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试用吧 关注:23,866贴子:169,695
  • 0回复贴,共1

想要搜索流量起爆?这些方法你知道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做淘宝的商家现在应该都知道,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流量就是“搜索流量”了,毕竟”搜索流量”高了直接的代表了我们的权重、曝光都会增长,那么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只要控制好点击率和转化率,那么我们店铺的商品想不爆都难!
那么想要“搜索流量”,首先得理解好这个流量的概念。也就是买家在淘宝搜索栏搜索了某个关键词,而淘宝检测到“你的宝贝标题中包含了这个词”,并且“这个关键词权重高”,使得你的产品展示在买家搜索页面靠前的位置。买家“进而被你的主图给吸引”,“产生了点击”。这整一个才是“搜索流量”!那么从概念引申到解决方案,就是如何获取“搜索流量”的方法。
1. 标题+主题:30个字的标题,是整个搜索最基本也是最必不可少的环节,需要尽可能多的覆盖我们产品的的各个关键词流量入口,特别在个性化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更需要提前布局好各个关键词的流量入口。
2. 测款测图:千人千面作为一种搜索引擎的补充机制,点击率成为了重中之重,所以任何产品在做相关的推广之前,测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最常见效果比较理想的测图工具就属直通车了。关于直通车的测图方式详细的内容之前也有分享过,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私信我分享。
3. 分析搜索相关数据:停留时间,跳失率,在有流量的话情况下,我们得查看相关数据看到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转化,停留时间少,跳失率比较高的话,说明产品不受人喜欢,这个时候就得去找到问题进行优化,详情页有问题就优化详情页,自己找不出问题的话,可以让别人帮忙去看下,毕竟有的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模拟顾客的搜索行为,思考一下在这个过程中顾客最在意什么。(搜索的产品价值≠产品本身的属性价值);
4. 搜索的用户体验:评价,服务!很多人在做搜索优化的时候经常把这一块给忽略掉!淘宝对用户体验还是很重视的,所以必须得做好相关服务,卖家秀,好评制定都是必须的,面对售后问题也要及时有耐心的处理,面对中差评出现的话,给与解决方案。
5. 权重:前面说的各个优化点都是最基础的东西,做不好任何一点都可能取不到好的效果,还有一点就是权重,我们平时经常说的权重,其实就是:单品权重+店铺权重。店铺的权重主要包含店铺服务指标,店铺销售业绩,DSR动态评分,单品的权重主要包含转化率,坑产,收藏率,点击率,跳失率,所有在运营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产品的相关指标,数据异常就要及时处理,给出相关解决方案。
怎么样才能够让买家在搜索我们这类产品的时候能够优先看到我们呢?
当一个买家的标签和商品的匹配度高的时候,买家搜索该类商品的时候,这个商品就会优先被买家看到,还有就是同等标签的买家在你的店铺产生反馈,这个反馈不一定是非要购买商品,你的商品也会被搭上这类买家的标签,下次有相关标签的买家搜索这类商品,也会优先展现,所以凸显出人群标签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打上标签呢,S单!提前一天让买家打标浏览,成交词不能用一个固定的词,要多个关键词成交,60%的搜索成交,30%的购物车成交,10%的收藏成交。这样一个周期搜索下来的话搜索权重肯定有大幅度的提升,从而提升店铺的访客,成交,其实就是手淘搜索的流量,不能单靠一个指标去完成,店铺的关键核心其实还是权重,店铺权重起来后,手淘流量也会跟上,首先就是标题关键词对产品搜索权重影响是直接的,关键词不同,竞争也不同,所以要想做好搜索流量,前期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空间
大部分人在优化标题的时候,选择关键词的策略大慨只有一个:搜索人数最多。他们心想:搜得人多,看到和点击我这个宝贝的机会肯定会更大一些吧。事实真是这样吗?
通过分析也说明关键词布局的重要性,我们要做的就是一定要结合产品风格特点属性进行多个关键词的优化,才能得到更高的权重。先明确号标题的核心关键词一般设置关键词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
1. 根据产品布局,关键词错位使用,不要互相抢流量。
2. 新品开始操作,先重点做二三级长尾词,不要直接上大词,如果直接做大词,竞争优势较小,权重低。
3. 如果产品的可选关键词少,就要定位好核心词,直接围绕核心关键词去优化就可以。
4. 如果产品的关键词多,就要定位好词根,根据词根的扩展词去布局。
5. 标题关键词和推广中的关键词,投放展示位置要分开,避免推广流量抢占搜索流量。
6. 老的链接,到中后期重点做大词,增加权重,进一步扩大流量。
有了搜索展现下一步就是点击,这个就得看你的主图,价格,款式是否能吸引买家了。不管是标品还是非标品,测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像主图这块,点击率不行,我们通常会考虑主图是不是不够有吸引力,所以点击率就会比较差?如果说排名靠前,没有点击的话那就说明和主图有一定的关系,在这里可以利用直通车进行多张主图测试,测出来一张好的可以直接替换主图。当然主图只是一方面还有就是价格,大多数买家对于价格还是比较敏感的,所以在这方面的话要进行参考行业数据,再有就是感觉利润成本合理的做好定价。不建议打价格战,要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做出合理的定价店铺才能持续发展。


1楼2021-07-29 18: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