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的序文的一些摘录和想法
1。书中呈现的阿德勒的教育理念,既不要批评,也不要表扬你的孩子。
虽然他没有详细的展开讲,但是这个观念还是有点意思。因为以前的话,我经常受到的是批评的教育,所以我心里更认为应该多夸奖。赏罚分明是要的,但整体基调应该是多鼓励。所以希望到时候能够读到这里,对这个问题有更详细的了解。看他如何说服我。
其实他这句话另一个角度看,好像在说,不要管你的孩子一样😂😂。
2。阿德勒孕育了很多现代心理咨询流派的思想种子,比如认为“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才重要”的认知流派;关注人的潜能和价值的人本主义学派;把爱,胜任感和控制感作为人类基本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而阿德勒最重要的思想主题是对自我的解放。
阿德勒想要帮助我们挣脱来自过去,来自人际关系,来自未来的束缚。他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这可能是一个总览性的文字,所以我就摘录一下。光看这些总览性的文字,就觉得很牛逼,也很有意思。
3。在阿德勒的眼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是我的课题,而且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
我感觉这个就不太符合我的观念。我能够理解,我是一个个体,但是他好像切断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联系。我爱你,当然与你有关了,也与我有关了。(然后我感觉这里面还有一句“我爱你,我也爱我自己”)
4。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
他说这句话是《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里面说的,我没什么印象。但是我在《为什么长大》里面触过类似的想法。
假设,现在要放五一长假了,然后我心里想着五一要干什么干什么。我想着这个,我无心工作学习。
这里面也有一种喜悦,一种期望,而且我觉得生活就是应该要有盼头的。不过,如果假期是生活的强大的(唯一)盼头,副效应就很明显,一旦过了假期之后,人就像脱水了一样,虽然还有下一个假期。我觉得这个期望和喜悦真的不能太过强烈,不然的话,后面的困扰也会很强烈。更重要的是,假期并不应该(一直)成为生活的重心。
好像以前平行世界官方卡片里面讨论过“活在当下”这个话题,蛮深刻的。
5。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要破除束缚,承担这种自由和责任,需要无畏的勇气,这个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也是我们人生问题的最终解药。
常常为诸事烦恼的人,不是缺乏获得幸福的能力,而是缺少获得幸福的勇气。
这其实倒是很符合我的认知,我现在觉得最珍贵的品德就是勇气,很多很多事情是有勇气才去承担责任,去迈出那一步,然后慢慢的成长。也就是说,我觉得这种勇气是一种前提。当然在本文中可能会更详细的讲述勇气的影响,以及其实他可能是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讨论勇气,作为一个解药,一个钥匙如何地帮助我们去破开困境
6。人唯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时才有勇气。
这句话是一个序的标题。说实话,我看到这句话就觉得不对劲。可能就是他那种绝对性的“唯有”,让我觉得不对劲。可能是认为“有勇气”和“感觉自己有价值”的联系其中有问题。唉!如果看到这里的小王子能够找到这句话的问题,帮助我澄清思路就好了。
我还想到一件事情,某种行为,在别人看来是种勇敢,但是在自己看来,自己并没有认为(意识到)那是一种勇敢,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动。
7。反心灵鸡汤
有一篇序里面说,作者看了心灵鸡汤,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是又找不出来,就像我第六个摘录一样。
我倒是听说过一种说法,心灵鸡汤只是带给你感动,却不给你具体的方法,途径,让你去前进和改变。不能说这种感动毫无价值,但是这种感动总是很表面的。后面又有所谓的毒鸡汤,它的角度往往是现实的,反心灵鸡汤“虚假的感动”。
不过两个都有种讲道理的意思,前者高大上,后者接地气。会不会有种文体综合这两部分?好像中和之后就没味了。
1。书中呈现的阿德勒的教育理念,既不要批评,也不要表扬你的孩子。
虽然他没有详细的展开讲,但是这个观念还是有点意思。因为以前的话,我经常受到的是批评的教育,所以我心里更认为应该多夸奖。赏罚分明是要的,但整体基调应该是多鼓励。所以希望到时候能够读到这里,对这个问题有更详细的了解。看他如何说服我。
其实他这句话另一个角度看,好像在说,不要管你的孩子一样😂😂。
2。阿德勒孕育了很多现代心理咨询流派的思想种子,比如认为“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才重要”的认知流派;关注人的潜能和价值的人本主义学派;把爱,胜任感和控制感作为人类基本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而阿德勒最重要的思想主题是对自我的解放。
阿德勒想要帮助我们挣脱来自过去,来自人际关系,来自未来的束缚。他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这可能是一个总览性的文字,所以我就摘录一下。光看这些总览性的文字,就觉得很牛逼,也很有意思。
3。在阿德勒的眼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是我的课题,而且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
我感觉这个就不太符合我的观念。我能够理解,我是一个个体,但是他好像切断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联系。我爱你,当然与你有关了,也与我有关了。(然后我感觉这里面还有一句“我爱你,我也爱我自己”)
4。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
他说这句话是《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里面说的,我没什么印象。但是我在《为什么长大》里面触过类似的想法。
假设,现在要放五一长假了,然后我心里想着五一要干什么干什么。我想着这个,我无心工作学习。
这里面也有一种喜悦,一种期望,而且我觉得生活就是应该要有盼头的。不过,如果假期是生活的强大的(唯一)盼头,副效应就很明显,一旦过了假期之后,人就像脱水了一样,虽然还有下一个假期。我觉得这个期望和喜悦真的不能太过强烈,不然的话,后面的困扰也会很强烈。更重要的是,假期并不应该(一直)成为生活的重心。
好像以前平行世界官方卡片里面讨论过“活在当下”这个话题,蛮深刻的。
5。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要破除束缚,承担这种自由和责任,需要无畏的勇气,这个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也是我们人生问题的最终解药。
常常为诸事烦恼的人,不是缺乏获得幸福的能力,而是缺少获得幸福的勇气。
这其实倒是很符合我的认知,我现在觉得最珍贵的品德就是勇气,很多很多事情是有勇气才去承担责任,去迈出那一步,然后慢慢的成长。也就是说,我觉得这种勇气是一种前提。当然在本文中可能会更详细的讲述勇气的影响,以及其实他可能是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讨论勇气,作为一个解药,一个钥匙如何地帮助我们去破开困境
6。人唯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时才有勇气。
这句话是一个序的标题。说实话,我看到这句话就觉得不对劲。可能就是他那种绝对性的“唯有”,让我觉得不对劲。可能是认为“有勇气”和“感觉自己有价值”的联系其中有问题。唉!如果看到这里的小王子能够找到这句话的问题,帮助我澄清思路就好了。
我还想到一件事情,某种行为,在别人看来是种勇敢,但是在自己看来,自己并没有认为(意识到)那是一种勇敢,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动。
7。反心灵鸡汤
有一篇序里面说,作者看了心灵鸡汤,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是又找不出来,就像我第六个摘录一样。
我倒是听说过一种说法,心灵鸡汤只是带给你感动,却不给你具体的方法,途径,让你去前进和改变。不能说这种感动毫无价值,但是这种感动总是很表面的。后面又有所谓的毒鸡汤,它的角度往往是现实的,反心灵鸡汤“虚假的感动”。
不过两个都有种讲道理的意思,前者高大上,后者接地气。会不会有种文体综合这两部分?好像中和之后就没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