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怎么办?
矩形色块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偏瘫后处于软瘫期患者,由于患者肩关节周围组织因为肌力下降以及自身重力的原因,使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协调性下降甚至丧失,稳定机制遭到破坏。半脱位如不能得到及时纠正,不但增加了复位难度,还会导致进一步的损害,影响上肢功能的康复。 因此,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早期预防及治疗则尤为重要。
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若患者出现肩部疼痛、活动度受限、肩下沉、肩峰下可触及凹陷、肩胛骨下角位置较健侧低、肩手综合征等症状,则是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表现,这时就要引起注意了。
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方法:
1.良肢体位摆放及康复护理
良肢体位摆放及康复护理研究发现早期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上肢进行良肢位摆放,并坚持全过程,能有效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仰卧位时,患者双侧肩关节固定于枕头上,防止肩关节后缩,患侧上肢与躯干保持一定夹角(大于45度),将上肢放在软垫上。
健侧卧位时,躯干略微前倾,患侧肩关节向前平伸,上肢放在枕头上,和躯干呈100度角。患侧卧位时,躯干略微后仰,患侧肩关节充分向前平伸内旋,患侧上肢与躯干呈90度角。
2. 使用肩关节保护装置早期运用肩吊带能够减少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充气式肩吊带治疗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可减少肩痛的发生,减轻肩痛程度,有利于提高偏瘫上肢运动功能。
3.物理治疗①低频电刺激低频电刺激治疗通过在皮肤表面施加电流,刺激瘫痪肌肉周围运动神经和肌肉收缩,恢复神经支配,改善被刺激肌肉张力;其次,还能向中枢传导肌肉收缩、关节运动而产生的本体感、位置觉等深感觉以及刺激皮肤而产生的浅感觉,通过本体反射机制促进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与重建,恢复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通常,电刺激治疗的肌肉是冈上肌和三角肌后部。有国外研究者表明额外增加肱二头肌长头电刺激具有明显的优势。②中频电刺激中频电刺激治疗肩关节半脱位的作用为:①通过电刺激刺激肌肉收缩,增强肌力,降低肌张力,增加肩关节稳定性;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缓解肩部疼痛, 增加患者康复治疗配合度。③低频调制中频电刺激此方法同时具有低频和中频电的特性,通过本体反射机制重新恢复神经支配。有研究表明低频调制中频电刺激对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但对肩关节复位率的改善与常规治疗相比无明显差别。④ 肌电生物反馈肌电生物反馈通过听觉或视觉反馈将肌肉收缩产生的肌电信号转化为放大的反馈电流,再刺激肌肉收缩,促进瘫痪肢体运动,恢复大脑中枢对瘫痪肌肉的控制。目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广泛应用于肩关节半脱位治疗,并取得较好的疗效。
4.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包括本体感觉促进技术,本体感觉促进技术是通过刺激肌梭或肌腱内的本体感受器,促进肌肉收缩、促进关节稳定、改善肌肉力量的技术。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又包括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肩关节挤压。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进行肩关节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主动及被动活动,握手并上举上肢的动作,这些训练方法均是以促进本体感觉输入为基础进行训练。 负重训练将偏瘫侧手放在坐位臀位水平略外侧,然后让躯体向偏瘫侧倾斜,利用患者身体重量使偏瘫侧上肢各关节受压及负重。患侧肩关节负重可引起肩关节周围肌肉兴奋,产生收缩,同时刺激肩关节的压力感受器,使关节周围肌肉紧张度增加,肌张力增高。
5.上肢机器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是近年来兴起的应用于上肢功能康复的新治疗技术,目前也逐渐应用于肩关节半脱位治疗。此方法可进行高强度、任务相关性训练,且相对于传统康复训练更安全,能够避免在肘关节充分伸展时可能过度牵拉肩关节引起的肩痛以及半脱位加重。
6.运动想象疗法运动想象疗法是通过激活运动记忆中枢,并遵循中枢运动控制原则。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虽然在复位率方面未见明显改善,但可明显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
7.针灸传统的针灸治疗方法具有镇痛、促进肌力增高、抗挛 、促进感觉输入和运动传导速度的作用,其治疗效果确切,临床不良反应少。目前常用的针灸方法包括单纯针灸、电针、头针等治疗。8.推拿 推拿治疗包括多种手法,如:揉拿法、掌揉法、提拿肩井法等方法。康复训练时,治疗师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推拿治疗方法相对简单,患者依从性较高,疗效也得到验证。
9.肌内效贴肌内效贴治疗是软组织贴扎技术之一,是一种将具有弹性的胶布贴在身体表面,起到对肌肉骨骼系统的保护作用,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肌内效贴起治疗作用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促进皮肤感觉输入,增加肌肉收缩效能,保护肩关节周围组织。 总之,若患者出现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要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做到提前预防和治疗,为患者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稿件来源: 西安工会医院康复评定科 郭金龙
矩形色块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偏瘫后处于软瘫期患者,由于患者肩关节周围组织因为肌力下降以及自身重力的原因,使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协调性下降甚至丧失,稳定机制遭到破坏。半脱位如不能得到及时纠正,不但增加了复位难度,还会导致进一步的损害,影响上肢功能的康复。 因此,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早期预防及治疗则尤为重要。
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若患者出现肩部疼痛、活动度受限、肩下沉、肩峰下可触及凹陷、肩胛骨下角位置较健侧低、肩手综合征等症状,则是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表现,这时就要引起注意了。
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方法:
1.良肢体位摆放及康复护理
良肢体位摆放及康复护理研究发现早期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上肢进行良肢位摆放,并坚持全过程,能有效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仰卧位时,患者双侧肩关节固定于枕头上,防止肩关节后缩,患侧上肢与躯干保持一定夹角(大于45度),将上肢放在软垫上。
健侧卧位时,躯干略微前倾,患侧肩关节向前平伸,上肢放在枕头上,和躯干呈100度角。患侧卧位时,躯干略微后仰,患侧肩关节充分向前平伸内旋,患侧上肢与躯干呈90度角。
2. 使用肩关节保护装置早期运用肩吊带能够减少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充气式肩吊带治疗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可减少肩痛的发生,减轻肩痛程度,有利于提高偏瘫上肢运动功能。
3.物理治疗①低频电刺激低频电刺激治疗通过在皮肤表面施加电流,刺激瘫痪肌肉周围运动神经和肌肉收缩,恢复神经支配,改善被刺激肌肉张力;其次,还能向中枢传导肌肉收缩、关节运动而产生的本体感、位置觉等深感觉以及刺激皮肤而产生的浅感觉,通过本体反射机制促进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与重建,恢复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通常,电刺激治疗的肌肉是冈上肌和三角肌后部。有国外研究者表明额外增加肱二头肌长头电刺激具有明显的优势。②中频电刺激中频电刺激治疗肩关节半脱位的作用为:①通过电刺激刺激肌肉收缩,增强肌力,降低肌张力,增加肩关节稳定性;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缓解肩部疼痛, 增加患者康复治疗配合度。③低频调制中频电刺激此方法同时具有低频和中频电的特性,通过本体反射机制重新恢复神经支配。有研究表明低频调制中频电刺激对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但对肩关节复位率的改善与常规治疗相比无明显差别。④ 肌电生物反馈肌电生物反馈通过听觉或视觉反馈将肌肉收缩产生的肌电信号转化为放大的反馈电流,再刺激肌肉收缩,促进瘫痪肢体运动,恢复大脑中枢对瘫痪肌肉的控制。目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广泛应用于肩关节半脱位治疗,并取得较好的疗效。
4.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包括本体感觉促进技术,本体感觉促进技术是通过刺激肌梭或肌腱内的本体感受器,促进肌肉收缩、促进关节稳定、改善肌肉力量的技术。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又包括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肩关节挤压。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进行肩关节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主动及被动活动,握手并上举上肢的动作,这些训练方法均是以促进本体感觉输入为基础进行训练。 负重训练将偏瘫侧手放在坐位臀位水平略外侧,然后让躯体向偏瘫侧倾斜,利用患者身体重量使偏瘫侧上肢各关节受压及负重。患侧肩关节负重可引起肩关节周围肌肉兴奋,产生收缩,同时刺激肩关节的压力感受器,使关节周围肌肉紧张度增加,肌张力增高。
5.上肢机器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是近年来兴起的应用于上肢功能康复的新治疗技术,目前也逐渐应用于肩关节半脱位治疗。此方法可进行高强度、任务相关性训练,且相对于传统康复训练更安全,能够避免在肘关节充分伸展时可能过度牵拉肩关节引起的肩痛以及半脱位加重。
6.运动想象疗法运动想象疗法是通过激活运动记忆中枢,并遵循中枢运动控制原则。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虽然在复位率方面未见明显改善,但可明显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
7.针灸传统的针灸治疗方法具有镇痛、促进肌力增高、抗挛 、促进感觉输入和运动传导速度的作用,其治疗效果确切,临床不良反应少。目前常用的针灸方法包括单纯针灸、电针、头针等治疗。8.推拿 推拿治疗包括多种手法,如:揉拿法、掌揉法、提拿肩井法等方法。康复训练时,治疗师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推拿治疗方法相对简单,患者依从性较高,疗效也得到验证。
9.肌内效贴肌内效贴治疗是软组织贴扎技术之一,是一种将具有弹性的胶布贴在身体表面,起到对肌肉骨骼系统的保护作用,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肌内效贴起治疗作用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促进皮肤感觉输入,增加肌肉收缩效能,保护肩关节周围组织。 总之,若患者出现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要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做到提前预防和治疗,为患者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稿件来源: 西安工会医院康复评定科 郭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