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吧 关注:252,320贴子:2,622,082
  • 3回复贴,共1

战争其实是这么回事儿—战术篇(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敬百度大神!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04-22 18:55回复
    本期主要讲,理论上德军如何才能反败为胜。之前有些吧的大神回复我,列举了德军如果要获胜的一系列必要条件:
    (1)战前军工厂就开启12-16小时工作制,扩大军备,并增加预备役数量;
    (2)放弃从空中进攻英国,空军实力全部用在苏联战场;
    (3)因为就算攻占莫斯科,苏联也不会偷袭,所以巴巴罗萨行动进入秋季泥泞后停止进攻,待天气好转;
    (4)考虑到英美对苏联的援助,一年比一年多,从1943年开始的援助数量达到顶峰,所以必须在1942年前结束战斗。
    那位大神说的都对,我特别欣赏他能说出一个关键点:苏联不是法国,攻下莫斯科后,苏联并不会投降,斯大林会利用英美的援助和乌拉尔山脉的工业区(兵工厂),继续抵抗。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这毕竟不是在玩游戏,可以开全地图。如果一场战争,需要提前开全地图才能打赢,说明容错率非常低,任何一个细节点都要做到最好,都不能出太大的错误,那还去打这场战争干嘛?战争不要成本的吗?赌上了德三的国运和德国人民的幸福,这成本太高,风险太大了吧?
    这就好比公司里要接一个项目,但是你发现这个项目的容错率非常低:需要很高的成本,需要最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还需要夜以继日的加班,加上随时需要给出现的Bug打补丁,而且这些Bug都是致命的,且非常难改。最后你告诉我客户只能先付一半的钱,另外他们的要求还非常苛刻,需要在限定时间内把产品(或服务)完美地交到他们手上,他们才会付全款。那X玛这个项目去接它干嘛?你让客户去折腾你的竞争对手不好吗?


    2楼2022-04-22 18:56
    回复
      老将们和小胡子的第一次严重的分歧与矛盾爆发,就是在莫斯科战役受挫的41年12月,结果是:南方集团军司令伦德斯元帅特辞职,同一星期陆军司令勃劳希奇(契)元帅辞职,下一星期中央集团军司令包克元帅辞职,不久后北方集团军司令勒布(勃)元帅辞职。本来陆军总长哈尔德(一级上将)也要辞职的,但还是坚持到了42年9月。老将们辞职的原因很简单,之前讲后勤补给的时候提到了,苏联的实力远超了开战前的情报预测,而且德军对于冬季作战完全没准备好,老将们一致认为:在无法攻占莫斯科的情况下,应该做长距离的撤退,撤退到一条安全线,重新组织兵力,这样进可攻,退可守。而小胡子坚持所有部队坚守原地,不准后退一步!
      利德尔哈特在书中多次提到了这种战略战术,总结为一句话:退后方能跳远原则。怎么理解这句话,假设现在只能允许你单脚往前跳(不能用双脚立定跳远),大家是不是会做这样一个动作:右脚向后迈,做弓步状,然后再往前跳跃?这个就是退后方能跳远。放在实际战场上,退后(后撤到一条安全线)的好处有:
      (1)缩短自己的补给线,军队有粮有油有弹药,战斗力才会强;
      (2)同时会拉长苏军的补给线,两相比较一进一出,作用不用我说了;
      (3)让前线士兵得到喘息,恢复士气,同时轮换生力军上前线;
      (4)攻守易位,近代战争中,有组织有准备的防御,是强于进攻的,是破闪电战的最佳方法,库尔斯克战役是最好的例子。退后之后,让苏军成为进攻方,德军在梯次防御中消耗苏联的力量,再进行反击,这比直接进攻效果要好。
      (5)最后一点,结合战术篇第一期讲的,闪电战什么时候效果最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时候效果最好。德军退后之后,苏军进攻,当德军反击的时候,苏军是很难猜测德军下一步的目标的,因为德军没有实际的城镇目标:例如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等。既然苏军猜不到,那德军再现一次巴巴罗萨初期的战果(装甲部队快速推进,对苏军进行大包围),是非常有可能的。
      多说一句,这种战略战术,和老电影《南征北战》里讲到的,毛主席的“大踏步后退,大踏步前进”的战略战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4楼2022-04-22 18:58
      回复
        以上,就是德军在莫斯科战役后,也就是前期各种错误都已经犯了的情况下,唯一有可能反败为胜的方法,这个方法不是我说的,是利德尔哈特的书里,那些德军资深老将们的观点。
        且德军采用“退后方能跳远”这个战略战术的机会,不仅只有莫斯科战役之后,斯大林格勒之后也行,库尔斯克之后也行,只不过越往后,获胜的几率越小,保平求和的机会还是有的。这点,我很喜欢的B站UP主:沙盘上的战争,讲斯大林格勒战役时,也提到了。
        奈何现实中,小胡子考量的因素太多,没有从纯军事学的角度去考虑这点,所以“退后方能跳远”也就仅仅停留在了设想。那些去职的高级将领,包括后来的古德里安,曼施坦因,应该在家里的地图上,反复推演过这种战术吧。


        5楼2022-04-22 18: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