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吧 关注:1,891贴子:171,789
  • 32回复贴,共1

汉代青铜齿轮技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视频来自:百度贴吧


IP属地:云南1楼2021-12-16 20:42回复
    三国时,木牛流马使用齿轮技术也不奇怪了嘛。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2-16 21:32
    收起回复
      根据如今出土的齿轮来看,1954年,在山西省永济县出土了青铜棘齿轮,为秦朝时期的齿轮。可见,齿轮已经被运用起来。汉代时期,齿轮应用得到了发展,马钧指南车与人偶百戏虽制造方法成谜,更没有实物出土,但这2件装置中可以判断大概率应用了齿轮。
      马钧指南车与人偶百戏因有具体的性能描述,若不应用齿轮技术是很难达到史料中描述的性能的。
      但木牛与流马中是否应用了齿轮没有任何史料记载能证明其应用了齿轮--因《三国志》中对“木牛”与“流马”没有涉及任何类似“高端”、“精妙”之类的只言片语,甚至连一句夸赞的话都没有。
      但陈寿对马钧的“指南车”与“人偶百戏”是不惜笔墨大家赞赏的!
      《三国志.马钧传》:
      1.
      【原文】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译文】马钧先生,字德衡,是天下闻名的技术高超的人。他年轻时过着游乐的生活,自己不知道有技术。在这时候,他从不对人家谈到技术,又怎么谈得上有人知道他呢?
      2.
      【原文】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此轮扁之对,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
      【译文】他当了博士,生活贫困,就想改进织绫机,不用说什么人们就知道他技术巧妙了。旧式的织绫机,五十综(综:织绫机上经线的分组)的用五十个蹑(蹑:织绫机上的踏具),六十综的用六十个蹑,马先生认为这样的设计费力费时,于是他改进机械,全都改用十二个蹑。改进以后,可以随心所欲织出各种奇妙的花纹,织成后看上去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又像阴阳二气反复变化无穷。这正像制造轮子的工人(轮扁:古代制造轮子的工人)回答别人的询问:那巧妙的地方是没法用言语说明的,又怎么能用言语去检验它呢?
      3.
      【原文】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译文】先生任给事中官职时,有一次,和散骑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在朝廷上争论关于指南车的事。他两个说,古代根本没有指南车,记载上的说法是虚假的。先生说:"古代是有指南车的。我们没有去想到它罢了,哪是什么遥远的事呢!"两人嘲笑他说:"先生大名是钧,大号是德衡。'钧'是陶器的模具,'衡'是定东西轻重的,你现在这个'衡'定不出轻重,还想做得出模具来吗!"。先生说:"讲空话,瞎争论,还不如试一试可以见效。"于是两人把这事报告明帝,明帝下令要先生把它制作出来,后来,他就把指南车造成了。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又是没法用言语说清楚的。从此之后,天下人都佩服他的技术高明了。
      4.
      【原文】其后有人上百戏者,能设而不能动也。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曰:"可动。"帝曰:"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受诏作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垣、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春磨、斗鸡,变化百端。此三异也。
      【译文】后来有人进贡一套杂技模型,只能作摆设不能活动。皇帝问先生:"你能使得它们动起来吗?"回答说:"可以活动。"皇帝说:"可以做得更巧妙些吗?"回答说:"可以更好。"于是他就接受皇命制作了。他用大木头又雕又削,做成轮子的形状,放在地上,下面设机关用水力发动。上面制作了女子奏乐舞蹈的形象,还有木偶打鼓、吹箫、叠罗汉,还可以使木偶丢木球、掷剑、走绳索、翻筋斗,动作灵活,还有木偶坐堂审案,舂米磨面、斗鸡等各种各样的动作。这是第三件奇妙的事情。
      5.
      【原文】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又患发石车,敌人于楼边悬湿牛皮,中之则堕,石不能连属而至。欲作一轮,悬大石数十,以机鼓轮,为常则以断悬石,飞击敌城,使首尾电至。尝试以车轮悬瓴甓数十,飞之数百步矣。
      【译文】先生看到诸葛亮设计的连弩,说:"这东西巧是很巧,但还不顶完善。"他说,他可以在这基础上改造连弩,发箭的效率能增加五倍。又认为发石车效果差,如果敌人在城楼边挂起湿牛皮,发过去的石子碰上牛皮就滑落下来,发石车又不能连续发射。他想制作一种轮子,挂上几十块大石头,用机械转动轮子,轮上悬石的绳子按一定节奏断掉,石子抛射到敌人城楼,可以迅速地接连抛射。他曾经试验用个车轮挂上几十块砖头瓦块,可以抛射到几百步远的地方去。
      6.
      【原文】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般、墨翟、王尔,近汉世张平子,不能过也。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平子虽为侍中,马先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译文】马先生技术的巧妙,就是古代的公输般、墨翟、王尔,近代汉朝的张衡,都不能超过他。公输般、墨翟都在当时受过重用,所以他们的技术对国家有用处。张衡虽做侍中,马先生虽做给事中,但他们的官职都不是工程一类的,技术的巧妙不能贡献给国家。用人不用他的专门才能,知道有才能又不让他去实践,这实在是可惜之至了。


      IP属地:黑龙江3楼2021-12-17 11:27
      回复
        诸葛亮的长项在治国与统兵,但若论机巧发明,马钧是甩诸葛亮18条街的。
        从马钧评论“诸葛连弩”中即可看出其对诸葛亮改进的连弩还是很不屑的: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诸葛连弩是10矢俱发;马钧说如果让我造“马钧连弩”,是10+10*5=60矢俱发)


        IP属地:黑龙江4楼2021-12-17 11:35
        收起回复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2-17 12:09
          回复
            祖先发明,令人惊叹!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12-20 06:05
            收起回复
              可惜了,有些东西要是能流传下来就好了,当年大秦已经标准化构件了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12-22 16:42
              回复
                “木牛流马‘’中有铸造的金属部件还有争议吗?且不止一个。这又会有吧友要反驳,法中未提。


                IP属地:安徽14楼2021-12-23 22:03
                收起回复
                  木牛流马法中,“轴孔”或许不是“车轮”的轴孔,也许是“齿轮”的轴孔呢?


                  IP属地:云南16楼2021-12-24 17:08
                  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1-12-29 13:13
                    收起回复
                      一个载运640斤的军粮的木牛走祁山之道,实现“人不大劳”功用。没有铸造的部件和润滑膏脂参与,专门靠木制构件运转能运转?难以想象。


                      IP属地:安徽20楼2022-01-06 23:27
                      收起回复
                        可以有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2-04-13 08:17
                        回复
                          也评是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呢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2-04-17 17: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