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IEEE ISSCC会议论文大陆高校录用情况
清华26篇
复旦16篇
北大11篇
成电8篇
浙大 5篇
科大 3篇
东南 3篇
天大 2篇
上交 2篇
西交 1篇
2022年,25篇(清华8篇,北大5篇,复旦4篇,浙大3篇,中科大2篇,电子科大1篇,天大1篇,纽瑞芯公司1篇)
2021年,21篇(清华6篇,北大4篇,电子科大3篇,浙大2篇,中电科38所、东南、中科大、中科院微电子所、百度、南京低功耗芯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各1篇)
2020年,15篇(清华大学5篇,电子科大3篇,北大、东南大学、西安交大、天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各1篇,还有1篇来自重庆线易电子科技公司)
2019年,9篇(复旦3篇,清华、ADI各2篇,上海交大、东南大学各1篇,上交、东南均为历史第1次)
2018年,5篇 (复旦2篇,北大、电子科大、北京ADI各1篇,北大和成电均为历史第1次)
2017年,1篇(北京ADI)
2016年,2篇(上海ADI,清华大学)
2015年,0篇
2014年, 3篇(复旦大学、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大学)
2013年,3篇(复旦大学2篇,中科院计算所1篇)
2012年,1篇(复旦大学)
2011年,3篇(复旦大学、中科院/龙芯、清华大学)
2010年,0篇
2009年,2篇(复旦大学、清华大学)
2008年,1篇(清华大学)
2007年,1篇(上海鼎芯)
2006年,1篇(中科院半导体所)
2005年,1篇(上海新涛)
清华26篇
复旦16篇
北大11篇
成电8篇
浙大 5篇
科大 3篇
东南 3篇
天大 2篇
上交 2篇
西交 1篇
2022年,25篇(清华8篇,北大5篇,复旦4篇,浙大3篇,中科大2篇,电子科大1篇,天大1篇,纽瑞芯公司1篇)
2021年,21篇(清华6篇,北大4篇,电子科大3篇,浙大2篇,中电科38所、东南、中科大、中科院微电子所、百度、南京低功耗芯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各1篇)
2020年,15篇(清华大学5篇,电子科大3篇,北大、东南大学、西安交大、天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各1篇,还有1篇来自重庆线易电子科技公司)
2019年,9篇(复旦3篇,清华、ADI各2篇,上海交大、东南大学各1篇,上交、东南均为历史第1次)
2018年,5篇 (复旦2篇,北大、电子科大、北京ADI各1篇,北大和成电均为历史第1次)
2017年,1篇(北京ADI)
2016年,2篇(上海ADI,清华大学)
2015年,0篇
2014年, 3篇(复旦大学、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大学)
2013年,3篇(复旦大学2篇,中科院计算所1篇)
2012年,1篇(复旦大学)
2011年,3篇(复旦大学、中科院/龙芯、清华大学)
2010年,0篇
2009年,2篇(复旦大学、清华大学)
2008年,1篇(清华大学)
2007年,1篇(上海鼎芯)
2006年,1篇(中科院半导体所)
2005年,1篇(上海新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