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吧 关注:599,335贴子:24,773,254

〖分享〗【其它】千年古城,水下相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是一座古城,成为了水晶宫。
为了大家舍下小家,文物,今天何必又后悔。
国家,只是一个家字。现代经济,无法还原你的面目。
水下再见,古城-均州。数百座楚国贵族墓葬可否再见。回答一个未知。
见下文,我不喜欢CL者。C者。你完咯。纸糊的郧阳,铁打的均州


1楼2010-04-09 13:03回复
    均州远古时期属‘三苗’之地,名为均陵。
    夏代属于荆州,商称“南土”,西周为豫州辖。
    春秋属麇,战国属楚及韩。
    秦昭王九年(前298年),秦大将白起率兵攻取均陵,因有武当名山,昭王在均州置武当县。秦昭王33年(前274年)置南阳郡,武当县属南阳郡。
    汉代后汉时期,大将延岑造反屯兵于均州,在此筑土城,史称“延岑城”。汉光武帝4年(28年)春,邓禹率护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在均州交战,延岑战败,均州土城被废,武当县驻地移往梅溪庄(今老营宫)。
    南北朝宋武帝在永初元年(420年)将平郡政府驻地从襄阳移到均州城,史称“南始平郡”。宋文帝元嘉末(452年),武当县治所从梅溪庄(老营宫)又移到延岑城。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令狐整请旨将丰州政府驻地移到延岑城。
    隋朝隋开皇五年(585年)改丰州为均州。
    唐朝显庆4年(659年),武当县政府驻地移到梅溪庄。武当县隶属于均州。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武当县入均州,均州管辖郧县和上津县。成化十二年(1476年)属襄阳府,沿至清末。
    近代史
    1911年,均州改为均县。
    1948年均县被中国共产党占领。
    1967年11月,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将均州古城淹没。
    


    2楼2010-04-09 13:03
    回复
      》:SF,,,,是我的。
      》;秋色残,凉花已散。。。
      》;无量的凑字。。


      3楼2010-04-09 13:05
      回复
        地理环境
        均州位于东经111°11´,北纬32°41´。丹江水从均州城北边的沙洲(沧浪洲)经过槐树关和沧浪亭向南经过均州城东南部的于龙山脚下向东流去。均州城呈正子午向。西临关门山,关门山与均州城之间有约1.50千米史称西岗的黄土台地。
        古城风貌
        均州古城,周长七公里,高二丈五尺,宽一丈二尺,城墙全部用十五公斤一块的青砖砌成。城池结构坚固。位于城内的净乐宫作为武当山古建筑群中“八宫”之首,与北京故宫同时建造。
        古均州八景
        “古均州八大景”是均州最为著名的自然景观,传说,清道光皇帝曾听说均州城有“八大景”,风景自然天成,神奇瑰丽,且弥漫武当仙气,道光帝便想前去观光,后有大臣进谏说均州正值灾荒,盗贼横行,恐有安全之忧,道光便打消了前往均州的念头。均州八景分别是:
        龙山烟雨:“龙山烟雨”是指发生在龙山上的一种奇特自然景观,据《均州志》记载:“山雨欲来风满楼,均州有雨观龙山。”即每当天气将要发生变化时,龙山上便升腾起袅袅烟雾,这就预示雨天即将来到。此刻,山如烟雾中腾龙,塔似海市之蜃楼,宛如仙境一般。
        沧浪绿水:均州东山有沧浪亭,隔汉水即与沧浪洲相对,沧浪亭与均州城隔汉水遥遥相望,此地山林青翠,鸟语花香,相映汉水,被称为“沧浪绿水”。
        黄峰晚翠
        雁落莲池
        方山晴雪
        天柱晓晴:均州城南与南川平相连。站在南城门楼上远眺,天柱峰尽收眼底,特别是晴天的黎明,大地一片漆黑,唯天柱峰清晰可见,一柱擎天的雄姿历历在目,是因太阳光已照在峰巅的金殿上,霞光四射,故曰“天柱晓晴”。
        东楼望月
        槐荫古渡
        也许,资料有限。这些只能在水墨画相见。
        我不知道为什么,学校的八大奇景。会让我想哭。
        均州,均州,内心的呼唤。国家的一声,早已消失。
        历史,你真的可否记录均州。古均州,我渴望再见的一天。
        哪怕,千年以后,梦中相见。


        4楼2010-04-09 13:06
        回复


          5楼2010-04-09 13:07
          回复
            这里,是,均州的地址。
            我的家乡,我眺望那一角。站在南水北调中线,脚下的江水。
            依旧,这里,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是一江清水送北京的功臣,长江的源头!
            没人,知道你,均州。你的面貌,你成了谜。科学家,不法解释,那些陵墓消失。


            6楼2010-04-09 13:08
            回复
                   丹江口古均州八大景分别坐落在均州城 (原丹江口市县城)方圆百公里范围内,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词歌赋。1958年因修建丹江口水库,整个古城和部分景观被水淹没。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大坝的二次加高,尚存的一些遗迹也将永远沉寂。
                   巢山似龙,龙撵凤,古城将灭的谣言四起。
                   高筑宝塔,镇龙头,保均州永固汉江永畅。
                   龙山宝塔就这样伫立在清代的山峦,开始了一生烟雨的使命。
                   均州七景也随着江水逝去,空余龙山嗟叹,令人怅惘。
                   苦笑中,我再也找不到古人登山凭眺的艰辛,汪洋的水载一扁舟便抵我入山顶。
                   这种快捷,我看不见巍峨的城楼,感受不到“小北京”的喧闹,我相思的苦痛里,再也找不到沧浪亭,听不到魁星楼里吟诗作赋。
                   孺子在哪里踏歌?屈原在哪里泛舟?“沧浪适情”的摩岩石刻和岩洞佛像的古迹又在哪里?玉皇阁就是那一片荒芜的平台吗?江边大石头下面,禹王降服蛟龙的铁轳还在吗?纪念张飞进川的三义庙内的桃花也在三月盛开吗?
                   春如柳烟,夏如雨烟,秋如枫烟,冬如雪烟,那就是你烟的色彩吗?
                   宝塔就那样站成一个永恒的航标,龙山就那样环抱一个湛蓝的梦,烟雨就那样蕴涵一个玄妙的谜——
                   我找不到答案,唯有,宝塔里冒出烟雾就下雨的预报,登高畅怀,观塔辩方位的习俗,还沿用至今。
                   龙山烟雨,连接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烟雨。
                   我怀想:一定有更多的眼睛和足迹和我一样,喜欢环抱在你的梦幻里,沉醉在你的神奇里。
              


              7楼2010-04-09 13:09
              回复
                无图无真相 - = 。。。。。。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


                8楼2010-04-09 13:11
                回复


                  现在,鱼米,渔船,远航。均州,在街头,你与我们的关系一样。
                  我会记得你,你是均州。这里的人们记住你。均州。
                  


                  9楼2010-04-09 13:12
                  回复
                    - -、CL咯。我没发完。我说了,历史学家无法求证。
                    有限啊啊。


                    10楼2010-04-09 13:13
                    回复
                      = = ......没看啊,太长了,忒麻烦了


                      11楼2010-04-09 13:14
                      回复
                        疯咯。CL的娃真多,下次把那画给弄上来。
                        学校有。丫的,是水墨画。时间有限,下的。
                        LS、CL的记住你们咯。
                        纸糊的郧阳,铁打的均州


                        12楼2010-04-09 13:15
                        回复
                          黄峰晚翠
                          雁落莲池
                          方山晴雪
                          天柱晓晴:均州城南与南川平相连。站在南城门楼上远眺,天柱峰尽收眼底,特别是晴天的黎明,大地一片漆黑,唯天柱峰清晰可见,一柱擎天的雄姿历历在目,是因太阳光已照在峰巅的金殿上,霞光四射,故曰“天柱晓晴”。
                          东楼望月
                          槐荫古渡
                          ------------------
                          慢慢看,我也没看,大致瞄了一下、
                          世界无爱。古均州啊啊


                          13楼2010-04-09 13:16
                          回复
                               桩桩往事在老均州人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而古均州历史上的另一位名人也在中国家喻户晓,他就是陈世美。传统戏曲《铡美案》中的陈世美进京考中状元,当了驸马,当他的结发妻子秦香莲携子女进京寻夫时,陈世美不但不认,反而派人追杀他们,最后被大义凛然的包拯刀斩,陈世美成了人们心目中“负心汉”的代名词。
                                 历史上的陈世美果真如此吗?学者们经过多方考L正,认为陈世美是清代初期的均州人,原名陈年谷,字熟美,在贵州做官。历史上,陈年谷是一个清官,他因为得罪了找他走后门的同学,被编进了戏曲故事,落了一个千古骂名。“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这是至今流传在丹江口均县一带的民谣,而这句民谣源于一段陈世美后人大闹戏台的往事。
                                 学者丁力先介绍,民国初年,河南有个戏班在均州城唱《铡美案》,唱到正上劲儿的时候,陈世美的后人,第八代到第十一带后人,约了30多人上台去把班主给打伤了,把戏班给砸了。
                            


                            14楼2010-04-09 13:18
                            回复
                              有爱死咯,这次不要灌水严重。好好了解一下古城


                              16楼2010-04-09 13:19
                              回复