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茶交所吧 关注:332贴子:1,972
  • 0回复贴,共1

陆羽茶经:想要茶道有“范”?不妨如此-陆羽茶交所文化小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说一般劳动工作。茶艺是一种物质活动,更是精神艺术活动,器具则更重要讲究,不仅要好使好用,而且要有条有理,有美感。所以,早在《茶经》中,陆羽便精心设计了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陆羽茶交所指导老师(微信号:ontheroad8882)

陆羽茶交所推崇陆羽文化,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茶经里看看茶道之“范”吧
《茶经》分为上、中、下三卷共十个部分:
一之源:论茶的起源、名称、种类、产地和特性;
二之具:讲茶的采制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三之造:阐述采茶的时间和要求,说明制茶的六个程序,并把饼茶按照色泽和外形分成八个等级;
四之器:记录二三十种烹茶的器具;
五之煮:记载烹茶法及水质品位;
六之饮:回顾饮茶的历史,说明饮茶的方法;
七之事:是《茶经》内容最多的一部分,辑录了古书中论茶的文献,汇集了上古到唐代与茶有关的历史人物四十三个,传说、典故、寓言等四十八则;
八之出:把全国的茶叶产地分成八大区,并把每区出产的茶叶分成四个等级,加以详细解说;
九之略:论述在一定的条件下哪些器皿可以省略,哪些方式可以简化;
十之图:主张把《茶经》制成挂图,张挂在座位旁,以便随时参悟。
下面跟随陆羽茶交所陆羽文化小组一起看看,茶之器,寻找茶道之“范”。
《陆羽茶经∙四之器》
节选

风炉:为生火煮茶之用,以中国道家五行思想与儒家为国励志精神而设计,以锻铁铸之,或烧制泥炉代用。其具体设计思想见后章茶道部分。
(指导微信号:ontheroad8882)
筥:以竹织之,高一尺二寸,径阔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如筥形织之。六出圆眼。其底盖若莉箧口,铄之。
炭挝:以铁六棱制之。长一尺,锐上丰中。执细头,系一小[钅展],以饰挝也。若今之河陇军人木吾也。或作槌,或作斧,随其便也。
火筴:一名箸,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薹句鏁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鍑(音辅,或作釜,或作鬴):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其铁以耕刀之趄炼而铸之。内抹土而外抹沙。土滑于内,易其摩涤;沙涩于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令正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脐长,则沸中;沸中,末易扬,则其味淳也。
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稚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铁也。
交床: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虚,以支鍑也。

夹:以小青竹为之,长一尺二寸。令一寸有节,节以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筱,津润于火,假其香洁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间莫之致。或用精铁、熟铜之类,取其久也。
纸囊:以剡藤纸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碾:以桔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为之。内圆而外方。内圆,备于运行也;外方,制其倾危也。内容堕而外无余木。堕,形如车轮,不辐而轴焉。长九寸,阔一寸七分。堕径三寸八分,中厚一寸,边厚半寸。轴中方而执圆。其拂未,以鸟羽制之。
现代茶器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现代茶器的发展吧~
陆羽茶交所查文献归纳发现现代茶具首要分布区域:
现代茶具从出产区域来分,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台湾区域,以及日本、韩国等不同出产地。
从茶器风格来看:
日本和韩国更倾向喜爱天然素雅的风格,我国则更喜爱富贵精美的风格。事实上,再颠覆的设计改变,再繁复的原料结合,都离不开传统的茶器原料挑选和设计理念。
传统茶器:
干流原料依然是陶土、瓷器、漆器,玻璃和金属,而竹木原料的茶器已不多见。
陶土茶具:
陶土茶具中的佼佼者首推紫砂茶具,作为最传统的茶器用料,紫砂因其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运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等特色,依然是现代茶器选用的干流原料。
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中的白瓷茶具,以景德镇瓷器最为闻名,其他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茶具也各具特色。青瓷茶具,宋朝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为鼎盛时期,出产各类青瓷器,包含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黑瓷茶具,则以福建建阳建窑出产的建盏最为闻名。
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首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出产的漆器茶具传统上有“宝砂亮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等种类,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今后,愈加鲜丽夺目。在现代,玻璃器皿有了较大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玻璃杯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的逐渐舒展等,能够一目了然,可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
金属茶具:
金属茶具,首要是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尤其是锡作为贮茶用具资料有较大的优越性。竹木茶具价廉物美、经济实惠,在广阔乡村包含产茶区,都曾大范围运用竹或木碗泡茶,但现代已很少选用。
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老更爱喝茶,曾诗云:
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生活在中国的 百岁老人,都有饮茶的习惯。
僧人多高寿,与爱饮茶不无关系。
茶有优劣之分,懂茶的人一饮便知高低。
愿诸君同读此精美《茶经》,
共饮浮红,细论茶之味。
文 | 茶语者
版 | 查语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陆羽茶经
本文由陆羽茶交所茶文化分享小组编写,转发请注明出处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21-07-29 15:4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