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么较真,我们就一帧一帧来分析!

在意识到于失位的情况下,吴曦第一时间开始往于的中卫位置回撤,去补于的位置,站中卫。

当对方球传出来,吴曦已经快到位了,张也意识到他和中卫中间空间很大,在回收了,王也开始往中路回收

结合上一张蒋的位置和反应来看,其实这个时候,蒋对于自己周边球员的感觉已经出现了问题,他的位置其实是失位的,而看于大宝,还在慢慢回撤,还没有加速回位。

这是一个很经典的跑位,很明显,王燊超已经在跟人了,而池忠国也在回撤,这时候,越南三个球员的配合非常漂亮,一个前插,一个后插上,一个横带。这时候最好的选择是,吴曦站中间大景区弧位置,放置对方横带射门,王胜超跟人,蒋回撤或者造越位。张琳芃去守住后插上的球员卡主中后卫与边后卫中间的位置。
越南球员这个时候有三个选择,1、插身后反越位,传身后球。2、跑位球员代开人,带球的球员横带突破或者射门,3 、跑位球员代开人,后插上中路有空挡,带球球员往中路传球。这三种选择中,1和3的机会是最好的,因为都是空档,而2反而是机会最不好的,因为会有被封堵的可能。
但是在这瞬间,蒋的预判出现了错误。为什么说预判出了错误呢。以为他没有预判对方会选择传跑身后,他认为对方是会继续带球的。所以他并没有及时压上造越位,这时候他只要往前压一小步,对方插身后的球员就越位了。同时他也没有选择回追或者封堵传球。
为什么说吴曦的选择并没有大问题,我们看下张图

从球员位置上来看,张基本回收到了位置,但是中路其实还是有机会的。而吴曦的位置,对比上一张他在大禁区弧边缘到现在已经到大禁区弧中间,他明显反应到了,他已经往中间去关门了,而蒋的位置,只是回撤了2步,到现在太都没有意识到对方已经跑身后,传身后了。但凡他当时快一步上压,或者回追,这个机会可能都不会有。
而如果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是这个情况

是不是整个右半边+中间完全洞开了,只要球往中间一敲,张的方向,对方的中路插上球员,直接就可以射门或者面对门将了,威胁比后插上更加大?而到这个时候,于的位置,还没到禁区。
所以从逐帧的分析可以很明显看到,其实吴曦基本已经到位了,他的选择并没有什么问题,而蒋可能还是因为经验和本身不是中后卫出身的原因,在预判和选择方面有点瑕疵。这也是为什么亚足联赛后评分,蒋的分数最低,而吴曦的分数还是比较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