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10天,就是2021年的4月24日,这一天,是我国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原本这个只属于航天人的节日,而今却因为“东方航天港”的落地,成为海阳人“喜大普奔”的重要节庆。
今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扬帆起航 逐梦九天”,而这八个字似乎也印证了海阳东方航天港的运行“轨迹”---2019年6月5日那天,CZ-11固体运载火箭依托海阳港作为发射母港,以一箭七星方式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海上发射任务。自那天起,海阳快响利箭,扬帆起航,以一发火箭撬动一个航天港,开启了“逐梦九天”的新征程。
东方航天港“问天之路”,路途漫漫,只争朝夕。
首次海上发射任务成功后,海阳市委、市政府专门向省委省政府作了专题报告,希望加强地方政府与航天科技集团战略合作,充分依托海阳的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发挥火箭院技术、资源优势和带动作用,以海阳港为主要承载,共同打造“东方航天港”,立足航天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带动产城融合,建设世界一流的海上发射航天产业新城。经过不懈努力,海阳东方航天港项目被列为山东省重大工程。
紧接着,海阳开启了高层次、高密度、高效率的对接和洽谈。2020年4月22日,中国火箭公司、烟台市工业与信息化局、海阳市人民政府三方正式签署捷龙系列固体运载火箭框架合作协议,打破单一的招商引资项目合作框架,确立了三方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东方航天港商业固体火箭产业布局走到了实质落地阶段。
同年9月15日,CZ-11“海射遥二”在黄海海域以一箭九星方式将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海上商业化应用性发射,标志着海上发射常态化时代的到来。
11月22日,东方航天港总装首发火箭长征十一号遥九火箭从海阳港启程西昌发射中心,正式拉开了在山东生产火箭的序幕,标志着我市东方航天港产业化方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进一步印证了火箭院龙系列固体火箭整体转产海阳的可行性。
12月9日,海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签订空天院齐鲁研究院海阳分院项目合作协议,东方航天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研究体系得以破题,让东方航天港在“卫星应用”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向打造集海上发射、星箭研制、卫星应用、配套集成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商业航天高科技产业集群这一战略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今年,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制的捷龙三号固体运载火箭完成立项,研制工作已全面展开,计划于2022年实现首次飞行试验。捷龙三号火箭将在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所属山东海阳子公司完成总装测试工作,可直接转载到发射船实施海上发射。依托“东方航天港”的产业优势,打破多次分解拆装的传统测发模式,有望将商业发射服务合同履约周期缩短至6个月,大幅提高火箭发射效率。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运载火箭专家表示,2021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继续高强密度发射,多型运载火箭相继承担重大航天工程任务,而在长征十一号火箭今年计划执行的4~5次发射任务中,将会有3~4次海上发射。
“目前我国有四个陆上发射基地,文昌、西昌、酒泉、太原。海阳是第五个发射基地,也是第一个海上发射基地。今年省政府首次将东方航天港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是海阳的重大机遇,更是海阳的全新起点。下一步我们将以产业聚集为目标,全力推动东方航天港起势腾飞。”市委书记刘宏涛表示。
从单纯保障发射任务,到“无中生有”延伸出一条集海上发射、星箭研制、卫星应用、配套集成于一体的商业航天产业链,再到有效带动航天技术和海洋工程产业融合发展,海阳正朝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航天产业聚集发展新高地的目标磅礴进发。
目前,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概念性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计划总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2000亩的一期项目已通过立项审批并开工建设,起步区将于2021年底建成。当前还有更多投资体量庞大、发展前景广阔的航空科技类公司、研究院所通过海上火箭发射认识了海阳,在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设上选择了海阳,意向合作项目正源源不断地涌进这座蓄势崛起的滨海“航天产业新城”。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提升常态化发射保障能力,做好空间规划及产业体系搭建,持续深化与国有重点航天院所和民营优势航天企业合作,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星箭应用领域延伸,形成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示范之城新优势。
“箭”出鞘,梦远航。拥抱星辰大海的征途,已然写下了“海阳”的名字。
今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扬帆起航 逐梦九天”,而这八个字似乎也印证了海阳东方航天港的运行“轨迹”---2019年6月5日那天,CZ-11固体运载火箭依托海阳港作为发射母港,以一箭七星方式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海上发射任务。自那天起,海阳快响利箭,扬帆起航,以一发火箭撬动一个航天港,开启了“逐梦九天”的新征程。
东方航天港“问天之路”,路途漫漫,只争朝夕。
首次海上发射任务成功后,海阳市委、市政府专门向省委省政府作了专题报告,希望加强地方政府与航天科技集团战略合作,充分依托海阳的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发挥火箭院技术、资源优势和带动作用,以海阳港为主要承载,共同打造“东方航天港”,立足航天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带动产城融合,建设世界一流的海上发射航天产业新城。经过不懈努力,海阳东方航天港项目被列为山东省重大工程。
紧接着,海阳开启了高层次、高密度、高效率的对接和洽谈。2020年4月22日,中国火箭公司、烟台市工业与信息化局、海阳市人民政府三方正式签署捷龙系列固体运载火箭框架合作协议,打破单一的招商引资项目合作框架,确立了三方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东方航天港商业固体火箭产业布局走到了实质落地阶段。
同年9月15日,CZ-11“海射遥二”在黄海海域以一箭九星方式将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海上商业化应用性发射,标志着海上发射常态化时代的到来。
11月22日,东方航天港总装首发火箭长征十一号遥九火箭从海阳港启程西昌发射中心,正式拉开了在山东生产火箭的序幕,标志着我市东方航天港产业化方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进一步印证了火箭院龙系列固体火箭整体转产海阳的可行性。
12月9日,海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签订空天院齐鲁研究院海阳分院项目合作协议,东方航天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研究体系得以破题,让东方航天港在“卫星应用”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向打造集海上发射、星箭研制、卫星应用、配套集成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商业航天高科技产业集群这一战略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今年,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制的捷龙三号固体运载火箭完成立项,研制工作已全面展开,计划于2022年实现首次飞行试验。捷龙三号火箭将在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所属山东海阳子公司完成总装测试工作,可直接转载到发射船实施海上发射。依托“东方航天港”的产业优势,打破多次分解拆装的传统测发模式,有望将商业发射服务合同履约周期缩短至6个月,大幅提高火箭发射效率。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运载火箭专家表示,2021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继续高强密度发射,多型运载火箭相继承担重大航天工程任务,而在长征十一号火箭今年计划执行的4~5次发射任务中,将会有3~4次海上发射。
“目前我国有四个陆上发射基地,文昌、西昌、酒泉、太原。海阳是第五个发射基地,也是第一个海上发射基地。今年省政府首次将东方航天港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是海阳的重大机遇,更是海阳的全新起点。下一步我们将以产业聚集为目标,全力推动东方航天港起势腾飞。”市委书记刘宏涛表示。
从单纯保障发射任务,到“无中生有”延伸出一条集海上发射、星箭研制、卫星应用、配套集成于一体的商业航天产业链,再到有效带动航天技术和海洋工程产业融合发展,海阳正朝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航天产业聚集发展新高地的目标磅礴进发。
目前,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概念性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计划总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2000亩的一期项目已通过立项审批并开工建设,起步区将于2021年底建成。当前还有更多投资体量庞大、发展前景广阔的航空科技类公司、研究院所通过海上火箭发射认识了海阳,在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设上选择了海阳,意向合作项目正源源不断地涌进这座蓄势崛起的滨海“航天产业新城”。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提升常态化发射保障能力,做好空间规划及产业体系搭建,持续深化与国有重点航天院所和民营优势航天企业合作,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星箭应用领域延伸,形成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示范之城新优势。
“箭”出鞘,梦远航。拥抱星辰大海的征途,已然写下了“海阳”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