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轩吧 关注:458贴子:2,438

发现杨式太极拳功成秘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世人皆以为太极拳难学,有易学难精之说,有十年不出门之说,有非智商极高才能学会之说,其实都是误解,人云亦云,太极并非难学,相反,大道至简,太极之理极易,太极非常容易学会,只要按太极之理去练习,不到一年,便能入门,使全身放松,下沉,内劲产生,根深势强,此后,日日无息自练,两三年功夫就可以行走江湖,易学易成,方为太极。
本人练太极前两年,不知所谓,觉得有点烦,渐渐有抛弃之意,原每日练拳两遍,变成两日,三日,甚至一星期也练不成一遍,皆因太极并不象张三丰王宗岳祖师拳论所说,带给我什么快乐,反而觉得累赘,多数师兄弟和我一样,渐渐淡化太极拳,不想再练,直至有一天,一位国外归来的名师偶遇本人,谈起太极,听闻我每天练拳几遍,练枪几遍,还练刀剑,推手,他大吃一惊,说我竟如此下苦功,两年来应该积蓄不凡功力,他邀请我一试手,一搭手发觉他软绵无力,象婴儿般,我大失所望,怀疑他徒有虚名,他示意我进攻,我先发制人,用十成力量往他身上推手,没想到他如没事般,稳如泰山,我再次发力,没想到自己反而倒在地下,不知所措。
事后他总结说,我一点太极味也没有,一点功力也没有,言下之意,这两年我白过了,练功不得法,浪费青春年华,想我年比他青,骨比他大,身比他高,不见他如何出力,我便跌得头晕眼花,一时间,心灰意冷,对太极了无兴趣。
这位师父眼见我如此,心有不忍,便指点我练习太极入门基本功,他一边摸我,纠正我身上的动作,也一边做示范让我摸他,让我体会模仿,还用劲在我身上发,让我学如此化,一个小时左右,我掌握这些基本技巧,他就走了,走前告诉我,找个人陪练一年,必有收获。
于是一年来,我找了个人,天天陪我练功,没想到仅几个月,便做到气沉丹田,根稳力猛,发力而不喘,内劲增大,全身松沉到脚,每次练拳,全身都有一种奇妙感受,让我沉醉其中,于是我天天练拳,不但早晚练,有时中午也练,欲罢不能,功力也增长很快,与师兄弟试手,他们都惊叹不已。
自从得到这位名师指点后,本人练拳练刀剑枪已脱了花架子,身体越来越舒服,原来肥伴的身子也减了很多,身子轻灵了,张三丰,王宗岳的太极拳理论,也慢慢体会出来了,懂得怎样由脚而腿而腰到形于手指,指力也大增,推手时三指可发人跌出,一指插人让人觉得疼痛不已,这些变化,让我非常高兴,我终于明白太极拳如何练了,终于体会太极拳的奇妙了。


1楼2010-06-06 15:01回复
    所以十个艺人十不知,太极拳讲义上写的非常的正确,学生日久功深,自己身体感悟到了,亲身品尝到老师的劲路加之正确的练功方法认真苦练,慢慢就会功夫上身的,悟性苦练实践心领神会是关键。
        为什么说只讲推手单一,太极拳艺并非凭借两手的推力所获及,推手是两个人手挨着手接触的互相推,如果双方的手接触不上怎么叫推手?前辈不只是叫推手,而是太极拳打手,长期只练推手是不实用的,远离实战,太极拳是传统武术,武术包括踢打摔拿,只会推手怎么能防得人们不接触的打踢摔等动作,尤其是散手快拳的击打怎么去防?
         “太极拳讲义”说:“阴阳生于太极,为万物之根本,太极拳为各拳之领袖,此拳重在锻炼精神”。拳论告诉我们太极拳是精神意念拳,对付快手快拳打来精神不会动,不会“落空”能行吗?对方打来打到身上是虚空的,无着力点,不动彼分毫,彼自跌出,这是与太极拳论相符合的,太极拳是武术踢打摔拿都得让人家用,不能只讲推手,太极拳是高层次的散手实战的上乘武功。“太极拳论”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数十年我一直专一的、执着的在恩师的教练下,太极拳的理论知道下,研练太极拳的各种劲法,太极拳术本无法,动便是法,这个法就是阴阳相济的动手实践,不明劲法,不精通懂劲就不会与人动手实战,更无法达到拳论所讲的阶级神明的较高层次的上乘功夫。
         为什么要懂劲法,会练、会用太极拳劲法,这个问题就连外国人都知道,一位拿过辽宁省太极拳比赛冠军的拳友对我说:殷老师,有位练太极拳的日本人问我太极拳论说的“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怎么练?“一羽不能加,萤虫不能落”怎么做?与人动手怎么用意不用力?不用丝毫之力?日本拳友让他按太极拳论讲的教,他对日本人讲自己只会练套路,不会动手,就连外国人都知道按太极拳论提出问题。所以我们练太极拳的人必须按照太极拳论说的去练,我对他说如果你所练的与太极拳论不符,不懂劲法,你就是得了全国比赛冠军,在明白太极拳人的眼里你也是不懂太极拳,更无法练到神聚的较高层次。我在2004年11期入选的“世界名人录”书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不知易,不足以言太极拳”。是我首先向太极拳界提出的个人观点。因为我很多正确练法来源易经文化的启发和指导,很多理论依据源于易经理论、内经理论。我们练太极拳首相要符合易经理论和太极拳理论的要求,“太极拳论”讲的“四两拨千斤”、“不用丝毫之力”、“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无过不及、引进落空、仰之则弥高、掤履挤按”等等要求要会做,这些是对懂劲的懂法而言,会动手实战,这样练出的符合太极拳论有了好的基础,不用丝毫之力,借力打人,会落空……推手时会用这些劲法就不单调了,而且觉得简单了,就是一样的变化,与人推手如同阳春白雪的艺术享受。
         我建议练太极拳的朋友最好读一读《周易》书,学点传统文化,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易传?系辞》孔子说《易》所包含的道理真广真大,从远的来讲是遥远无止境,从近的来说宁静而端正,从天地间的事来说,则是无所不有。太极拳练得是远而不御的状态,太极拳讲的是天人合一,天地宇宙其大无外,其微无内状,天下没有一个太极拳师能把太极拳完完全全说清楚的,只是抓住方向大体相对而言,因为是其大无外,永无止境,永无顶峰的学问,为了学好太极拳,接好武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吴海清先生的传承,不辜负恩师的期望,80年代末我参加国内名师办的气功班学习气功,90年代初我在易学大师刘天易的启发带领下开始系统的学习易经文化,及黄帝内经等传统经典文化,要知道太极拳的很多东西是在拳外的,有恩师的实践指导,易经理论与太极拳理论的理论知道,理论结合实践的训练,视野宽了,回答拳友提出的拳理和动手实践的各种提问,都能使对方心悦诚服。易者,阴阳之变。太极者,理也。《周易全书.卷九》学好太极拳首先明太极之理,一定要有高层次的理论支持,历代修炼名人无不以深研《周易》而有所收获《易干支易象学贺云飞》伟大领袖毛主席读过易经,毛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不明太极拳理的太极拳师是一拳一脚的武夫,愚人练拳,智人练权,武夫练拳,将相练权,拳者权也。所以我建议有条件的最好学点易经,用易经理论与太极拳理论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反过来用实践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不断训练,都会在原有基础之上有很大的意想不到的提高。太极拳推手是要练的,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按易经理论、内经理论结合太极拳理论把太极拳势的内里走向真正练对,再按上述理论学会“懂劲”。《太极拳论》云:“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这才是使自己太极拳向前发展进步的唯一。“太极拳论”又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可见不懂劲法就无法打到较高层次的神明阶段,功夫如能打到神明阶段太极拳推手就可以随心所欲了。但还要牢记太极拳艺是无止境的,一生一世都在攀登。
    


    4楼2010-06-08 15:54
    回复
      回复:2楼
      我敢说你不懂,就这样,因为你的实践不多,从你发言中可看出。


      5楼2010-06-08 19:49
      回复
        回复:4楼
        写得太复杂了,太极拳不必杂入太多的东西,前人成功的太极拳家,有几个懂易学之类,日子师和地理师懂。我是帮人看日子风水的,所以我懂得一些易学。
        太极拳就是一种运动,一种能增强体能,增强内劲的东西,练一遍拳,能得到一分内劲,只要路子正确,每天练拳会增强内劲的,这个,你自己会知道,别人常和你试手也知道。


        6楼2010-06-08 19:52
        回复
          回复:6楼
          上述文章为转贴,自己认为确实也写得太复杂了。“太极拳就是一种运动,一种能增强体能,增强内劲的东西,练一遍拳,能得到一分内劲,只要路子正确,每天练拳会增强内劲的”,这位朋友分析得不错,同意此观点。向拳架讨要内功,以前的很多前辈也是这样说的,太极拳的内功是通过系统的正确的方法练出来的,不是推出来的。


          7楼2010-06-08 22:32
          回复
            • 41.116.43.*
            2楼说得对!


            8楼2010-06-08 23:41
            回复
              • 121.14.27.*
              推手只是用,拳架才是体,拳架练得好,体才能强,太极拳为内家拳,以内劲为体,没有强内劲,推手的技巧是用不出来的,所以前辈说过,内劲七分,技巧三分,实为至理。


              9楼2010-06-09 00:38
              回复
                • 121.14.27.*
                回复:2楼
                李雅轩基本太极功夫就是推不动,这一手当年杨澄甫在广州也表演过(我师祖当年受教于杨澄甫),如果连推不动都做不过,可以说,是太极还没有入门,不过,在这里说得太多等于教精很多人,不说也罢。
                什么散手,没有内劲,散手也就是村佬打架而已,不懂用力,以为招式是天下第一,不知当年杨澄甫对此不以为然,杨公说,没有内劲,招是没用的,所以,他的太极拳书里,就不写出散打招式,认为招式无非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去化发,有了内劲,这些散手就顺里成章学到手,不必写出。


                10楼2010-06-14 11:58
                收起回复
                  • 119.6.72.*
                  呵呵,推不动的所谓的功夫最好破解方式就是发不需要动对方身体的透劲(短劲、冷劲、钻劲),就如同一枚核武器在对方体内爆炸,劲透于对方身体内了,对方自然会对自己所练的推不动的功夫重新思考其正确性了,学术探讨,百家争鸣。


                  11楼2010-06-14 13:46
                  收起回复
                    • 119.6.72.*
                    回复14楼:太极入门的理解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习练“推不动”的功夫背离了推手的作为上升到散手的一个训练方法的真正含义,颠覆了老一辈前辈总结出的太极拳练功方法体系,就如同吃洋快餐肯德基,确实有很多人喜欢吃它的味道,而且乐此不彼,但从营养身体的角度来分析,吃进去的都是垃圾,有害身体健康。习练“推不动”的功夫,说白了就是响应国家号召,以竞技比赛表演为目的,围绕竞技比赛规则,自成一体的形成了其训练体系,这不是李雅轩宗师的功夫,其训练出的成果运用到散手搏击就会相形见绌,无法应付自由搏击所需要的功夫了,因此有推不动功夫的所谓太极拳练家,出于其发展、推销,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喜欢在不懂太极拳的人们面前卖拢其功夫,但一旦有人提出散手搏击以验证其功夫,往往又借故推辞,成都林氏一门就是这个特点。全国各地的太极拳练家,可以以自己的睿智理解上述言论的分析,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


                    15楼2010-06-28 11:41
                    回复
                      • 123.67.74.*
                      全国有几个真正的太极技击家?50年代的陈吴之战,现在台湾的某某大师与大陆太极高手之战,他们的精彩之处在哪里,有什么神奇地方?我看与普通村夫打架无异,或许说高手水平相当是这样的,但世界杯男足水平相当的球队尽管难以进球,他们打得还是很精彩,让行内行外的人都着迷,以此喻拳,太极拳界有几个高手与人交手让人赞为观止的?无非是普通的拉扯,与普通没练过武的大力佬没什么差别。
                      推不动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桩功练法,没有桩功基础却能有高超的自由搏击术,没听行家说过,没有桩功也就不会有沉劲,轻灵沉稳兼而有之就难以实现。
                      董英杰说过,古人劲夫好,今人理论高,是因为今人乐于查资料,乐于做思维分析,而古人是实在的,他认为就是如此才能练出功劲,就这样练,没什么依据不依据的,有时讨论太多,只能常常见他们讨论,讨论无止境,这就是中国太极拳一种怪现象。
                      一种事实是,当年文字记载的太极高手,似乎很少有大部论著面世,现在所谓的名家可不得了,出书一本又一本,理论论起来高山仰止,辩起来刺刀见红,说得精彩,但也只是说说而已,有几个名家真实与人真功夫较量过,让我们后学一睹风采的?
                      不管怎样,我就认为推不动好,你说你的,我练我的。如果你将来绕过推不动练太极发达了,我向你学习。


                      16楼2010-06-28 18:46
                      收起回复
                        • 119.6.72.*
                        回复:16楼
                        呵呵,青菜萝卜各有所爱,遵循李雅轩宗师的练功理论精髓,循序渐进的来习练太极功夫才是正道,曲解李雅轩宗师的练功方法,急功近利,只能练出聊以自慰的所谓太极功夫,本人对太极功夫的理解认识很肤浅,那就是健康身体,同时可以防身自卫。


                        17楼2010-06-28 22:18
                        回复
                          • 110.212.188.*
                          推不动是李师的太极入门功夫,是最基础的功夫,没有一年“循序渐进的来习练”是不可能练成的,这不叫争功近利,不是三两个月就能搞掂的问题。
                          练成推不动,并不等于太极练成,这只是基本功。


                          18楼2010-06-29 09:02
                          回复
                            • 110.212.188.*
                            回复:15楼
                            成都李师这一派,又有几个达到林家的水平的?据我所知,在成都甚至全国,近年来林家的风头都盖过其它李师传人。
                            为什么风头这么大,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如果其实传人实在有高过林家的,以四川人的性格,肯白白看着人家发达?君不见马氏以“吾弟相片”来攻击,不甘心者大有人在,非独马氏一支,但没有真功夫,只好顾左右而言它,以枝节来说事。
                            可以断言,有林家在,成都李师传人包括这个马氏,收弟子是比不过林家的,尽管有人批评说林家收费贵,但贵都有人愿出,为什么?因为就是有人想花钱学真功夫,不是花钱买“吾弟相片”的。
                            当我和太极同仁说起四川“吾弟相片”风波时,同仁们大笑不止,都说如果没真太极功夫,就算有“吾哥”又如何?社会还是不买帐的。


                            19楼2010-06-29 09: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