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115贴子:190,114
  • 44回复贴,共1

一脸懵的拓跋珪:这慕容家 人都去哪儿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浅看慕容垂,慕容宝诸子死因归类:

从图可见,慕容垂及慕容宝诸子几乎100%是被燕国内部人杀死,主要是亲人残杀和部下叛变两类。其中,慕容令死于前燕慕容宗族手中,慕容宝死于亲家兰汗的背叛,慕容隆死于侄子慕容会手中,慕容农差点死于慕容会手,但是脑部重伤影响了判断力,最后被叛变的慕容隆前部下杀死,,慕容麟谋划叛变被叔叔慕容德杀死,慕容朗、慕容鉴死于部下段速骨叛变,慕容详叛变自立昏庸残暴,杀死慕容会,最后被慕容麟所杀。慕容宝诸子,全部被慕容熙所杀,皆年少被杀。慕容熙残杀子侄,惨无人道,宠幸妖妃,最终天怒人怨,为部下冯氏所杀。
慕容盛在位期间,后燕逐渐中兴,这期间,拓跋珪没有对后燕发动大规模进攻。且,慕容盛继位后,拓跋珪通过手铸金人仪式立慕容盛妹妹为皇后,有示好之意。慕容盛虽然没有立兰妃为后,但是也没有立慕容定生母,也许慕容盛希望待国力进一步恢复后将皇后之位给更有价值的联姻对象,也许是姚秦,也许是拓跋魏。
慕容盛的死和慕容熙的人品,是天欲灭慕容燕。 估计拓跋珪回头一看,哎,几年没打,怎么慕容家没人了?人都去哪里了?


1楼2022-07-04 10:55回复
    慕容农的妻儿被长孙肥掳走,下落不明,也是凶多吉少;慕容麟的妻儿在慕容详在位期间提到过,结局可能比慕容农的妻儿好,但姓名也都缺乏记载,最好可能也就是在民间苟延残喘下去了,如果他们当时留在了南燕境内的话,兴许能过几年安宁的日子


    IP属地:江苏2楼2022-07-04 11:21
    收起回复
      慕容麟的儿子在北魏拓跋珪那里,安然无恙。慕容麟的曾孙女是後魏文成帝的第一妃位。


      IP属地:澳大利亚3楼2022-07-04 12:13
      回复
        垂粉终极洗脑包之一就是攻击慕容家族内讧,脏水泼慕容皝、慕容儁、慕容暐、慕容冲,强调慕容垂家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五好家庭的形象,其实内讧在後燕慕容垂家才是真正的登峰造极,皇帝自家儿子100%的内讧死亡率,在别国除非刘彧萧鸾那种疏枝入篡搞宗室大屠杀的那种事例才赶得上,然而慕容垂家就是把此传统贯彻多年,发挥到了极致。互相捅刀前仆後继一个不漏这个现象也说明後燕核心凝聚能力和道德意识长期缺乏,自家拼命的自杀自亡,他人是救不来的。


        IP属地:澳大利亚8楼2022-08-06 12:46
        回复
          到了南北朝时候,慕容垂家的男性後人,只剩下慕容麟一支了。慕容盛仅留一子,却早早被慕容熙害死。慕容宝的其他儿子本也不少,除了慕容会一支是慕容宝自己杀的以外,其余的全部死于慕容熙之手;朗鉴无後,隆熙灭门;慕容柔早死,王爵未得继承,常理推测是没有儿子可袭。慕容农前期的儿子死在西边的屠杀里,後期的孩子被後魏俘虏,但是此後也再没成年儿子的显影。


          IP属地:澳大利亚9楼2022-08-14 17:38
          收起回复
            大毛虫0451:慕容盛在位期间,后燕逐渐中兴,这期间,拓跋珪没有对后燕发动大规模进攻。且,慕容盛继位后,拓跋珪通过手铸金人仪式立慕容盛妹妹为皇后,有示好之意。慕容盛虽然没有立兰妃为后,但是也没有立慕容定生母,也许慕容盛希望待国力进一步恢复后将皇后之位给更有价值的联姻对象,也许是姚秦,也许是拓跋魏。
            ~~~~~~~~~~~
            对,这些我以前说过。慕容盛把皇后位置虚置是为了以後留给强大的国家联姻之用,姚公主或者拓跋公主(司马公主那时候没多少潜力了)。拓跋珪盛大婚礼娶慕容盛的妹妹,也是对慕容盛表示友善。
            ~~~~~~~~~~~~~~~~~~~~
            话说,慕容垂正式登基称帝后也没有直接立嫡妻段元妃为后,甚至都没把她立为昭仪或贵嫔,只是册封为了夫人(隔了好几年才立段元妃为后的,其实是相当于贬妻为妾了好几年),是不是可能也有这个想法……想着以后留给更能给他带来好处的女人,他其实未必没存在着将来一统北方、攻灭吞并他国后把人家的王族贵女收入后宫的打算吧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0-29 19:12
            回复
              话说,慕容垂正式登基称帝后也没有直接立嫡妻段元妃为后,甚至都没把她立为昭仪或贵嫔,只是册封为了夫人(隔了好几年才立段元妃为后的,其实是相当于贬妻为妾了好几年),是不是可能也有这个想法……想着以后留给更能给他带来好处的女人,他其实未必没存在着将来一统北方、攻灭吞并他国后把人家的王族贵女收入后宫的打算吧
              ————————————————
              《晋书》:【垂之称燕王,纳元妃为继室,遂有殊宠。】
              《资治通鉴》:【公元三八四年,春,正月,垂乃依晋中宗故事,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承制行事,谓之统府。群下称臣,文表奏诰,封拜官爵,皆如王者。以弟德为车骑大将军,封范阳王;兄子楷为征西大将军,封太原王;翟斌为建义大将军,封河南王;馀蔚为征东将军,统府左司马,封扶馀王;卫驹为鹰扬将军,慕容凤为建策将军。帅众二十馀万,自石门济河,长驱向鄴。
              庚戌,燕王垂至鄴,改秦建元二十年为燕元年,服色朝仪,皆如旧章。立世子宝为太子,封从弟拔等十七人及甥宇文输、舅子兰审皆为王;其馀宗族及功臣封公者三十七人,侯、伯、子,男者八十九人。
              公元三八六年,春,正月,燕王垂即皇帝位。
              公元三八八年,夏,四月,丁亥,燕主垂立夫人段氏为皇后,以太子宝领大单于。段氏,右光禄大夫仪之女;其妹适范阳王德。仪,宝之舅也。追谥前妃段氏为成昭皇后。】
              这里可以看出:第一,《晋书》盖章段元妃是淝水之后慕容垂叛秦称燕王后娶的继室嫡妻,所以那个【慕容垂夫人得幸于坚,坚与之同辇游于后 庭】的“慕容垂夫人”百分之百不是段元妃,应该是蔡东藩搞错了(而且当时燕国已经被灭,慕容垂已经成为苻秦的臣子了,同时被封爵宾都侯,作为侯爵只有正室嫡妻才能被称为“夫人”、妾室是没有资格的,所以这位“夫人”是当时慕容垂的正妻);
              第二,慕容垂384年称燕王后娶段元妃为继室嫡妻、同时立慕容宝为燕王太子,这时候对慕容宝的生母“大段妃”没有任何表示,到了386年正月慕容垂正式称帝,然而没有在称帝的同时就把嫡妻立为皇后,而是册封为了夫人(贬妻为妾甚至还不是后宫第一等妾),直到388年4月才把段元妃正式立为皇后;
              第三,从史书写的顺位来看,“大段妃”的皇后追封比侄女段元妃被立为皇后的时间还要晚,同时也是在儿子慕容宝已经被立为太子、理内政之事好久之后了,(而且任何一本史书,全程慕容垂称王称帝时期都没有提到过慕容令相关的任何事情),而且对“大段妃”的称呼是“前妃”(另有史书称呼为“先段后”或“先段氏”、称呼段元妃为“后段后”),而不是“元配”、“元妻”、“元妃”之类的,大段妃按礼当初是没有被官方正式废黜吴王妃的诰命的,也没有“玉牒除名”之类的惩罚,所以,按常礼应该称呼是“元配嫡妻”而不是“前妃”……
              大段妃的皇后追封,到底是为了巩固慕容宝的嫡子、太子之位,以及慕容宝已经处理内务内政好几年了,加上慕容宝的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的努力+实在拖不下去了;以及,慕容令的身份追封到底是慕容宝、慕容盛给的,还是亲爹给的,毕竟只在慕容盛相关载记中提到了……
              《晋书》:【盛于是僭即尊位,大赦殊死已下,追尊伯考献庄太子全为献庄皇帝,尊宝后段氏为皇太后,全妃丁氏为献庄皇后,谥太子策为献哀太子。】(《晋书》里把慕容令写作慕容全)
              《十六国春秋》:【冬,十月,癸酉,羣臣复上尊号,丙子,盛僭即尊位于承干殿,大赦殊死已下,改元建平。追尊伯考献庄太子全为献庄皇帝,宝后段氏为皇太后,太妃丁氏为献庄皇后,谥太子策为献哀太子。】
              《资治通鉴》:【公元三九八年,冬,十月,癸酉,燕群臣复上尊号,丙子,长乐王盛始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段氏曰皇太后,太妃丁氏曰献庄皇后。初,兰汗之当国也,盛从燕主宝出亡,兰妃奉事丁后愈谨。及汗诛,盛以妃当从坐,欲杀之;丁后以妃有保全之功,固争之,得免,然终不为后。】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0-29 20: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