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文学吧 关注:308贴子:10,017
  • 7回复贴,共1

农 家 戏 台 看 世 界 赵 春 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农 家 戏 台 看 世 界
赵 春 明
往事如烟,萦绕于胸。打开尘封的历史,一个个镜头定格在头脑,一幕幕瞬间闪耀在眼前,让人回味无穷,让人浮想联翩。
农家院里搭“戏台”
不知在什么时候,电视这个“新事物”偷偷溜进了葛石镇农村。在八十年代初期的农村,电视绝对是稀缺品。记得大爷在供销社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他把一台“熊猫”电视请到家里,先睹为快。大爷买了电视机的消息不胫而走,半个村的都来参观,差点把大门挤破。六十多岁的王奶奶把大爷叫到一边,一本正经地说“大侄,我活了六十多年,怎么从来没见过这么矮小的人,你说真有这等小人么?”。王奶奶这一席话把大爷笑的肚子疼了好几天。有一段时间,电视上放映霍元甲,这可麻烦了,电视从屋里搬到院子里,最后没办法又搬到了大街上,也许只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才真切体验过这种场景。
小山村里的“好莱坞”
“广大村民注意,今天晚上演电影。”大喇叭里传来村主任不紧不慢地喊话声。这一喊可不要紧,全村人都如热锅上的蚂蚁乱了阵脚。“快做饭,晚了就抢不到好地方了。”孩子们催促着大人,仿佛电影马上就开始了,不一会小孩子们就已经飞到中心大街了。电影两面都坐满了人,可谓“高朋满座”,那种热烈的气氛决不亚于美国的好莱坞。小孩子兴致高、耐性差。虽说是一块去的,却几乎每次都是让他们的父母从大街上背回家的,电影却在梦里延续。
小乡镇里的“狂欢节”
葛石镇是历史古镇,葛石集也有悠久的历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葛石集办起了物质交流会,时间选在了初冬,农民的玉米、地瓜入了库,小麦出了芽,农村就进入了冬闲时间。农民把自己养的猪、牛、羊,地里产的大豆、生姜、大枣、黄梨、苹果都运到集上,换了钱。农村汉子们手里攥着钱,给家里媳妇孩子添几件新衣裳,给家里买些家具。会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老人小孩各得其乐。老人搬着马扎一天到晚泡在“戏院”里,小孩子成群结对吃着冰糖葫芦、玉米棍,再到“录像馆”里看上两个片子,那种热闹景象不亚于巴西的狂欢节。
                 小鼠标看大世界
如今电视机进了千家万户,汽车、电脑、数码相机成了农民新需求,超市也开到了家门口,各种商品应有尽有,还送货上门。农民的精神生活更是丰富多彩。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让农民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利用互联网、小鼠标一点,什么需要信息一网打尽。现在全镇二十七个行政村,村村建立远程教育活动室,实施信息咨源共享工程,让农民长了千里眼顺风耳,大伙的日子过的越来越有盼头。
(作者系宁阳县葛石镇干部)



1楼2010-04-25 12:57回复


    2楼2010-06-21 08:06
    回复


      3楼2010-06-21 10:12
      回复
        三十年改革之葛石发展之变化
        一头驴感慨的枣乡变迁的革命
        人变民富
        (为了对仗俗称吧主,于心不忍。感慨万千吧主慧眼,确确实实)


        4楼2010-06-21 15:18
        回复
          改革开放三十年
          葛石枣乡巨变迁
          雨润青山生翠色
          骑驴赏花步悠闲


          5楼2010-06-21 15:42
          回复
            卅年改革巨变迁
            枣乡父老拍手赞
            驴哥荐书赵春明
            乐的牛排歌不完


            6楼2010-06-21 16:03
            回复
              下线了我。


              7楼2010-06-21 16:12
              回复


                8楼2014-09-13 16: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