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坑时胡思乱想,随口说说
螳螂饲养盒应当具有哪些特性?我想可以概括为实用性和观赏性,实用性决定了螳螂的状态,是观赏性的前提,因此设计时在达到足够实用性之前,不必考虑观赏性。而由于螳螂是观赏度极高的昆虫,可以说饲养螳螂的重点就在于观赏或观察,所以在满足实用性之后,应该注重观赏的方便。
其一,是实用性方面,理想中对螳螂提供:1.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蜕皮空间
2.可靠的抓握介质(尤其蜕皮时)
3.保持湿度的能力
4.保持通风的能力
5.方便不易打扰的投喂能力
6.对螳螂粪便和饲料残骸的轻松处理能力
7.耐用性。
其二,是观赏性方面,最重要的是观察介质对视觉的阻挡最小化。观赏性较高的是亚克力和高透玻璃,然后是普通的塑料等等,网类的较差。其次是一些装饰物的搭配,譬如树枝,花等。
当然,价格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从这个角度,随便分析一两个常见容器:
1.网箱
网箱在实用性方面自然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非常简单易用价廉的现成品。尤其是保持通风,和处理残骸这两点上
最为优越。存疑的是保湿能力,耐用性和抓握方面。保湿能力可以用加湿器,湿纸巾等弥补,耐用性不管,便宜随便换。抓握方面,对于少部分要求较高的螳螂可能不是最优选,以及对跗节的保护可能不是最好,但是本人之前养的所有大型螳螂蜕皮都是没有问题。 在观赏性方面较差。
2.亚克力饲养盒
亚克力饲养盒比较多样,无法随意评价。基本观赏性都较高。部分带有加湿装置和投喂口,想必是经过了仔细的设计。但如果有问题,集中在通风和处理残骸方面。如果底部是一体的, 那螳螂的粑粑就会无限残留,你要是再偶尔喷喷水,啧啧...
这是我随手画出来的一个亚克力饲养盒图示,可饲养两只螳螂,也可通过拆除中间挡板增大活动范围,以更加适合大型螳螂,请大家看看还有哪些不足:


侧面有通风口和投食口,考虑到透气性和攀爬性可以把通风口替换为网。
顶部有加湿口,并且开大口,用网来增加通风和攀爬。
正面设计为合页开合,便于拿出螳螂或添加布置。不开任何口,确保观赏性,并粘贴亚克力把手,便于开门。
背面不开口或开小口。
没有底部或使用易拆底部。
螳螂饲养盒应当具有哪些特性?我想可以概括为实用性和观赏性,实用性决定了螳螂的状态,是观赏性的前提,因此设计时在达到足够实用性之前,不必考虑观赏性。而由于螳螂是观赏度极高的昆虫,可以说饲养螳螂的重点就在于观赏或观察,所以在满足实用性之后,应该注重观赏的方便。
其一,是实用性方面,理想中对螳螂提供:1.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蜕皮空间
2.可靠的抓握介质(尤其蜕皮时)
3.保持湿度的能力
4.保持通风的能力
5.方便不易打扰的投喂能力
6.对螳螂粪便和饲料残骸的轻松处理能力
7.耐用性。
其二,是观赏性方面,最重要的是观察介质对视觉的阻挡最小化。观赏性较高的是亚克力和高透玻璃,然后是普通的塑料等等,网类的较差。其次是一些装饰物的搭配,譬如树枝,花等。
当然,价格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从这个角度,随便分析一两个常见容器:
1.网箱
网箱在实用性方面自然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非常简单易用价廉的现成品。尤其是保持通风,和处理残骸这两点上
最为优越。存疑的是保湿能力,耐用性和抓握方面。保湿能力可以用加湿器,湿纸巾等弥补,耐用性不管,便宜随便换。抓握方面,对于少部分要求较高的螳螂可能不是最优选,以及对跗节的保护可能不是最好,但是本人之前养的所有大型螳螂蜕皮都是没有问题。 在观赏性方面较差。
2.亚克力饲养盒
亚克力饲养盒比较多样,无法随意评价。基本观赏性都较高。部分带有加湿装置和投喂口,想必是经过了仔细的设计。但如果有问题,集中在通风和处理残骸方面。如果底部是一体的, 那螳螂的粑粑就会无限残留,你要是再偶尔喷喷水,啧啧...
这是我随手画出来的一个亚克力饲养盒图示,可饲养两只螳螂,也可通过拆除中间挡板增大活动范围,以更加适合大型螳螂,请大家看看还有哪些不足:


侧面有通风口和投食口,考虑到透气性和攀爬性可以把通风口替换为网。
顶部有加湿口,并且开大口,用网来增加通风和攀爬。
正面设计为合页开合,便于拿出螳螂或添加布置。不开任何口,确保观赏性,并粘贴亚克力把手,便于开门。
背面不开口或开小口。
没有底部或使用易拆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