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对象:
A:(1)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含原“985”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含原“211”高校)一流学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
(2)取得2019—2021年任一年ARWU世界大学最高学术排名前200名国(境)外大学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毕业生。
B:(3)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含原“211”高校)非一流学科研究生。
(4)普通本科高校在校期间取得国家奖学金、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省级三好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或担任过校学生会主席满一年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
(时间计算截止至2022年8月31日,下同)。
C: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
以上招聘对象不含上述高校定向培养等毕业生。“双一流”和C类高校所属的独立学院、网络学院、联合办学以及委托培养等毕业生不认定为“双一流”高校和C类高校毕业生。
详细公告可查看官网:https://js.huatu.com/sydw/1253938.html
A:(1)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含原“985”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含原“211”高校)一流学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
(2)取得2019—2021年任一年ARWU世界大学最高学术排名前200名国(境)外大学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毕业生。
B:(3)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含原“211”高校)非一流学科研究生。
(4)普通本科高校在校期间取得国家奖学金、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省级三好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或担任过校学生会主席满一年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
(时间计算截止至2022年8月31日,下同)。
C: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
以上招聘对象不含上述高校定向培养等毕业生。“双一流”和C类高校所属的独立学院、网络学院、联合办学以及委托培养等毕业生不认定为“双一流”高校和C类高校毕业生。
详细公告可查看官网:https://js.huatu.com/sydw/1253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