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的孩子不懂掌控时间,做什么事都需要老师、家长的督促,未来容易缺乏主见和责任心,还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和效率。
一、习惯拖延,情有可原
要解决孩子的拖延症,首先要了解孩子拖延背后的原因。
心理学家发现:
孩子2.5-3岁,时间观念才开始发展。
到了6岁,大部分孩子仍然不会认表,对于具体时间有多长也没什么感觉和概念。
一直到8岁上小学后,孩子才有了一点时间概念,知道按时上学,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爸爸妈妈经常说的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对小孩子来说是没有概念的,所以规定时间到了,孩子还没有完成,在爸爸妈妈看来就成了磨蹭拖延。
加重孩子拖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爸妈的一手包办。
很多爸爸妈妈把孩子照顾事无巨细,从穿衣服、洗脸刷牙、喂饭到背书包穿鞋子,应该孩子自己做的事,爸妈都替他做好了。
“没办法,早晨时间太紧了,让他一个人干,非迟到不可”。
于是一边嫌弃磨蹭,一边包办一切,周而复始,孩子越来越磨蹭。
另外,爸爸妈妈的没耐心和频繁催促也加重孩子的拖延,这样做容易打乱孩子自己的节奏,反而不能集中注意力把事情快速做完。
二、提高行动动机,把事情变有趣
我们很容易发现,对一件事越不自信,就越容易拖延,这是因为我们在完成这件事前的期待值很低。
那么怎么改善拖延呢?
做法很简单,就是找一个感兴趣的领域,设立目标,再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挑战,逐个攻破完成终极目标。
比如利用孩子的好胜心,把起床到出门变成一场游戏,把这个过程拆分成几个环节,穿衣服、刷牙、吃饭、收拾书包等,孩子和爸爸妈妈进行比赛,看看谁最快完成,赢了就有奖励。
三、刻意练习,形成习惯
孩子拖延,很大程度是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全身心投入完成一件事,做事效率自然很低。
三、刻意练习,形成习惯
孩子拖延,很大程度是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全身心投入完成一件事,做事效率自然很低。
01.舒尔特方格训练法提升注意力
训练时,要求孩子用手指按 1 ~ 25 的顺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时诵读出声,爸爸妈妈在一旁记录所用时间。
数完 25 个数字所用时间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每次数字顺序都打乱重新填写)
02.本体感游戏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很多孩子效率低,是因为本体功能不良,身体协调能力不足,控制不好身体,显得笨手笨脚。
本体大运动游戏:
钻一钻:在床上摆满枕头和被子等,让孩子玩“钻山洞”游戏;
举一举:让孩子慢慢用乒乓球拍把乒乓球举过头顶,并尽量保持较长时间;
顶一顶:悬空挂一个小球,让孩子跳起并用头去顶小球。
精细动作游戏:
抓:抓豆、抓沙、抓玩具、抓食物......让孩子练习各种单手抓、双手抓、满手抓。
穿:穿珠,穿针引线......让孩子不断练习穿不同质地、不同颜色、不同大小和形状,或洞眼大小、深浅不一的珠子,或用吸管、硬纸片剪成的“珠子”等,同时穿珠所用绳线之软硬、粗细等也可有所不同。
夹:用筷子夹食物,用圆盘衣架夹袜子......让孩子坚持使用筷子吃饭,经常用塑料夹子玩夹一夹的小游戏等。
还可以进行专业的感统训练。
好了,以上就是众艾感统焦作校区老师分享的时间管理方法,爸爸妈妈都get到了吗?赶快和孩子一起用起来吧~
一、习惯拖延,情有可原
要解决孩子的拖延症,首先要了解孩子拖延背后的原因。
心理学家发现:
孩子2.5-3岁,时间观念才开始发展。
到了6岁,大部分孩子仍然不会认表,对于具体时间有多长也没什么感觉和概念。
一直到8岁上小学后,孩子才有了一点时间概念,知道按时上学,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爸爸妈妈经常说的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对小孩子来说是没有概念的,所以规定时间到了,孩子还没有完成,在爸爸妈妈看来就成了磨蹭拖延。
加重孩子拖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爸妈的一手包办。
很多爸爸妈妈把孩子照顾事无巨细,从穿衣服、洗脸刷牙、喂饭到背书包穿鞋子,应该孩子自己做的事,爸妈都替他做好了。
“没办法,早晨时间太紧了,让他一个人干,非迟到不可”。
于是一边嫌弃磨蹭,一边包办一切,周而复始,孩子越来越磨蹭。
另外,爸爸妈妈的没耐心和频繁催促也加重孩子的拖延,这样做容易打乱孩子自己的节奏,反而不能集中注意力把事情快速做完。
二、提高行动动机,把事情变有趣
我们很容易发现,对一件事越不自信,就越容易拖延,这是因为我们在完成这件事前的期待值很低。
那么怎么改善拖延呢?
做法很简单,就是找一个感兴趣的领域,设立目标,再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挑战,逐个攻破完成终极目标。
比如利用孩子的好胜心,把起床到出门变成一场游戏,把这个过程拆分成几个环节,穿衣服、刷牙、吃饭、收拾书包等,孩子和爸爸妈妈进行比赛,看看谁最快完成,赢了就有奖励。
三、刻意练习,形成习惯
孩子拖延,很大程度是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全身心投入完成一件事,做事效率自然很低。
三、刻意练习,形成习惯
孩子拖延,很大程度是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全身心投入完成一件事,做事效率自然很低。
01.舒尔特方格训练法提升注意力
训练时,要求孩子用手指按 1 ~ 25 的顺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时诵读出声,爸爸妈妈在一旁记录所用时间。
数完 25 个数字所用时间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每次数字顺序都打乱重新填写)
02.本体感游戏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很多孩子效率低,是因为本体功能不良,身体协调能力不足,控制不好身体,显得笨手笨脚。
本体大运动游戏:
钻一钻:在床上摆满枕头和被子等,让孩子玩“钻山洞”游戏;
举一举:让孩子慢慢用乒乓球拍把乒乓球举过头顶,并尽量保持较长时间;
顶一顶:悬空挂一个小球,让孩子跳起并用头去顶小球。
精细动作游戏:
抓:抓豆、抓沙、抓玩具、抓食物......让孩子练习各种单手抓、双手抓、满手抓。
穿:穿珠,穿针引线......让孩子不断练习穿不同质地、不同颜色、不同大小和形状,或洞眼大小、深浅不一的珠子,或用吸管、硬纸片剪成的“珠子”等,同时穿珠所用绳线之软硬、粗细等也可有所不同。
夹:用筷子夹食物,用圆盘衣架夹袜子......让孩子坚持使用筷子吃饭,经常用塑料夹子玩夹一夹的小游戏等。
还可以进行专业的感统训练。
好了,以上就是众艾感统焦作校区老师分享的时间管理方法,爸爸妈妈都get到了吗?赶快和孩子一起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