黄澄澄的豆包,真是又甜又香。谁家来了客,主人就招呼:“上炕暖暖脚!把火盆往跟前拉拉。 老年人守火盆,或叼着烟袋抽烟解闷,或几个人凑到一起拉家常。。那个年代,守火盆的多是老年人和孩子,成年人进屋也要到火盆上烤烤手。特别是谁家来了客人,不管道远道近,一进屋,主人就把放着满盆碳火的火盆热情地推到客人的面前,一边嘘寒问暖一边让客人暖和着手和脚。乡亲们通过这小小的火盆,表达着亲切温情。火盆是家里的老人天天守着的东西,小猫小狗也天天围着火盆转。老头老太大点烟对火,也从火盆里取火种。爱喝酒的老汉,往往在吃饭前把酒壶往火盆上一放,转眼间酒就热乎了。最有意思的还是守着火盆听老奶奶讲故事。每天晚上孩子们总缠着奶奶猜谜、讲笑话、唱歌谣。在火盆旁,什么“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等歌谣,孩子们从奶奶的嘴中记住了红鼻子、蓝鼻子等辨别是非美丑的故事和家乡地名传说,从“精子和傻子”等民间故事中懂得了好人有好报的道理。
火盆,不仅仅是单纯的取暖工具,而更重要的,它具有很大的情感凝聚力。风雪严寒出门在外往家赶路的人,只要心里装着家中那个热乎乎的火盆,他就不会感到孤独,浑身充满温暖。有了火盆,便有了一个晚辈人向长辈人问政议事的场合。入冬忙完一年的农活,人们虽在家“猫冬”,却又是打理家政的繁忙时节,送姑娘、娶媳妇,诸多程序细节;过年过节,串门送年礼、走人情,诸般说道规矩,都要到火盆前向长辈人一一示教。人情练达的长辈在这时节往往片言只语便点透事理脉络,使晚辈人不致在礼数规矩上出现纰漏差错。久而久之,便把优良家风的薪火相传下去。
东北有一条谜语“炕上一个大倭瓜,人人见了摸一下”,谜底就是火盆
生火盆也是这儿的居室结构决定的。关东的先民肃慎人多居山林,从事淘金、放排、狩猎、挖参等活动,山里的房舍多为“地子”。据《关东地子考》载,这类房分为“里子”和“外子”。所谓的里子,山里人又叫“暖子”,是山里人长年居住的房屋。这样的房子一般深入地下半米多,然后上起房架,室内起火炕,炕上置火盆。从事山村作业归来的人进屋后要立即脱下衣裤,放在炕上烘烤以去潮气。由于山里潮湿,无论春夏秋冬,炕头都让给“衣裳”,不把衣裳、鞋烤干烘热,第二天就上不了山,尤其是淘金、放排的行帮之人。
火盆是东北民间的一种取暖工具,用倭瓜来形容它的外貌,可见其造型古朴。火盆实质是一种泥盆,造型与一般生活用盆类似。厚厚敦敦,一副老实巴交东北庄稼汉的拙朴相。火盆是东北乡下特有的产物。过去,北方的冬天很冷,室内取暖多靠火炕,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有时就是把炕烧得滚热,也抵不住外边的风雪严寒,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火盆。
火盆的形状如一直径尺把长的“大碗”,底座略收,灰白色,表面光滑。多用当地产的粘土烧制而成,厚敦敦的,手脚贴上去也不会烫,一沾上它,绵绵不绝的暖流会立刻传遍你全身的每个关节。制作火盆很便利,不需花成本,都是自家动手制作。做火盆也叫“打”火盆。每年秋天,人们到山脚下或壕沟里挖选色红粘腻黄泥,用土篮子运回家,掺上麻刀或将破麻袋片剪碎搓成绒一起和匀,连摔带掼,使混合泥又均匀又有劲儿,拿只瓦盆或铝盆当模子,把混合泥拍成大片往上糊,用铲刀拍得薄厚均匀。第二天取下模子放在阴凉地阴干后,再行加工,便可使用了。到了冬季,农家女人把灶坑里的火灰,趁火花四溅当儿,用火铲扒拉到火盆里按实,放到老祖母打坐的炕头上,顿时满屋暖意洋洋。火盆也有用铁、铜制成,大小不一,有的还在盆边刻上吉祥花图。“小灰”是“豆棵”、“谷草”、“茬子”等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它们的质地坚硬,从炕洞或灶坑里铲出时一般只燃过百分之六七十,所以其热度仍高,制成“小灰”能充分保持热度。
烤火是东北人的一种乐趣。严冬,当户外风雪呼啸,全家人坐在热炕头上,讲故事、剪窗花、纳鞋底,一边游戏,一边在火盆里烧些小吃,有土豆、地瓜、黄豆粒、苞米粒等,边烤边吃。有时还把小仓子里的粘豆包拿出来,埋在小灰里烤。那时候,家家都有用铁丝编成的网状干粮帘。把冻粘豆包、年糕片往帘上一摆,放在火盆上,不一会儿就烤得像油炸的一样,亮黄起泡,吃起来又酥又味了一股股的香味在屋子里飘荡,大人小孩争抢着吃烤得黄澄澄的豆包,真是又甜又香。谁家来了客,主人就招呼:“上炕暖暖脚!把火盆往跟前拉拉。 老年人守火盆,或叼着烟袋抽烟解闷,或几个人凑到一起拉家常。。那个年代,守火盆的多是老年人和孩子,成年人进屋也要到火盆上烤烤手。特别是谁家来了客人,不管道远道近,一进屋,主人就把放着满盆碳火的火盆热情地推到客人的面前,一边嘘寒问暖一边让客人暖和着手和脚。乡亲们通过这小小的火盆,表达着亲切温情。火盆是家里的老人天天守着的东西,小猫小狗也天天围着火盆转。老头老太大点烟对火,也从火盆里取火种。爱喝酒的老汉,往往在吃饭前把酒壶往火盆上一放,转眼间酒就热乎了。最有意思的还是守着火盆听老奶奶讲故事。每天晚上孩子们总缠着奶奶猜谜、讲笑话、唱歌谣。在火盆旁,什么“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等歌谣,孩子们从奶奶的嘴中记住了红鼻子、蓝鼻子等辨别是非美丑的故事和家乡地名传说,从“精子和傻子”等民间故事中懂得了好人有好报的道理。
火盆,不仅仅是单纯的取暖工具,而更重要的,它具有很大的情感凝聚力。风雪严寒出门在外往家赶路的人,只要心里装着家中那个热乎乎的火盆,他就不会感到孤独,浑身充满温暖。有了火盆,便有了一个晚辈人向长辈人问政议事的场合。入冬忙完一年的农活,人们虽在家“猫冬”,却又是打理家政的繁忙时节,送姑娘、娶媳妇,诸多程序细节;过年过节,串门送年礼、走人情,诸般说道规矩,都要到火盆前向长辈人一一示教。人情练达的长辈在这时节往往片言只语便点透事理脉络,使晚辈人不致在礼数规矩上出现纰漏差错。久而久之,便把优良家风的薪火相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