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古称群经之首,一是来源于它流传的久远。这部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作,从传说中的伏羲就开始研究“易”。后来神农氏炎帝做《连山易》,轩辕黄帝又根据《连山易》修改整理,做《归藏易》。尽管各种传说有分歧,却足以说明它来源的古老。史善刚、董延寿两位教授,在《《易经》成书时代考》一文中指出:“现当代出土的大量有关易学方面的文物考古资料充分说明:8000-7000年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契刻在龟甲上的符号文字,被视为原始八卦文字的一个源头。据此可将这一时代视之为八卦的草创期。6000-5000年前,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有关易学方面的数字符号,特别是江苏海安青墩遗址出土的原始重卦,此可为草创八卦由单卦推演到重卦的雏形期。至4000年前,从二里头文化中所揭示的卦画数字符号和卜骨,可为八卦由单卦到重卦的渐成期。到距今3000多年前,从殷墟四盘磨卜骨易卦和小屯南地卜甲易卦中所看到的完整的数字重卦(六爻一卦),足可成为重卦的成熟期和完善期了。”通过这段文字,可见到了殷商的末期,《易经》在卦象上已经完成了复杂的变化和发展,形成了成熟的逻辑体系。《易经》的成熟过程要比成书以后流传的时间还要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