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老是骂凤姑,骂陈金鹏,骂冒牌的顾忆罗。
可是过去一周偶然又看回这部电视剧,发现顾家也有问题,并不是外婆腻爱顾忆罗害她长大了变得那么坏,而是,顾家自身的一些心态,思维,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也有问题。
首先,一开始凤姑的自私调包了两个孩子,是凤姑的错,可是后来,凤姑不也再去一次顾家打算把两个孩子重新换回来么?
哪怕说凤姑性格木讷支支吾吾一开始说不出口,但是有个情节,凤姑第二次来换孩子的时候,当她被刘妈撵出家门后,她一直敲门,说要解释清楚情况,当顾家豪来开门,她还不停地说“求求你大兄弟,让我跟家慧妈妈说话吧,是家慧妈妈搞错了。”,这时候顾家豪还把门关起来,把自己的亲外甥女锁在门外,看到这一幕,我真的是无语了。
如果当时顾家冷静下来,不要那么急切和片面偏激,静下心来听凤姑解释,故事就会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所以我突然间觉得是顾家活该。
而且还有,外婆好像不在乎谁才是自己的亲外孙女,顾家心里所做的一切好像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对顾家慧的愧疚。
最后还掩耳盗铃一样的不想去面对,其实只是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错误。
还有一点不知道其它人有没有发现。
如果说冒牌的顾忆罗不是遗传她的亲生父亲陈金鹏的贪婪恶毒,而是遗传她的亲生母亲凤姑的老实木讷。所以尽管她被外婆宠坏,但是老实木讷天性使然,她在顾家,就算没做什么好事,但也不会做什么坏事。
那顾家人也不会像电视剧讨厌冒牌的顾忆罗。
反过来,如果陈想南(真正的顾忆罗),并不是像电视剧里面那么玛丽苏,到上海后发现自己才是顾家真正的血脉,内心不平衡做出一些比较偏激的行为,但是在顾家人眼里是“伤害顾家”的行为。
那么,顾家也未必会像电视剧里面那样那么喜欢陈想南。
所以说白顾家人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顾自己内心感受吧了。掩耳盗铃一样不顾事实真相。
再看这部电视剧,感觉好多情节好多人性的刻画太过刻意和生硬,不太自然和完整。不太实际。现在很少看这种电视剧了。
可是过去一周偶然又看回这部电视剧,发现顾家也有问题,并不是外婆腻爱顾忆罗害她长大了变得那么坏,而是,顾家自身的一些心态,思维,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也有问题。
首先,一开始凤姑的自私调包了两个孩子,是凤姑的错,可是后来,凤姑不也再去一次顾家打算把两个孩子重新换回来么?
哪怕说凤姑性格木讷支支吾吾一开始说不出口,但是有个情节,凤姑第二次来换孩子的时候,当她被刘妈撵出家门后,她一直敲门,说要解释清楚情况,当顾家豪来开门,她还不停地说“求求你大兄弟,让我跟家慧妈妈说话吧,是家慧妈妈搞错了。”,这时候顾家豪还把门关起来,把自己的亲外甥女锁在门外,看到这一幕,我真的是无语了。
如果当时顾家冷静下来,不要那么急切和片面偏激,静下心来听凤姑解释,故事就会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所以我突然间觉得是顾家活该。
而且还有,外婆好像不在乎谁才是自己的亲外孙女,顾家心里所做的一切好像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对顾家慧的愧疚。
最后还掩耳盗铃一样的不想去面对,其实只是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错误。
还有一点不知道其它人有没有发现。
如果说冒牌的顾忆罗不是遗传她的亲生父亲陈金鹏的贪婪恶毒,而是遗传她的亲生母亲凤姑的老实木讷。所以尽管她被外婆宠坏,但是老实木讷天性使然,她在顾家,就算没做什么好事,但也不会做什么坏事。
那顾家人也不会像电视剧讨厌冒牌的顾忆罗。
反过来,如果陈想南(真正的顾忆罗),并不是像电视剧里面那么玛丽苏,到上海后发现自己才是顾家真正的血脉,内心不平衡做出一些比较偏激的行为,但是在顾家人眼里是“伤害顾家”的行为。
那么,顾家也未必会像电视剧里面那样那么喜欢陈想南。
所以说白顾家人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顾自己内心感受吧了。掩耳盗铃一样不顾事实真相。
再看这部电视剧,感觉好多情节好多人性的刻画太过刻意和生硬,不太自然和完整。不太实际。现在很少看这种电视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