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c541f6ff0345982c58ae59a3cf5310b/f8cc021fa8d3fd1f3abd29216d4e251f95ca5f3a.jpg?tbpicau=2025-02-27-05_f1dacbb231474054de903b95031e01e8)
"偶然的一则视频,将一碗拉面3块钱卖了15年的山东农民程运付抛入流量风暴眼,成为远近闻名的“拉面哥”。饱尝甘苦的乡村厨师,在烈火烹油的网络世界里煎炸熬煮,逐渐学会了适应与表演生活,却也丧失了本来滋味。好的是,潮水终有衰退的时候。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dcd131f0482b2b7a79f39cc01accb0a/dc590cd2fd1f4134eb838e65781f95cad1c85e3a.jpg?tbpicau=2025-02-27-05_9d5560ddc200b99dc865ba459855ac91)
走红一年后,“拉面哥”程运付仍是拉拉面的厨子。他不再需要去赶集,在集市上招徕食客。面摊开在了他家门口。出摊的日子,他从院子里把新和的面团捧出来,就在家门口拉扯面条。杨树行村藏在山坳,可人群总会找到他。除了食客光顾,更多的是以“拉面哥”为噱头拍短视频、直播的人。
程运付走过一段红色地毯,站到家门口特地放置的料理台前,开始一天的拉面工作。如今他的门前确实比一年前冷清了许多,架在他料理台前的手机,从密密麻麻退得只剩40多台。音响仍旧震耳地播放着有关他的宣传语。
拉拉面的时候,程运付很少说话。料理台后方是一个表演舞台,在他走红之后,来拍摄的主播们干脆以门口的空地为舞台表演,方便他们为直播程运付拉面加入活络气氛的节目。程运付说,他一开始没管这件事,但人在网络走红后,行动也身不由己。
偶然一次,程运付看报道上说,他家门口都是“妖魔鬼怪”在表演。程运付回忆起来皱起眉头:“我(看了报道)才反应过来这样可不行。”之后,原本只是一个拉面厨子的他,开始自发揽过审核节目的事情。现在舞台上表演的节目,是有节目单的。前一天晚上,主播们在微信群里报备后,由程运付审核、剔除一些他认为不适合表演的节目,才交给主播们安排播出。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0bde7a9efb7d0a27bc90495fbee760d/d294591e4134970a4dc79b34c8cad1c8a7865d3a.jpg?tbpicau=2025-02-27-05_aa4052cc51454974ecc80453f5e9604c)
2021年11月,村里新铺了一条宽4米的水泥路,从进村的主路岔出一条,一直伸到程运付家门口,放置了一块由广告商赞助,写着“拉面哥家”几个大字的指示牌,作为道路终点示意。
流量带来了许多来拍拉面哥的外地人,这些外地人在杨树行村创造了消费。那条仅投放使用半年的水泥路旁,一度摆满了小吃摊,在流量下形成了新的集市。某种程度上,这条从村里“主干道”岔出来的路像一种象征,暗示着这座向来在中国的互联网上籍籍无名的村子因着程运付的走红,多了一种谋生的可能——流量。
不过,以程运付为中心旋开的流量狂欢没有持续太久。据媒体报道,为了整治过度围观、恶意炒作等打扰他和家人正常生活的行为,短视频平台在2021年3月初,开始对带有“拉面哥”的视频内容进行限流。流量走了,人也走了。五一过后,驻守杨树行村的主播从千人减少到百人,头部、腰部的主播到2021年底几乎都走了。杨树行村冷清了下来。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70b0c9c8da20cf44690fed746084b0c/8758e535970a304e5b962be18cc8a786c9175c3a.jpg?tbpicau=2025-02-27-05_65487597ea1d34af9efd32f3f47b097e)
程运付说,人气高低,他都只是个拉拉面的厨子。当发现流量不再注视他,自己反而感到庆幸,流量的冲洗给他带来了人气,却也把他洗得疲惫。成名之后,“拉面哥”会在浏览器上搜索自己的最新报道。不过,他一般不搜索“拉面哥”,而是输入自己的本名“程运付”。
2021年劳动节前后,程运付刷到了一条视频,内容大致的意思是:拉面哥15年卖3块钱拉面是炒作。他不明白什么是“炒作”,看完了整条视频,才明白过来:哦,原来他们说我在做假,是搞“炒作”。程运付不知道那些视频是怎么做的,声音是自己的,却被裁剪拼贴成了各种意思,再配上并不相关的画面,一段让本人也不理解的短视频就诞生了。
担心自己的话被断章取义,程运付变得沉默。“互联网是个双刃剑,”他坐在低矮的小马扎上,伸出手烤了烤小太阳电暖器,手臂偶尔抱着膝盖,“有些东西,我浑身上下长满嘴也很难说清楚。”
网络上流传着拉面哥不同版本的故事,大都是他人气最旺时,来蹭流量的主播们编造的。不讲义气、情感纠纷一类的情节最受欢迎,无关真假,只要有流量就行。最夸张的时候,还有人把故事编排到程运付的妻子身上,连家中70多岁的母亲都知道这些谣传。
围观主播多的时候,哪怕院里的木门开了一道门缝,那些拿着手机四处拍摄的陌生人,会理直气壮地把镜头对准门缝拍摄他私人院落里发生的一切、直播出去。这样的人太多,以至于程运付有时失眠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向窗外看去时,还能看到墙头有人举着对准院内的镜头。
流量消退后,直播的人少了,网络上无中生有编排拉面哥和家人故事旋即少了。生活开始有了回归平常的迹象。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d3e6e8951f431adbcd243317b37ac0f/3b73330b304e251fea436fe3fa86c9177f3e533a.jpg?tbpicau=2025-02-27-05_637ba66bd43c47d5ea46a31bbd596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