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3、4月份,黄颡鱼出现“绦虫”的情况不在少数,轻则食欲减退,重则引起死亡。下面以高邮市平胜乡20亩黄颡鱼发病塘口为例,来看针对此情况,如何处理最有效。
病鱼情况
感染绦虫的黄颡鱼,鱼体消瘦,吃食量明显下降,有的已经不吃食,胃及肠道内无食物或少食。若病情进一步发展,病鱼越来越消瘦,腹部膨大,当绦虫大量寄生时,会危害内脏器官。
黄颡鱼为什么容易患绦虫病
这与黄颡鱼的食性有很大关系,黄颡鱼是杂食性鱼类,除摄食饲料以外,还喜欢摄食“活、腥、软”的浮游动物和软体昆虫,在摄食过程中极易吞食绦虫卵;
这与环境变化也有关系,春季早晚温差大,池塘水体非常容易产生对流,对流带起的底泥,会将底泥内虫卵进入水体,等到气温合适时就会大量生长繁殖。其次应激反应大,鱼体质下降,非常容易感染寄生虫。
黄颡鱼绦虫病如何治疗
1、增强体质:
建议养殖用先用胆汁酸+幸福100+多维增强体质,增强各种环境下的抗应激能力,有利于鱼病的恢复;
2、驱虫抗感染
再用乐畅桉树精油+阿苯达唑,连喂料5-7天,驱虫的同时,减少病原感染。
特别注意:
1、病鱼一般食欲不太好,所以在投喂药饵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投喂药饵时间,尽量让患鱼都能吃到药饵;
2、给病鱼投放药饵,投喂量可较平日的饲喂量减少20%。
病鱼情况
感染绦虫的黄颡鱼,鱼体消瘦,吃食量明显下降,有的已经不吃食,胃及肠道内无食物或少食。若病情进一步发展,病鱼越来越消瘦,腹部膨大,当绦虫大量寄生时,会危害内脏器官。
黄颡鱼为什么容易患绦虫病
这与黄颡鱼的食性有很大关系,黄颡鱼是杂食性鱼类,除摄食饲料以外,还喜欢摄食“活、腥、软”的浮游动物和软体昆虫,在摄食过程中极易吞食绦虫卵;
这与环境变化也有关系,春季早晚温差大,池塘水体非常容易产生对流,对流带起的底泥,会将底泥内虫卵进入水体,等到气温合适时就会大量生长繁殖。其次应激反应大,鱼体质下降,非常容易感染寄生虫。
黄颡鱼绦虫病如何治疗
1、增强体质:
建议养殖用先用胆汁酸+幸福100+多维增强体质,增强各种环境下的抗应激能力,有利于鱼病的恢复;
2、驱虫抗感染
再用乐畅桉树精油+阿苯达唑,连喂料5-7天,驱虫的同时,减少病原感染。
特别注意:
1、病鱼一般食欲不太好,所以在投喂药饵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投喂药饵时间,尽量让患鱼都能吃到药饵;
2、给病鱼投放药饵,投喂量可较平日的饲喂量减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